教学视导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顺德区杏坛小学罗新慧

教育   2024-10-04 09:09   湖南  

个人简介

罗新慧老师,现任职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小学信息科技、数学任课教师。小学信息科技二级教师,曾被评为杏坛镇优秀班主任、杏坛镇先进教育工作者、杏坛镇学科优秀教师。在第24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罗老师辅导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微视频项目中荣获全国创新之星称号,2023年广东省科技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她辅导学生以作品“今知趣叶”获得了数字创作电子板报小学组省级一等奖。在2023年第六届、2024年第七届顺德教育科创节青少年影像大赛中,她辅导学生制作的作品连续两年获得区级特等奖。除此之外,罗老师制作的课件、微课参加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市级、省级奖项。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罗老师用真诚和朴实书写着平凡的教育故事,一直秉承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道阻且长,行而不辍。

教学实录






一、单元整体规划



【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主题分析
1.单元关键核心素养: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

2.单元关键思想方法:转化思想

2.单元关键内容确定

知识点一:三位数与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二:大数的估计。

知识点三: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知识点四:用计算器找规律。
(二)单元内容分析
1.教材版本对比分析

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人教版呈现的是李叔叔的乘车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苏教版呈现的是月星小区的住户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青岛版呈现的是学生派发保护大天鹅的宣传资料问题为背景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北师版用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时间问题,可以看出四者都用了现实情境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引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后,青岛版设计以学生合作学习为探究算法的模式,共同罗列各种方法,苏教版教材则是直接给出列好竖式框架的未完成式笔算,引导学生探索笔算三步骤后总结算法,人教版与苏教版类似,都是提供竖式框架让学生进行填空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的。而北师版教材先呈现两种估算,又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呈现出四种计算方法,分别有对21不同拆分法的两种口算、分拆114、21这两个因数的列表口算,和完整的笔算,在充分交流基础上最后聚焦笔算,重点探究笔算算法。

苏教版、人教版并没有呈现多样算法,直接笔算。其优点是:问题聚焦,即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核心问题,在笔算算法探究中理解算理,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如此处理,教学效率高,学生笔算技能掌握好。其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限时了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乐趣,影响了学生深刻理解算理的深度,容易造成机械记忆和操练掌握,错过在自主探究的“慢”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

北师大版和青岛版,呈现了多样算法,先放后收。这样做的缺点是:费时较长,课堂生成较多,不易掌控。优点是:放慢过程——益于学生的体验、思考和感悟,彼此的交流促进思维的发展;放手探究——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富有个性化的算法是学生真实学习的成果;如此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深度学习,有利于他们沟通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

另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又是基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的,于是,追溯到三年级相关知识的学习探究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关联。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通过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与算理,但算法有通识通式,就是把点子图分成若干部分,使得各部分的点子数量可以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计算,紧接着求出各部分积的总和,即单位的累加。与此同时,课本也呈现相同算理但不同记录形式的算法,包括拆分法的横式计算、列表格记录计算、列竖式笔算,以图式结合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算法算理。联系到本单元《卫星运行时间》一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唤起学生已有的乘法运算经验,探索和体会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与算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形,尤其是在竖式笔算的计算程序中如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过渡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由此,使学生产生知识间的勾连并逐步推导出多位数乘多位数如何计算的算法通式。
北师大版中各学段相关内容分析:

2.单元内容与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

创新点: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数学游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互动和合作精神,而且能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为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乘法计算的闯关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制作一个乘法表格,将每个乘法算式按照答案大小顺序排列在表格中。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游戏开始后,每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站在电子白板前,答题时间限制在一分钟内。屏幕上随机显示一个乘法算式,代表需要回答这个算式的学生需要尽快计算出正确答案,并用笔在电子白板上圈出答案所在的位置。如果回答正确,该组学生获得一分,并交换下一名代表继续回答下一个算式;如果回答错误,或者超过了时间限制,该题答错或者未能答题的组员需要原地站立,不得再回答其他问题。每轮结束后,教师统计每组学生答对的数量,得分最高的组获胜。这个游戏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乘法计算转变为游戏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此外,通过设计时间限制,能够增加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反应能力。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单元核心目标

【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归纳一些估算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3.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难点】:

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掌握乘法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3.借助计算器计算,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对比算式结果。

【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计算过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在自主迁移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探索的乐趣。

2.单元具体目标

1.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形成数感和运算能力。

2.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提高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会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和自主迁移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探索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起点及障碍点/一线教师现状及困惑点

四年级学生思维从具体转向抽象阶段,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课的知识起点是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我进行了课前前测,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正确率较低。基于学生现有水平,具有一定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知。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的内在练习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练习会比较难。 

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分析时,我思考了许多,本班学生是我刚接手的班级,正处于互相磨合的状态,且根据前测摸底,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已学的基础知识存在疑问和缺失,以至于新课讲授时常陷入先补后教的情境中。那在真正对本课教学进行设计时,我的思想不断斗争,到底是相信学生能自主探索寻求问题答案,放手让他们自然自主发展?还是需要我在前方拉动学生向前的步伐呢?另外,每个学期数学课时数是有限的,我怎样做可以实现既补旧知,又学新知呢?于是我陷入了两难,最后,我艰难地作出抉择,本课就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再加上老师带领的形式进行新课的学习吧!也许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也正期待着以这样的形式能不能在一节真实的数学课堂中既能对学生已学但不牢固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学习,同时通过自主尝试探索加小组合作的形式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次序

【单元教学整体教学思路


二、教学实施



(一)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三位数乘两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数学思考:学会估算思考方法,运用类比迁移探索三位乘两位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解决有关三位乘两位的数学问题。
4.情感与态度:在与他人交流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二)课时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明确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三)教学思路
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乘法计算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教学时,可逐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计算方法。
前经验
迁↓移   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自主探索归纳总结
(四)教法学法
教法: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教学准备
教具:希沃白板、课件、板贴卡片、直尺

学具:学习单、笔、直尺
(六)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小练,复习铺垫

1.口算15×2=       121×3=

2.估算 21×18≈

3.竖式计算 41×12=

【设计意图:本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算理的基础上的,通过旧知回顾,搭建从旧知迁移到新知的脚手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观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介绍视频

2.阅读东方红1号相关材料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3.提取关键数学信息后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课主题《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东方红1号视频的观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导入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任务一: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1.提出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式解决。

2.估一估114×21的结果,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场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估算,进一步掌握估算的方法。】

任务二:具体计算,探究算法

活动1: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自学】①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114×21,并把所用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组学】②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

【展学】③汇报展示所用的方法

④展示4种算法(拆分法、转化法、表格法、列竖式)

活动2:对比算法,理解算理

①回忆4种算法与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方法是一致的

【悟学】②比较4种算法,引导学生分析算法思路的一致性

③引出竖式计算简洁的特点,并重点说明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设计意图:探索并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比,建立起算法之间的联系,从算法中多角度理解算理。】

任务三:梳理乘法竖式计算的注意问题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135×74

2.共同梳理乘法竖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从意义上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三、巩固闯关,应用提升

1.算一算

2.国庆60周年庆典上,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前时,每人走了128步,每步长75厘米。每人走的正步一共是多少厘米,相当于多少米?

四、精彩小结,升华课堂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

2.根据课堂表现,自主完成课堂评价表

五、教师、学生活动建议:

1.课堂语言精准且具激励性。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练、逻辑性强。在课堂上要做到没用的话不说,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无关的话不说,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同时教学语言具有亲切感、有激励性,要能“抓住”学生生成。

2.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是数学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凝结与浓缩。在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之后设计了估算的环节,在估算交流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灵活地运用估算,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注重算理的表述。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规律和方法,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学生对算理的表述,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没有算理的理解,就没有算法的真正掌握。

4.为学生提供充足时空。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交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课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老师只在关键处点拨、重点处强调、难点处引导,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完成数学书P31第1题
2.《家校导学》P17
3.拓展思考题:123×456应该如何计算?


三、课后反思



根据本课内容以及数学核心素养我确定了本课的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经历三位数乘两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数学思考:学会估算思考方法,运用类比迁移探索三位乘两位的计算方法。3.解决问题:解决有关三位乘两位的数学问题。4.情感与态度:在与他人交流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由此,我设计了五个板块:1.课前小练,复习铺垫;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探究体验,经历过程;4.巩固闯关,应用提升;5.精彩小结,升华课堂。在课前小练中,通过口算、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回顾旧知,搭建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脚手架。紧接着播放东方红1号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以估算——精算——对比总结算法为主线,以自学——组学——展学——悟学四大环节开展小组合作,逐步实现知识类比迁移转化,在课程的最后呼应导入情境,做到立德树人。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到往后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文稿:顺德区杏坛小学罗新慧
编辑:均安天连小学欧阳嘉俊
审核: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赵阳云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