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8个月,从班级25名到第6名,这个家庭做对了什么?

文摘   2024-11-07 18:01   北京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这是今天案例的写照,也是很多家庭辅导学习的真实情况。

今天分享一个咨询案例

这个孩子,初一入学时,位于班级前5。

整个初一,孩子都住校,父母因为工作原因顾不上家里,孩子周休回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初一结束成绩滑落到班级第20名。

初二时,孩子母亲决定暂时放弃工作,并且给孩子办理了走读,转为在家照顾孩子,并且给孩子报了一系列补习班。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孩子考了班级第25名。

为此,母子二人在寒假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我们也因为这个契机,今年2月接触到这个家庭,并且给予了一系列的建议。

从家长到孩子,共同遵守,共同努力。

历时8个月,这次初三期中考试,孩子考回了班级第6。

孩子母亲在电话中喜极而泣,但孩子自己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并且立下目标,这个期末,他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名次。

从班级前5掉到25,再回到班级第6,这个家庭踩了哪些坑,后来又做对了什么呢?

首先,由小学到初中,课业压力的陡然增大,孩子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情况。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试状态。

但这个孩子当时没有,住校期间,亲子交流的机会变少,仅有的沟通也都围绕不太尽如人意的成绩展开。

回到家中,老人无法提供帮助,孩子困惑却不得法,这是灰心的开始。

家长介入时,孩子已经读完初一,学习的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

但家长对孩子学习出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学习不努力的层面上。

放下事业并给孩子办理走读,然而没有给孩子提供温情的陪伴,而是把相处变成了一种监督。

孩子自身的学习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自由”的时间还被剥夺了,还要承受家长“因辛勤付出却没有获得相应回报”的怒火。

亲子关系在初高中阶段变得紧张的原因,往往都在这里。

教育也好,学习也罢,都要讲方法。

为啥老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关键是要找到症结所在。

咨询结束后,我给孩子和家长各布置了几个任务

我送了一本《启动学习力》给家长,鼓励她坚持阅读,读完后,尝试在家落实书中的内容。

对于孩子,经由咨询中的成功破冰,我很快取得了他的信任,并且鼓励他从他最畏难的数学开始努力。

题不会做就先弄“三定”,母题不会推导就先抄例题。

从最简单的内容,一点一点开始做。

结果初二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数学一科提高了33分,打了97。

这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自信。

有了第一次进步,我就和孩子、家长商量着提高标准和要求。

初二暑假,孩子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画完了数学两个学年的思维导图,把三定和母题又过了一遍,还用“两个翻译”对初一初二的英语做了系统复习。

初三第一次月考,孩子数学、英语两科均考了110分,新增加的化学也考了91分,这种程度的进步,让班上的老师,同学刮目相看。

我在《启动学习力》中提到过一句话,弱的孩子哄着来,中等的孩子商量着来,强的孩子推着来。

刚接触到他时,我也是哄着他学,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有了进步之后,我开始和他商量,逐步提高标准和难度,总体把握在跳一跳就能实现的程度。

现在,一连串的进步给他增长了不少自信,我可以适当拔高了。

这其实也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具体的状况,决定采用什么方法。

所有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要解决它们,都不能一蹴而就。

我建议所有学习的事、教育的事,家长都跟孩子商量着来、循序渐进着做。

任何时候都应遵循一个原则:

我们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边,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边,打压孩子。

帮孩子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为他们好。


若您对文章内容不清晰,或者有其余孩子在学习中的困难未得到解决,不要公众号留言,可以添加下方我的微信,帮您更好的解析。

若您已经有我的微信,可以私信我,请勿重复添加。

崔宇日记
专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孩子成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