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反对“死记硬背”,不是让孩子不记不背,而是着重做好这件事!

文摘   2024-09-28 17:01   北京  

最近孩子们交来的作业,无论是质量还是频率都有一定提高。

见到效果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就会变强。

很多家长说,孩子现在学习变主动了,不用催了,关键原因都在这。

人都是趋利的,孩子学习也不例外。

所以,帮助孩子改变学习中的问题,一定要花时间找到背后的根源,并且解决它。

题做不出、做不对,是题目背后问题的外化。

只解决表面的问题,是没有用的。

聊到这儿,我想说说思考和记忆这两件事。

在做题‮的目‬时候,人们总是强‬调思考。

学习‮科学‬知识时,人们总是强调记忆。

‮,实其‬这‮种两‬说法,不‮对是‬立‮关的‬系,而是有‮先‬有后‮问的‬题。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应按照:‮思先‬考、再理解、再记忆的顺序进行。

这样一来,学科知识在头脑里就会形成‮个一‬清‮的晰‬认‮结知‬构。

‮没在‬有‮解理‬的‮况情‬下死记硬背,记再多的东西,也都是碎片化的内容。

碎片化信息的最大问题,就是提取信息时不连贯,效果差。

单独问某个知识,孩子或许能回忆,可一但综合起来问,孩子就很容易遗漏。

因为孩子只记得碎片化的知识本身,并不知道碎片与碎片之间的联系。

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助力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要允许孩子花时间思考。

我们的很多标准学习动作,都是鼓励孩子开动脑筋,用思维去引领。

思维导图、提问法、造题法、文科的5W1H,理科的母题推导,都是如此。

总有家长说,孩子的科目不背诵不记忆怎么行。

我们从来说的都是反对死记硬背,哪怕是背古诗、背概念定理,都要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理解了再去背,不仅背的快,效果还更好,不容易忘。

死记硬背反反复复,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用功,是不得法时自我说服的一种表现。

当然,背了肯定比完全不背又要好一点,但时间花出去了,我们完全可以要更好的效率。


若您对文章内容不清晰,或者有其余孩子在学习中的困难未得到解决,不要公众号留言,可以添加下方我的微信,帮您更好的解析。

若您已经有我的微信,可以私信我,请勿重复添加。

崔宇日记
专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孩子成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