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辛弃疾学填词

文摘   2024-09-17 23:55   海南  

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6
分钟

文末可留言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人教版)的第三课是〈古诗词三首〉,小吴同学最近学习了。

第三首词选的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很喜欢,将其作为重点向小吴同学讲解了。

老辛的这首词,我句句都喜欢。但若是论最喜欢哪一句,那一定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首词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感官,可谓词中经典,值得小朋友们好好品咂、体会与学习的。

一开始,老辛从明月切入,明月是大自然这个大场景中的主角 —— “明月当空照”。可能是缘于此,一些人认为“惊鹊”的是月亮,但我认为这种解读是不恰当的,我赞同另一种观点:惊鹊的是“夜行人”。

老辛的起手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的其实是两个字:“扰动”。因为外在因素的侵入,原本静谧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写的就是这种变化:

  1. 明月下,有鸟鹊在枝头栖息,但由于夜行人的侵入,鸟鹊被惊起了;

  2. 半夜里,蝉应该是安静的,但由于清风的吹拂,蝉儿也鸣叫起来。

“惊鹊”“鸣蝉”在激活读者听觉的同时,其实也带来了动感。接下来的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是充分调动了听觉。

老辛这第二句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读者从稀疏的清响声中,一下子带到大型音乐会现场。原来虽有声响,但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幽静;接下来产生了突变,“说丰年”,再到“蛙声一片”。

是谁在“说丰年”?这里是没有主语的。老辛也没有明说,但这个留白比“惊鹊”那句更优美。

如果你真的闻过稻花,你就会知道那其实是不香的(那味道非常清淡)。但“稻花香”这三个字一出,偏偏能刺激人的嗅觉 —— 甚至是味觉,我仿佛尝到了丰收时节那新鲜米饭的甘甜。

紧接着,“听取蛙声一片”又将读者拉回到声响的世界。蛙声阵阵,连成一片,那就是夏夜里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乐!

这首词的上阕,老辛以外来侵入者的视角,带我们走入了一个充满声响的夏夜。

下阕则是刺激视觉、触觉,用作者的视线牵着读者兜兜转转,柳暗花明。

“七八个星天外”,先将读者的视线抬高。月明星稀,因此有“七八个星”远离明月,就像挂在天边、天外一样;“两三点雨山前”,又将读者的视线拉低,拉到山前、眼前。

其实,老辛并不是看见了“两三点雨”,而是有两三点雨滴在他的脸上、手上,激发的是触觉。

“七八个”与“两三点”对仗。这是非常写意的。因此,有一种解读说是作者夜遇到骤雨,连忙找茅店避雨,我不同意。

因为有着明月的夏夜,洒下来“两三点雨”,根本就不用躲避的。恰恰相反,“七八个”与“两三点”构造了一个恬适的氛围,作者很是享受那个时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最后一句有点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但二者又有不同。

老陆的这句,写的是对未知地界的探索 —— 那里看起来没有路了,但你往前一走,居然又发现了一个村子;而老辛这句则是故地重游时搜索记忆 —— 你路过老地方,那里有个茅店的,但走过那转角是什么呢……你努力地回忆,但那记忆就像夏夜月光下的模糊影像,影影绰绰,就在这时,那路一转,原来那里是一座溪桥啊!

所以,当我向小吴同学讲到以上这些时,他听得很入神。一旦他进入了辛弃疾构造的场景,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也就很轻松地将这首词背诵下来。

我也和小吴同学讲到了“词牌”。比如,这里的词牌是“西江月”。一旦作者选用某个词牌,那么,每句的格式就是确定的。比如,西江月是一共八句,上下阕各四句,且这四句的每一句遵循“六六七六”的字数,另外,后三句的最后一个字还应遵循相应的韵脚。如下所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六」
清风半夜鸣(chan)「六」
稻花香里说丰(nian)「七」
听取蛙声一(pian)「六」

七八个星天外「六」
两三点雨山(qian)「六」
旧时茅店社林(bian)「七」
路转溪桥忽(xian)「六」

当然,填词还需要注意平仄的。但一来我不擅长这个,二来我觉得表意是第一位的,平仄是其次的。这也是苏轼的词因为平仄不对被人诟病,但并不影像其传播的原因。表意重于表形

我鼓励小吴同学按照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来填一首。他爽快地答应了,但一直没有动静。

这个中秋节假期,老师布置了作文小练笔:

小练笔:以“中秋”为主题,写写过中秋节的经历,抓住中秋节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写出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自己过中秋节时的感受,流露出真情实感。

小吴同学不知道写什么才好。我说,辛弃疾的词牌是〈西江月〉,而你要写的是“中秋月”,何不先学学填词,然后将这首词放在你的作文中 —— 我敢打包票,你的同学绝对不会这么写,你是独一份。

小吴同学动心了。于是,他打开电脑,在笔记本里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填词”。

完事开头难,第一句就憋了很久,但第一句话“圆月断枝离人”一出,这首词的基调就定下来了……就这样,我带着他把这八句话共50个字填完,用去了50多分钟。

词写完了,然后就是根据这首词来写文章。从他写完初稿,再到我给出修改建议,又花掉了一个半小时。

终稿如下:

中秋夜行海滨道中

中秋节晚上,我和家人去海边赏月,也顺便看看台风“摩羯”带来的影响。

月亮很圆,很亮。路边很多树秃了,断枝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赏月的人很多,虽不如台风前热闹,但也一簇一簇的。有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沙滩上,他在抽烟、喝酒,旁边还有一盒打开的月饼。我觉得他好孤单。

海边的茶餐厅被台风吹打得破败不堪。原来,那里一片欢声笑语;如今,餐厅的门窗都破了,露台的一些地板也烂了。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那里。通向沙滩的楼梯塌陷了,一旁的栏杆被卷到了海里。

这次台风造成的灾害挺大的,但没怎么影响我们赏月的心情。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真好。

几天前,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父亲让我学着填〈西江月〉,这是我改编的:

〈西江月・中秋夜行海滨道中〉

圆月断枝离人,
海风秋夜餐店。
旧时笑语飘香味 ,
听取欢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艘船云间。
往日阶梯露台边,
一旁栏杆不见。

随文附上练笔稿修改前后的对比:

相关阅读:

👉 1.让娃站在大师的肩膀上

👉 2.张爱玲划下的起跑线上,我看见了儿子的身影

👉 3.我帮孩子改了篇作文(之一)


井蛙惊梦人
井中观天,待水满而出,或顺桶而上。无以为乐,唯读书自鸣,但求得意处惊扰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