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老师
读完需要
文末可留言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作为中国人,我们生活在母语为中文的环境中,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大部分人花了至少九年的时间来学习语文。按说,我们的语文能力应该不差的,但为何有相当数量的人群,不论是阅读理解能力,还是简单的文字表达能力,却是不好的。这是什么原因?
另一个相关问题,也是进一步的问题的是:如果在母语环境中学习了九年都学不好,那凭什么认为同样的、甚至更少的时间能学好一门外语?
这两个问题是相通的。因为学习外语,练就的也是“语文能力”,只不过换了个语种,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能够顺畅地沟通的。
那什么是语文能力?
简言之,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言和文字的本质是信息。一方发送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接收方解读信息后,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回送信息。对于任何一方,接受的信息是“输入”,发送的信息是“输出” —— “听”与“读”,对应的是“输入”;“说”与“写”,对应的是输出。
对于其他的动物,比如一只狗,他能听见人说话,甚至能听懂一些人话,它还能看见书本上的文字,但理解不了文字的意义。因此,这里所说的“听”“读”不仅仅指“听得见”和“看得见”,重要的是理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听见别人说了什么或者写了什么,我们要能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只有当我们能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所说所写,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听”与“读”的语文能力。
举个例子。当有人和我说“刮风了”,如果我见风就是雨,将他的话理解成是在暗示说“将要下雨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 有没有下雨的可能性呢?偶尔也是有的。但即便真的马上就下雨,但说话者可能仅仅是陈述那一刻“刮风了”的事实。至于他是否真有暗示下雨的意思,还取决于他另外说了什么。如果他说的是“刮风了。看这天色,我得赶紧回家收衣服。”这才是在说将要下雨。
综上所述,“见风就是雨”是贬义的。若一个人总是以这种方式去曲解外部的世界,那他的语文能力是低下的。
今天早上,我便见到这样的一个例子,很有代表性。
凤凰网发了一个小视频,讲的是一个孩子摔跤后,他的棒棒糖“不见了”,他妈妈与他的对话。
妈妈看着孩子哭了,问了他三个问题。妈妈的语气一直很温柔,言语中也带着笑意(谁能忍得住呢?)。
你摔跤了吗?(是!!)
你的棒棒糖去哪里了?(孩子左顾右盼的,找不到)
棒棒糖是不是粘在头发上啦?(孩子终于发现了,破涕为笑)
但真正“精彩”的是在留言区:
这就是他们的对话:
A :外国人的教育就不一样👍
B :国内人类幼崽搞笑多的是,不必崇洋媚外
—— 这得是多么低下的理解能力,才能给出B样的回应?
A说的是别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是指妈妈看见孩子摔跤后如何应对的,重点在说妈妈的做法,针对的是妈妈,是家长。但B的重点却是在说孩子,“国内人类幼崽搞笑多的是”,这都哪跟哪呢?简直是“鸡兔同笼”,不是一个物种之间的交流。而且,B还将A的点赞行为(👍)理解成“崇洋媚外”,要知道,“不一样”的评论是中性的,何至如此?
为这两句话点赞的人数比是318:121
。在这439个人里面,就有121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合格的,甚至是低下的。这挺悲摧的。
当然,这只是个小样本。但以我个人的接触和体会,认为这数据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比值大约是2.628),往好了估计,大约是3:1
的样子。也就是说,4个人里面,有1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合格的。
这种惨淡的现象,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这样的话题:难不成这一百来号人,上了个假学?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有句名言:“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是愚蠢,愚蠢是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在以中文为母语的环境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连这种基本的理解能力都不具备,不是教育导致的,又会是谁呢?
上面涉及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属于“输入”范畴,但输入决定了输出。学了一堆的垃圾,能产出什么好东西呢?
当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此之低,他能输出什么也就不难推断了 ——
在“见风就是雨”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下,他说出“不必崇洋媚外”的话就不奇怪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