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文末可留言
前不久,我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会前、会上与会后,我的感触很多,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事,我会陆续地将这些写出来。
曾有朋友和我说:你写的东西有些散杂,要是聚焦在某个领域就好了;但也有朋友这样说:你写的东西虽然散杂,但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与思维有关的……
这些朋友说得都对。前者是提醒我,后者是懂我。愿意和我说这些的人都很难得。
今天想说的话题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我选用的素材很短,与阅读理解有关,比较适合孩子看。
先说说批判性思维。
概括一下,批判性思维本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要先事实,后观点,只有基于事实的观点才能站得起;但光站起来了也没用,还要站得住,观点的阐述还必须要有逻辑,这样的观点才能扛揍。
以上概括肯定是不全面的,但如果能做到这些,那必定是批判性思维的好手 —— 很可能会超过中国大学教师的平均水平。
这大学老师的平均水平的判断是根据个人观察、拍脑袋得出的结论,请批判对待。即便我这判断不靠谱,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批判性思维是如此之难,以至于一些大学老师都表现不佳。
难在哪里呢?
下面我结合最近的华中科技大学的雕像事件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开始,我在朋友圈看见的了这张图(图片从下往上阅读):
结合整体的大环境,再看一些大学的表现,我们是很容易产生“大学现在都这样了”、“真担心,……”这样的想法的。
前不久,复旦大学的张维为在同济大学搞了个演讲。张维为作为复旦大学的中国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他还顶着“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之类的头衔,受到了同济大学的莘莘学子的热烈拥簇。
复旦大学是中国的一流高校,与之相较,那同济大学的声誉也是不遑多让的,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名校都搞成了这样,那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现这种事就不奇怪了。因此,上图中的“大学现在都这样了”的评论,就很符合我们的直觉,但这种直觉却是情绪所带来的,而不是基于理性的判断。
情绪,就是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时的第一大障碍。
人类是高级动物,其一大特征是具有理性,但人类也是情绪的动物。这二者仿佛是水火难容,一旦情绪出现,就没理性什么事了,情绪越激烈,越容易丧失理性。所以,人们常说“热恋中的人是无脑的”、“冲动是魔鬼”之类的话。情绪的确会遮蔽我们的理性,是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一大障碍。
阻碍我们批判性思维的第二大障碍是立场。
如果一个人声称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并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作为指导而行事,那对于这雕像喷字的事,他们想都不用想的,甚至还要砸了才痛快。他们会认为,凭啥一个中国的大学要立外国人的雕像?!但我们知道,这种民粹一旦成了气候,只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近些年,民粹势力却有抬头,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像民粹那样,而是想站在事实与科学一边,是想以事实为立场,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为何他们在批判性思维上也表现不佳呢?
这还得再回到“情绪”上,因为情绪是第一大障碍。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的训练。也就是说,仅仅意识到情绪这一障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里主要谈谈阅读理解,这对孩子很重要,因为学校的训练很可能只看重学生是否答对了题,未必重视实际的运用。
我们来看最初的这句话,是被动句。
以被动句来说明图片的内容,这是没问题的,但这些文字是陈述雕像的最终状态。有可能发这微博的人不知道是谁喷的,就用了被动句。然而,作为阅读者,我们需要感知到这里缺少了主语,这则消息缺失了重要的信息。
所以,我想对看此文的小读者们说,学习分析句子结构,划分“主谓宾”,除了理解句子的意思之外,还可以用来甄别信息、分析问题,考试得分反而其次的,或者说,只有你知道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才算是真的学会了 —— 一旦你拥有了这种能力,还担心考试得不到分吗?
若是你没有意识到这里缺失了主语,而脑海中又有张维为与同济的那些大学生的事垫底,你就很可能想当然,认为这华中科技大学也差不多,这喷涂雕像的事就是华科的老师或学生干的。
乍见这种图文信息,情绪上涌是非常正常的,但要能发现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就差点栽跟头了。这里涉及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需要训练的。
只有反复地训练,才能对基本性信息保持敏感 ——
对于句子而言,“主谓宾”是主干,我们要习惯找出缺失的部分。一些时候,主语或宾语会被省略,但并不影响意思的理解,但有些时候,却是那表达者刻意为之,因而需要特别警惕。在阅读信息时,习惯性地探寻这些缺失部分,是很好的习惯。
对于某事件而言,就是3W+3W:时间,地点,人物(When,Where,Who);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What, Why, hoW)。我曾用专门的文章讨论过,就不再赘述。
华科雕像的事,我简单查了一下:
请小读者注意记者的表达:“网传图片中确有一白发老人站在旁边”。我认为这种表达是精准的,也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因为这是事实层面的陈述,从图片中也只能得出这种结论。
一定是这老人喷涂的吗?仅从图片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因为那白发老人只是站在那里,也许是旁观,也许是试图擦除这些字……总之,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因此,记者联系华科的保卫处进行确认是很有必要的。
但这记者的表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确有此事”是指“有人在华科的雕像上涂鸦”,还是指“确实是这白发老人喷涂的”,这是不够明确的;
“涉事人员已经被派出所带走”,这个“涉事人员”是否就是这白发老人,依然是不明确的。
因此,在日常作文时,一旦涉及事实层面的陈述,要力求准确、简单明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喷涂雕像者的身份也是大家关心的,而这报道是没有涉及到的。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人们定然会关心这喷涂者是否是该校的师生。若确定是这白发老者,他是否退休,是否(曾经)在该校任教,等等,这些都是关键的信息,但这报道中却没有涉及。
以上这些,似乎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写新闻报道,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写作只是你思维的外显,是你思考的过程及结果,我重点谈及的,依然是如何思考 —— 关于事实层面的陈述,是否清晰明了。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基于猜测,我改写了这篇报道,供小读者们参考:
网传图片中确有一白发老人站在雕像旁边。5月13日下午,新黄河记者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保卫处,一名(某姓)工作人员证实,雕像涂鸦确系该老者所为,并介绍该老者是(或不是)学校(已退休)人员,已经被派出所带走(具体身份有待警方确认)。目前雕塑已经洗干净。
相关阅读:
👉 1. 逻辑思维训练【不完全】指南
👉 2. 他们都让我“自己想办法”
👉 3. 如何阅读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