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护
读完约需要
疫情尚未结束
按:发一篇2021年4月30日的旧文,如今再看,依然不过时。
2019年1月8日,我写过一篇文章,很快就被“和谐”了:
然而,靠删文章来粉饰太平就像掩耳盗铃,是不可能得偿所愿的。
那些隐藏于民间的莫名戾气与仇恨如暗流潜伏,又似一个火药桶,谁也不知道会被什么因素所点燃,更不知道会在哪里爆炸,忽地就来一下子,给一些家庭留下永久的哀痛。
此类案件,无一例外被归于“偶发”、“个案”,而行凶者基本都患有“精神疾病”。
这当然是“偶发”了 —— 要是“群发”那还得了?!然而,从社会的层面来看,我们不应该因为是个案,是随机性事件,就认为无能为力!
教育部的响应倒是挺快的,但问题是:真防得了么?就算你防住了学校,那下面这种案例你怎么防?还是说,这不在校内就与你们无关?
再者,如果行凶者就在校内,甚至可能就是保安 —— 你们怎么防?
所以,不做深层次的探究,忽视问题的症结,治标不治本都是徒劳!
是谁培育了无端的仇恨?是谁让戾气在社会横行?我曾深深思索这个问题。
一天放学接娃,儿子问我:“日本人真那么坏啊?”
我被他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大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想让他说,就问他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说老师上课讲的,日本人侵略了我们国家,杀了很多中国人,做了很多坏事 。我说是的,确实如此,日本侵略过中国,给我们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那是以前的日本人,现在的日本人早就变样了,日本已经成为了先进、文明的国家。
儿子很困惑:“日本人不是很坏吗?”
“确切地说,是曾经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很坏。也就是要注意区分『过去』和『现在』 —— 他们虽然都叫日本人,但不是同一群人。好像你还没见过真正的日本人呢。但爸爸见过,我以前的公司里面就有日本人,公司也有项目与日本人合作,有一家日本公司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一起做项目,由于他们在日本,每星期都要打电话开会。我们还见过一次面,一起吃过饭呢,他们很讲礼貌,也很讲道理,不过,做事也很严谨……”
“严谨是什么意思?”
“*#?@#…… 你不是喜欢看《环太平洋》吗?第一部里面的麻子就是日本人啊,还有第二部里最后的场景就是日本的富士山呀,你不是特别喜欢看《哆啦A梦》、《天空之城》、《风之谷》吗?他们都是日本的动画片呢 —— 你觉得大雄坏吗?”
“我觉得胖虎有点坏,他喜欢用暴力。”
“嗯,以前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就像那个喜欢用暴力的胖虎,不过,他们比胖虎更暴力,而且残忍。但是,你看《哆啦A梦》里面只有一个胖虎,其他都是像大雄、静香那样的人。现在的日本人喜欢讲规则,讲道理。”
由于和儿子沟通从小都是要求他要讲道理,而去年他开始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他读到了第2册,里面有专门讲“暴力”的章节,所以,沟通起来也很顺畅。
儿子的问题也让我在想,莫非对日本人的仇恨的培育是从学校里面就开始了,而且是悄悄伴随着“爱国主义”进行的?
肯定会有老师觉得有这样的疑问是不公平的,甚至会认为是对他们教学成果的“亵渎”,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历史知识,是教育孩子们不忘国耻。这些当然好,但是,我也想请这些老师们自省一下:
当你们教孩子们这些的时候,可有提及过去的日本人,还是现在的日本人?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暗含了“时间”维度,你们可曾解释过?再者,“日本人”是集体名词,里面有“集合”的概念。只要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享有日本的国籍,就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坏人吗?要知道,哪怕是二战期间,也有部分日本人是反对侵略中国的,只不过他们的声音被压抑了。如果你们没有提及时间与集合,那你们又如何确保孩子们能区分呢?又怎么敢拍胸脯担保,那仇恨的种子不是你们无意间种下的呢?
我曾看见过一段视频,是采访幼儿园的孩子,当被问到“你们喜不喜欢日本人”时,有几个孩子说他们不喜欢,而是恨,甚至有孩子表示要杀了日本人。那童稚的脸蛋在扭曲之后还是能看见笑容的,然而,我的内心悲凉。这么小就培育出的仇恨,他这一生要如何化解?
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抗日神剧所起的作用“居功至伟”。
我有一个亲戚,是长辈,50多岁了。他提起日本人就咬牙切齿,恨得不行。有一次,我妈忍不着说:“你见过日本人啊!”他一下子被噎住了,随即更是火冒三丈:“你看不见啊,哪个电视台不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哪个中国人不恨?!”
大概是因为我妈的年纪比他大,如果换做是我,估计最后一句会是训斥了:“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我妈转述时也是很生气。因为他们那个村日本人还真没去光顾过,倒是他的父母WG期间被斗,惨不可言。他的父母被斗被整时,他也开始懂事了,一些情形也是记得的,说起旧事也是可怜父母,也恨当时作恶的人,但后来似乎都选择了原谅。而那远在天边、只在电视里见过的日本人,却承载了他所有激烈的仇恨。
于他而言,仇恨日本人是否一种寄托也未可知。因为即使再恨那些斗他父母的恶人,他又能怎么样?既不能告他们,也不能打他们!又或者,那些恶人在他幼小心中种下的畏惧,让他一辈子也无法直视、逾越,于是,将仇恨寄托在遥远的日本也是一种移情式的自我保护,而且,还能为自己挂上了“爱国”的光环,避害趋利,可谓一举两得吧。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某种负面情绪一旦养成,它就会成为日常情绪,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 只要有合适的场景刺激,以及找到了适宜的宣泄对象。
还记得2012年的9·15西安抵制日货事件吗?那个“爱国青年”蔡洋用摩托车U型锁砸穿了同胞的颅骨。造日本车的企业、卖日本车的4S店都没事,辛辛苦苦攒钱才买了车的车主,却突遭横祸。与造车的企业和卖车的4S店相比,那车主就是很好的宣泄对象,因为他更弱,好欺负。若在平时,骑电动车的蔡洋遇到了开丰田的车主,他是万万不敢去砸车砸人的,但一旦有众人加持,他就在一瞬间“膨胀”,正是这游行的场景刺激了“爱国青年”,仿佛只要顶上“爱国”两个字,他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强者。
弱者是很好的宣泄对象,但强弱是相对的,这底层的逻辑是弱者抽刀挥向更弱者,在这样的“食物链”之下,那些幼小的孩子不正是处于底端吗?
在强弱的坐标轴上,孩子处于低刻度段,这是天然的、无法改变的,一旦成人世界弱者的愤怒无处发泄,孩子就成了施暴者的首选对象,因此,要想大幅减小残害孩童的发生概率,我们可以在两方面入手:
减少社会负面情绪的产生;
努力消除场景刺激。
是“减少”并不是封堵,更不是不让人说话。负面情绪如洪水,越堵越糟,而且终有堵不住的一天,届时谁也不知道会在哪里决堤!如之前所述,“减少社会负面情绪的产生”,是特别抨击那些培育仇恨情绪的做法,正是那些有意无意的“仇恨教育”,将负面情绪种在孩子心里,并让其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罪恶之树,却让无辜的人买单。
完全消除场景刺激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我们并不能完全知道要消除哪些场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场景刺激,他们的耐受度不一样,也就是对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反应不同。所以,“努力消除场景刺激”主要指不人为制造场景。
肯定会有人说“你这不是反对爱国吗”,然后将“数典忘祖”、“卖国贼”、“汉奸走狗”、“精日分子”之类的帽子扣在我头上……我想说的是,正是你们这帮群氓搞坏了中国,但我还是从一位不知名的少年身上看见过未来中国的希望 —— 哪怕是很久以前看到过的。
—— 你能从这少年的眼中看见仇恨吗?
当这样的少年成年了,哪怕他们遭遇坎坷困苦,他们也决不会抽刀砍向无辜的人群。更不会砍向孩童!
不论你们信不信,我,坚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