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文末可留言
前天,我在某视频号看到一播主吐槽某校的家长会。由于他不敢“说三道四”,刻意遮挡了学校名称,而我又懒得查证,对这事就处于存疑的状态。
今天,有老师转发了一则消息,里面明确提到这学校的名字,核实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是搜狐号“封面新闻”引用“极目新闻”的报道:
“最终以普宁市教育局的处理结果为准”。真是的,不就页PPT么,多大点事呢?“罚酒三杯”得了。
真要是下狠手,那也要温和一点,罚酒时不给配花生米就行。要知道,酒囊即智囊,连干三杯本就是“洒洒水”“湿湿碎”,何必浪费一碟小菜?再说了,培养个校长容易么?应该以惜才爱才的心态来看待。
讲真,杨校的这页PPT,写得还是很有水平的。下文逐条分析一下。
从第二条看起。这条的关键词是“爱校教育”。
“爱校教育要从家庭做起、从父母做起”。这句明确了“爱校教育”要以家庭为单位来落实,父母家长是责任人。
“谁敢说学校的坏话,就要群起而攻之”。结合家长会的性质和责任人,不难判断,这个“谁”就是指父母家长的,但后半句是要求谁“群起而攻之”呢?
根据前文的“责任人”,不难看出,这是针对所有家庭的家长而提出的要求 —— 只要有人胆敢说学校的坏话,所有的家长就不要干坐着了,你们得起来,攻之。至于怎么“攻”,PPT上是看不出的,而杨校是否口头宣讲了,我并不知情,就不妄议了。
有意思的是“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这句可谓精彩至极。
“内部问题内部解决”,这前半句是缺失定语的 —— 谁的“内部问题”?结合“爱校教育”这一关键词,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学校的”内部问题。但有意思的是,既然是学校的问题,怎么就成了家长和家庭的内部问题呢?
要知道,家长可不是老师,家庭也不是学校的某个部门单位,怎么就与学校成了“内部”呢?靠谱的解释是,杨校扩大了学校的权力范围。
既然你们的孩子在我校上学,归我管,那么,你们这些家庭也归我管。也只有基于权力的逻辑,才解释得通。因为家庭和学校本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被管理和管理的关系,而是并列和平等的关系。但权力可以无边界,只要被管的人服服帖帖。
先不妨以杨校的“内部”逻辑往下推演,但问题又来了:“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 —— 这个“别人”是谁?
如果这“别人”是指家长,但杨校刚刚说过,这是内部问题,就意味着家长们都是“内人”,既如此,那家长就不可能是“别人” —— 内外有别,只有是外部的人,才可能称之为“别人”,对不对?
因此,要想杨校的逻辑自洽,就必须推翻之前的解释,重新理解这两句话的主体:
谁敢说学校的坏话;
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
那么,“谁”与“别人”就不能是当时台下的家长。他们必须是不在杨校权力范围之内的,比如,“封面新闻”和“极目新闻”的记者,那才是“别人”。但问题又来了,当这样的别人,比如是张三李四对贵校说三道四时,杨校和一批家长大谈“内部问题内部解决”有个屁用啊!家长们又管不了记者的嘴。
因此,这个“谁”与“别人”只能是当时杨校的训话对象 —— 家长。
但也请不要嘲笑杨校,虽然这第二条在逻辑上不能自洽,但依然是有解释的 ——
你们这些家长啊,若是你爱学校,那你就是“内人”,我们“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倘若你敢说三道四,那你就是“别人”,我们就要对你“群起而攻之”。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家长”的身份切换自如,忽内忽外,就看你爱不爱学校,敢不敢说三道四。
—— 这条是不是很精彩?
接着看第三条:“发现问题了,主动到学校找班主任、级长、管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校长、副校长反映,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第三条依然缺主语,但补齐不难,一定是指家长“发现问题了”该当如何 —— 这也再次确定了第二条的“谁”与“别人”就是指家长。否则,像我们这种“外人”发现了问题,那是不可能跑到贵校去反映的 —— 也不敢去啊,担心被顿号给累着了。
因为按通常的表达习惯,在一系列顿号之后,应该是“校长或副校长”才合适,中间需要用个“或”字,但杨校这句用了一系列的顿号,这是否意味着家长有问题时需要主动将所有的领导都跑到?当然,我倾向于认为杨校是笔误,但人心隔饭袋,难说。因为这里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这些职位罗列的次序。
前面罗列基本是遵循职级从小到大:“班主任、级长、管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但到了校长那里,却倒个了 —— “校长、副校长反映”。是杨校想截和?还是副校长的实权更大?总之,PPT是看不出的,就不说三道四了。
这第三条的最后一句“一起想办法”,我看着就累了。作为贵校的家长,若是发现了某个问题,这一圈主动跑下来,还要“一起想办法解决”,那是真心不容易啊。他把孩子送进贵校图啥呢?到头来还得自己主动参与解决问题,感觉他这一圈跑下来就像个牵头的责任人。也难怪杨校这一句全是顿号 —— 谁发现问题,谁牵头解决。实在是高!
杨校的第四条,除了贴心之外,还提纲挈领:“与孩子一起,读书、运动、发呆、散步、聊天、大笑。《认知觉醒》、《遇见未知的自己》、《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
说杨校贴心,是感叹于他连“发呆、大笑”这类的事都想到了,可谓细致入微,对孩子的关爱溢于言表。这句中顿号的使用与前一条相同,基本可以确定“一顿到底”和一以贯之是杨校的风格。但书名号之间用顿号就真不对了。好在下面坐的是家长,他们不用参加升学考试,否则,有误人子弟之嫌,因为这是要扣分的。
顿号的使用规则,请参照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
考虑到杨校可能和我一样,学的是理工科,这种小瑕疵算不上什么,瑕不掩瑜。但看文章的小朋友可要注意,不能再犯杨校这样的错。
杨校还写了一个别字,有本书的书名应当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像鸟”,而不是“向鸟”。这肯定是拼音输入法的锅,不能让杨校背了,特此澄清一下。
说杨校提纲挈领,是因为他只罗列了书名,而没说要干啥,我估计是推荐孩子或家长读书。很可能这些书的内容是其次的,而杨校未必都看过,重要的是书名。杨校用书名暗藏玄机,是为了提醒家长们,你们要《认知觉醒》,这样才能《遇见未知的自己》,然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但什么才是这些鸟家长应该飞往的“山”呢?
—— 那必须是“学校公众号”啊!
“五、与孩子一起,阅读学校公众号的内容,谈论学校的突出成绩,以校为荣,人人爱校,让正能量的声音充盈粤东大地。”
就让这些大鸟牵小鸟 —— 预备,一起唱:
鸟纷飞,爱相随,那怕用一生去飞,风雨他都不后悔,全力以赴他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相关阅读:
👉 1. 放下砍向幼童的屠刀:仇恨教育可以休矣!
👉 2. 家校的冲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