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孩子的勇敢而自豪,即便他还不懂得这勇气的可贵

文摘   2024-09-04 20:55   海南  

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9
分钟

文末可留言

小吴同学读三年级时,他说起了一件事,让我很是惊愕、愤怒。有个老师将学生的水杯扔进了垃圾桶,仅仅是因为那孩子将杯子放在了课桌上。

“那杯子应该放在哪里?”我问小吴同学。

“放在抽屉里,或者教室后面的空桌子上都行吧,就是不能放在课桌上。”

“为什么不能放在课桌上?”

“老师说,会影响我们上课专心听讲的,因为有的人会喝水,还有的人会玩杯子。”

这是什么破理由。当然,这句是我在心里嘀咕的。

“喝水不是正当的生理需求吗?放在抽屉里,你们不也是能拿出来喝水的吗?再说了,喝几口水又用不着眼睛和耳朵的,这与听课也不相冲突啊。再说了,你们老师参加会议和听讲座时还能不喝水了?更何况,就是上课玩了杯子也不至于将它扔进垃圾桶的,那可是喝水的杯子,很不卫生的!”

小吴同学无言以对。

我也沉默了。一来不是自家孩子的杯子被扔了,那被扔杯子的孩子也有家长的;二来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这种老师,在这之前,还有另外的事困扰着我。于是,我只好和小吴同学说,老师的行为是不对的。

那老师喜欢收缴孩子们的东西,比如文具。小吴同学的笔和算盘都被收缴过,从未归还。收缴的理由依然是上课玩这些东西,没有用心听讲。

收缴算盘的那次,我特地问小吴同学:“老师有说你要怎么做才能还你算盘吗?”

小吴同学回答说:“要我写一份检讨。”

“那你想写吗?”

“不想。”

“不想写就不写。算盘我们不要了就是。但你上课要尽量做到用心听讲,哪怕你无法专注,开小差了,也不能影响其他同学,这是我对你最基本的要求(以前也说过的)。像这算盘,玩的话会有声响,你会影响其他同学,这是不对的。”

小吴同学点头应承。

有些老师总是期望,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一直保持专注,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换作是他们坐在下面听讲,也必定无法做到。因为成人能保持专注的时间通常是15至20分钟。这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更低,通过训练后,能提高到20分钟左右,但再往上提升的空间极其有限。孩子保持专注的时间则更低。有经验的老师,都会顺应规律,讲课张弛有度,时而穿插一些故事和笑话,主动让孩子们放松一下,而不是“人定胜天”,总将“不专心听讲”归咎于孩子。所以,那些总是说孩子不专心的老师,恐怕得从自身找原因。

每人保持专注的时间有限,基于这一客观的生理规律,我对小吴同学的要求是,开小差是可以的,但不能影响其他同学。这是我给他划出的一条底线吧。

后来,那老师收缴东西的事情“进化”了,生出了一个“怪胎”。她为了表扬和鼓励那些答对问题的同学,将收缴的笔作为奖品以作奖励,而且是“现世报”,这边刚收缴,那边就转手奖给另一个同学了,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那是一天中午,我接小吴同学放学时,看见他屁颠屁颠的,手里拿着一支笔,说是老师奖励给他的,很是开心。小吴同学也讲到了那支笔的主人,说那同学挺伤心的,还哭了。

我认为这事很恶劣,非常严肃地要求小吴同学下午将笔还给它的主人。

其时,我问了小吴同学一个问题:如果是你的笔被收缴了,作为奖品奖给其他同学,你会好受吗?

小吴同学意识到了不妥,表示下午一定会还回去。

我再三地叮嘱他:“如果还发生类似的事,你下课或放学时就必须还回去。因为那是不属于你的东西,不论你多么喜欢那‘奖品’,都不可以拿的。你要是实在喜欢这支笔,问问你同学是在哪里买的,我们可以去买一支。你得明白,你们老师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再想想怎么和老师说这事。”

但说到和那老师沟通,我也犯难了。一个想法是直接沟通,和她说这事做得不妥,当然会注意沟通的语气和表达方式,但这位老师的价值观很可能已经定型,估计难以达到目的;另一个想法是通过班主任间接沟通,这样能避免正面冲突,但又担心是隔靴搔痒,而且,班主任也只是她的同事,未必有效果,反而会让她觉得,我是在别人那里告状,更是不爽。这种纠结其实就是三个字:怕得罪。

就这事我请教了两位长者,他们要么当过老师,要么退休前是老师,都比我年长,是生活中的智者,对人性有很深的洞察力,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各自的朋友圈中都是贴心人,经常帮朋友们化解家庭纠纷与难题。他们给我的建议惊人的一致:和这种老师沟通是没用的,反而会有坏处。大意是忍忍算了,但要和孩子讲清楚是非对错,比如那些“奖品”要及时还回去。

我很重视他们的意见,但说到底,还是我“怕得罪”老师,就拖拖拉拉,没有采取行动,但又心有不甘,总觉得孩子不应该接受那样的“教育”,内心一直在挣扎。所以,当得知那老师将学生的水杯扔到垃圾桶时,就更为挣扎了。

小吴同学后来又得了一次“奖品”。那次,他很开心地和我说,一下课他就将那支笔还了回去,那同学很感谢他。我听了自然也很开心。

但没想到,事情变化得这么快,那个怪胎不但长大了,也更畸形了。那老师依然会将水杯扔到垃圾桶,但却是将这个惩罚的资格和权力作为奖赏,授予那些表现好的同学!

也就是说,为了奖励A,她让A将B的水杯扔进垃圾桶。这是将奖励和惩罚进行挂钩的畸形怪胎。

“你扔了?”我很生气地问小吴同学。

“我……扔了。”小吴同学怯怯懦懦地回应,又立即补充:“不过,我下课后又将垃圾桶里的水杯捡回给他了。”

我叹了口气,真是难为小吴同学了。我摸了摸他的头,说:“你做得很好。我们不能做这样的帮凶。”但随即又语塞了。

毫无疑问,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如何应对这种老师,我作为家长都患得患失,更何况一个孩子?所以,当我说“不能做这样的帮凶”时,是很虚弱无力的,因为我还没想好应对之策。

我依然纠结 ——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小吴同学告诉我:“今天老师又让我扔水杯了,但我告诉了她,我不想扔。”

我很是愕然,连忙问:“那后来呢?”

“她就让我站着。”接着,小吴同学很轻松地说,“不过没关系,我也没站多久,因为不一会儿就下课了!”

我忘记了当时是怎么表扬他的,只记得我也很开心。事后,我曾多次重提这事,明确地说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我希望小吴同学能将他的勇敢锚在心底,一生受用。

小吴同学怕和老师打交道,这一点很像我小时候。所以,我非常明白他这份勇气的可贵,因为我在他这个年纪,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这当爹的,必须做点什么,才能配得上儿子的勇敢。

我没有投诉到12345或教育局,而是选择了给学校教务处打电话。这是出于两点考虑:一,班主任老师曾和我们打过招呼,有什么问题可以和她沟通,投诉到了12345,他们很有压力;二,那老师比较年轻,我那时认为,应该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以避免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还是先控制在学校范围内比较好,若是不能解决,那我也算仁至义尽,再往上投诉不迟。

哪知,学校官网上留的座机是空号。但我又不便向班主任要号码,我想匿名解决这件事,一问不就暴露了吗?好在我的搜索能力派上用场了,我在一个与学校招标相关的网页中找到了号码,拨打了过去,是德育处老师接的电话。

那老师给我提供了另一个电话,但我打过去被挂断,然后就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于是,我只好再联系德育处的老师,请她代为转告我反映的问题,她同意了。

我先是反应了学校官网上座机号码是空号的事,建议及时更新;然后反映有老师的行为不当:

  1. 即使老师收缴了某个孩子的文具,也应该适时归还,而不是据为己有,更不可将其作为奖品,奖励给另外的同学;

  2. 那老师将孩子的水杯扔进垃圾桶的行为是恶劣的,而将这种“权力”授予表现好的同学,尤为恶劣。

德育处的老师也认为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她解释了学校对于学生水杯的管理规定,的确是不让放在课桌上,因为桌子小,容易跌落,但老师将水杯扔垃圾桶肯定是不对的,这也是学校不允许的,更不能让学生去扔。当她问及是哪位老师时,我只说到三年级,未提及班级,并请学校或年级在例会上进行纠正与强调,那老师答应代为转告。

事后,我并没有向小吴同学说及,我打电话向学校投诉的事。

一周后,当我再问小吴同学那老师有没有再扔水杯,他说,老师让他们将水杯全部放在后面的空课桌上,也就不再有这种事了。

给学校打电话时,我没有明确我是哪个班级的家长,我和德育处的老师说:我想给双方留下一些空间,尤其是那老师,因为我想针对的是事情 —— 我希望学校能广而告之,以阻止其他的老师干类似的事。

后来,由于小吴同学的班主任有小宝宝了,休了产假,那老师接替了班主任。因为小吴同学的电话手表,我们有了一次直接的对话。

为了放学时便于联系小吴同学,我们给他配了电话手表。最初,孩子们的手表不是集中管理的,而是在孩子自己手上。小吴同学的手表被收缴了三次,一次是课后归还的,一次是放学时归还的,最后一次就是这老师收缴的。我先是让小吴同学自行沟通解决,折腾了两个回合,未果。我只好亲自和她联系,哪知她还是不给,我又费了番口舌,最终还是给了。这是另一个故事,虽没有本文讲的这两件事恶劣,却让我对这人仅存的一点尊重消失殆尽。我不由得反省之前的投诉方式,对于这样的老师,一开始就没有留余地的必要,而是要直接反映到教育局。

小吴同学的班级换老师较为频繁,当那老师不再教小吴同学时,我很高兴。以前,当某个主课老师不再教授小吴同学时,我都会私下给老师发条微信,表示感谢,我还让小吴同学用语音特别感谢老师,并说几句祝福的话,但本文所说的这位老师例外,她也是第一位我不曾感谢的老师。我认为,有的人不适合当老师,哪怕她离开的那学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但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差得太远。

我认为,对于小吴同学而言,这位老师存在的“价值”并不是教会了他多少知识,而是让将孩子们推向了一种邪恶的境地,这既是诱惑,也是“考验”,但都让我厌恶,而小吴同学在面对威权时克服了心头的恐惧,终是守住了良知,当他拒绝将小伙伴的水杯扔进垃圾桶时,那人性的光辉在他幼小的身躯上发光、闪耀,我希望他永远地守住,不灭。我还希望小吴同学能以此为起点,克服更多的人生恐惧,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站得起,立得住,堂堂正正地做人。

两年后,也就是五年级的下学期,我终于干了件让小吴同学自豪的事。

他说:“有很多同学欢呼鼓掌,还有的说我爸爸真棒,给我竖大拇指呢,搞得我有点发懵。”

我说:“爸爸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赶上你了。现在咱俩打了个平手。”

当然,这依旧是另一个故事。


相关阅读:👉 被光速打脸,我家娃也被要求包书皮……



井蛙惊梦人
井中观天,待水满而出,或顺桶而上。无以为乐,唯读书自鸣,但求得意处惊扰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