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文末可留言
按:本文是👉〈“她大概率是乱扔垃圾”〉的续篇,可以结合前文阅读。
那是数周前的一天中午,放学时我去接小吴同学,他一见到我,就很是气愤地说:“***的钱不见了,他说是我偷的。”
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品性,我心里还是有底的。我就问他怎么回事,让他慢慢说。
小吴同学依旧很气愤。一方面,他有种真情错付的感觉,前段时间他和那遗失钱的孩子交往甚密,将他当兄弟,两人下午放学后都是一起回来的,那孩子还在我家做作业,和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再回他家的(这种情形持续了一周);另一方面,那孩子之所以怀疑小吴,却是因为另一个孩子的“证言”,而作证的孩子又只是怀疑,怀疑的理由居然是两人的座位很近。
一回到家,小吴同学就在小黑板上画出了两人座位的示意图。他和那遗失钱的孩子的座位不但中间隔了两组,而且前后还相差三四排。
“这叫挨得近?!他们眼瞎吗!!”小吴同学愤怒地说。
我说:“如果你们挨得很近,比如是前后排,又或者是你的同桌,那怀疑你就有道理吗?”
“……”,小吴同学一时语塞,“那我也没偷!”
“挨得近就怀疑你,有道理,也没道理, 就看你用什么做‘道理’。”我想借此机会给小吴同学消消传统文化的“毒”,就展开了讲。
“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得先从那天上的月亮说起。
“这天上之月只要人抬头,就能看见,所以,天上之月人人都有,不稀罕。那怎么将这天上之月据为己有呢?这就要说到水中之月了。
“楼台的边上有水。人站在那楼台上往水中一看,那天上之月就映在了水中。不在水边的人是看不见的,他们也就没有这水中之月了。楼台、水和月,成了稀罕的景致。
“谁最容易得到这水中之月呢?自然是谁拥有楼台,谁靠近水边,谁就最容易得到这水中之月了。
“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是,谁离某东西近,谁就更容易得到它。这还是一句非常诗意化的表达,很美。这句话人们也常常只说一半,只说‘近水楼台’,而将‘先得月’省略。”
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若是为‘谁挨得近就怀疑谁’找个道理,那就是这‘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要是说这句话没道理,如何来反驳这‘近水楼台’呢?可以用一句俗语:‘兔子不吃窝边草’。
“那兔子为什么不能吃窝边草呢?因为草能让它们的洞穴更隐蔽,若是它们将窝边的草都啃没了,那不就容易被猎人或它们的天敌发现了吗?所以,人们常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来比喻小偷不偷邻居家的东西,说的是‘盗亦有道’,小偷也有他们的规矩。但是,还有一句俗语却是相反的,叫‘家贼难防’,这贼连家人都偷,就更别说邻居了。
“所以,你看这些古话、谚语或俗语,其实很多是废话,不但证实不了什么,也毫无指导意义,因为它们既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它们对我们的思维是有害的,甚至是有毒的,会妨碍我们正常的思考。
“怀疑一个人是否偷了东西,是要讲证据的,没有直接的证据,就不要胡乱怀疑。以前也和你说过的,说一个人偷东西是强烈的指控。即使你怀疑,哪怕你的怀疑有合理性,那也不要轻易说出来 —— 你现在也体会到了。”
在这事之前不久,他们班级发生过有孩子的钱不见了的事,那孩子还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当时,小吴同学与几个孩子想“破案”,和我说某同学很有嫌疑,理由是发现那孩子的口袋里揣着花花绿绿的纸,像钱;那孩子还不让他们翻他的书包……
我严厉地批评了小吴同学:“即使那些都是钱,难道他不可以有钱吗?你允许别人来翻你的书包吗?”
小吴同学还不服气,说:“我们排队下楼后,他又回去了一趟,很可能就是他偷的呀。”
“第一,你确定他是回教室了吗?没有吧。他也可以是去一楼上一下厕所(他们的教室在五楼);第二,就算他回教室了,但你确定那钱不见了是发生在这期间吗?要是那孩子的钱是在这之前或之后不见了,那关他回教室什么事?”
小吴同学无言以对。
其时,我语重心长地和他说:“说一个人偷东西是强烈的指控,不可以乱说的。你可以怀疑,但一定要合理,比如能确定钱不见了就是发生在他回去的期间,而又证实他的确回了教室,那这种怀疑就是合理的。但这也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他偷钱了,只能说他的嫌疑增大,还需要辅证,比如那孩子刚好有那么多钱。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你们教室的监控了。
“总之,没有直接的证据,你不可以说谁谁偷钱了。哪怕是你的怀疑合理,也不可以随便地说出来,尤其是在你的同学和同伴之间。因为说一个人偷东西是强烈的指控,一旦冤枉了人家,会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你不可以这样做。”
当我旧事重提,小吴同学沉默了。没有比现实更好的鞭子了。在那一刻,我反而很是庆幸那个同学冤枉了他,让他切身地感受一次被冤枉的滋味;随即又心想,那孩子在我家吃了一周的晚餐换回了这个,还是很值得的,当然,这种想法很小气。
跟着,我的话锋一转:“so,他多少钱不见了?”
“……”
“他的钱原本是放在哪里?书包,还是口袋?”
“……”
“他什么时候发现他的钱不见的?他肯定不能确切地知道时间 —— 我问的是,他最早发现钱不见了是在什么时候?而他最后能确定钱还在的时间呢?”
“……”
三问三不知。小吴同学尴尬起来。
“你看你,光顾着生气去了,这些事实层面的东西你不去了解,却和别人纠结你是不是小偷,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起事件里,判断你是否是小偷,这是观点,是价值判断,但这必须基于事实,必须是在事实判断之后才可以进行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判断你是不是小偷。”
我继续说:“如果他连多少钱都说不清楚,那是不是可以怀疑他没带钱去学校?如果他的钱是放在口袋,那是别人偷走的可能性大,还是他掏东西时带出来的可能性大?如果他能确定钱不见了的大约时段,比如是在哪几节课之间,这期间他接触了哪些人,或者哪些人接触了他的书包,那是不是明确了很多?
“所以,你看,一旦你了解了基本的事实,先进行了事实判断,事情就要容易很多,甚至都不需要价值判断了,而不是纠缠不清。”
那天午休后,我送小吴同学去学校,在进校之前,我嘱咐他下午将我说及的事实层面的问题搞清楚,还叮嘱他:“他不是说是另外的同学讲你偷钱了吗?你可以将两人叫到一起,当面对质。”
等到下午放学后,小吴同学和我说起了事情的进展:“我将他们两人叫到了一起,结果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说我偷钱了,都说是对方说的。”
“结果呢?”我问。
“他们都说是对方说的啊。结果就这样了啊。然后我就走了。”
我继续问:“我让你确认的事实层面的问题,你问了吗?”
“……是哪些问题?我忘记了……”,小吴同学嗫嗫嚅嚅。
我不由得光火起来:“谁让你记了?!这是思考的结果,根本就不用记的。”
我缓和了一下,继续说:“当一个人说‘我的钱不见了’,这句话是藏着很多信息的。
“第一,一说到‘钱’, 就与金额或数额有关,是多少钱?离开了金额和数额,也就不能称之为钱。
“第二,一说到‘我的钱’ —— 凭什么说那钱是你的呢?那钱必然是为你所拥有的,也就是说,必然是在你的钱包、书包或口袋里,所以,那钱是藏在为你所有的某个地方。
“第三,一旦他说‘钱不见了’,必然涉及一个时间段,他在某个时间发现钱不见了,而在这之前的某个时间,他发现钱还在那里。‘不见了’的意思是,之前还见着呢,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了,消失了,看不见了。你发现了吗?‘不见了’这三个字藏着一个时间段。
“所以,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用记。你也不应该记,而是要懂得思考。思考的是什么呢?
“第一,说到钱,你就要问出How much,也就是他有多少钱?
“第二,对于实际的物品,必然有一个放置、收藏的地方,也就是Where,他把钱放在哪里了?
“第三,When,他在什么时间发现钱不见了,而又在什么时候发现钱还在那里。这里与通常的几时几点几分不同,而是一个时间段,还很可能难以精确,只是大致的。
“这些都是事实层面的问题。也是这起事件的基本信息。你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发现‘我的钱不见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所隐藏的信息。”
关于小吴同学被冤枉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也许他从中看清了一些东西 ——
特别是,他体会了被人冤枉的感受,这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同理心,相信他明白了不能在无凭据的情况下怀疑他人。我也庆幸他让两位同学进行了当面对质,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当然,我最希望还是他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学会如何分清事实与观点,先事实判断,再价值判断……长此以往,定有裨益。
后面的事情也证明(〈“她大概率是乱扔垃圾”〉),他有了不小的进步。
相关阅读:
👉 1. “她大概率是乱扔垃圾”
👉 2. 观察者
👉 3. 为什么你不应该让孩子考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