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镇西】商 榷:质疑寓言《愚公移山》有违常识?

文摘   2024-10-24 09:20   海南  

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18
分钟

文末可留言

最近,在微信公众号的推荐中,看见了“湘西唐世明”公众号的一篇文章:👉 与李镇西老师商榷:《愚公移山》不能质疑吗?

根据这篇文章,我又寻得了李镇西的原文:👉 【李镇西】貌似“深刻”,实则不懂常识——席慕蓉质疑《愚公移山》有道理吗?

我最初知晓李镇西老师,应该是有朋友转发过他的某文章,印象很不错的。后来,偶然间我在“大夏书系”中看见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草草翻阅了下,谈不上多大印象,但“大夏书系”的名头摆在那里,大抵也是不错的。

但看到李镇西老师驳斥席慕容等人的这篇文章 —— 仅针对这一篇 —— 我很是失望。

我认为很多该讨论的没有涉及到,不相干的反倒是扯了不少。于是,就想掺和一下,将这个话题聊得更透一些。

本文分为三部分:

  1. 直接针对李镇西老师的三个“论断”。这些论断很具有攻击味。我会特别指出,他所言之“常识”,未必是大家的共识;尤其是,若是没有充分讨论,人们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2. 先指出李镇西老师的逻辑谬误,然后,就事论事,分析〈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主旨。

  3. 质疑李镇西老师的质疑。

(为了行文简洁,下文一律用“李镇西”指代“李镇西老师”)


李镇西的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些论断。下面这三句都是他的原话,前两句攻击味浓,说别人“不懂常识”“不懂寓言”:

  1. 貌似“深刻”,实则不懂常识。

  2. 看来,席慕蓉擅长写诗,却不懂寓言。

  3. 如此完全背离这篇寓言的主旨,典型的“带偏节奏”……

首先说下第3句,李镇西认为一些人的质疑是“典型的‘带偏节奏’”,我看后不禁感叹:李镇西作为曾经的知名教师,竟然以揣测动机的话术来“鉴定”不同的意见,着实让人扼腕。

再来说说“常识”。

百度百科的定义比较简单:

常识(common sense)汉语词汇。拼音:cháng shí,即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

我更喜欢维基百科的定义,更准确一些,尤其是最后一句说明很重要:

常识(英语:common knowledge)、普遍知识(general knowledge)或基本知识(essential knowledge)是指普通社会上智力正常的人皆有或普遍拥有的知识。不过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对不同的人来说,每个人心目中的常识并不一致。

你看,连“常识”的定义,两个百科的解释都有区别,更何况是人们对事物理解之“常识”?

因此,李镇西讥讽席慕容等人“实则不懂常识”,恰恰说明他对“常识”之内涵,认识有限。这是因为 —— 正如维基百科所说的那样 —— “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对不同的人来说,每个人心目中的常识并不一致。”

就拿李镇西和席慕容来说,两人认知深浅不同,他们眼中的“常识”也必然有别。所以,当李镇西讥讽别人不懂常识时,可能席慕容眼中的常识是另一个样子。

因此,李镇西以“诉诸常识”来否定席慕容,那是不可靠的。除了人们难以在“常识”上达成共识,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常识未必正确

比如,在“日心说”未被广泛接受之前,人们信奉的是“地心说”。而太阳东升西落,一幅天天围着地球转的景象,“地心说”反而更符合普通人的感知 —— 太阳围着地球转是“常识”。因此,当哥白尼等人提出“日心说”的时候,必定会有一批人指着这哥们的鼻子讥笑:哥,尼白活了,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再来看看李镇西的另一句结论:“席慕蓉擅长写诗,却不懂寓言。”

诗人往往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是最擅长通过一些意象表达情理或情感的。而寓言则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表达寓意 —— 是的,寓言故事为了说理、警示或启示他人,通常不会深奥冗长,而是要浅显易懂,这样受众才广。

说一个擅长写诗的人不懂寓言,有点像说一个擅长高等数学的人不懂小学数学。大学生偶尔做错了小学数学题,也是有的,但你不可以说一个大学生不懂小学数学。当然,这里比喻不是说寓言不如诗高级,而是从可理解程度上来说明,寓言比诗要更好懂。

我认为,李镇西可以说席慕容哪道题做错了,而不是说别人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病,得治。


就事论事之前,先说说李镇西犯的逻辑谬误 —— “攻击稻草人”。

“稻草人谬误”是辩论者先树立一个稻草人,然后冲着这稻草人一顿胖揍,但其实,那个真正的目标 —— 真人 —— 却毫发无伤。这一谬误俗称“扣帽子、打棍子”。

李镇西先是讲:寓言“不是‘向大自然进军’的新闻稿或‘如何移山填海’的教科书”。

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他是如何论述的呢?

只见他话锋一转,直接将这个“不是”安在了批判者的头上:

可是,批判者却把寓言当新闻,非要把虚构的故事当作真实发生的事件来批判,完全不管其寓意。这是何等的荒唐!

即便是再傻的批判者也知道“愚公移山”既不是新闻,也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但李镇西就可以将这种理解扣在批判者头上(扣帽子),然后说“这是何等的荒唐!”(打棍子)

—— 难道真正荒唐的不是扣帽子的人吗?

他自说自话地立了个稻草人在那里,然后嘲讽别人将这稻草人当作血肉之躯!

当然,李镇西还可能认为,席慕容等人混淆了“虚构寓言与真实事件的界限”,以至于造就了一种结果,这结果等同于将“愚公移山”当作了新闻或真实的事件?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这就要讨论关键的议题,寓言和现实的界限在哪里?也就是说,当我们质疑寓言的时候,我们得判断哪些质疑是合理的,而哪些是越界的。

但李镇西却没有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深挖,而是用一句话带过:“完全背离了寓言的主旨,典型的‘带偏节奏’”。

就更别说这种论证了:“按这个逻辑,别说《愚公移山》,中国的其他寓言也是经不起‘批判的’——”。

难道是“中国的其他寓言”经得起批判,就能说明对愚公移山的质疑是错误的?还是说,一旦“中国的其他寓言”被否定了,愚公移山就必然错误?

一名教师,不在“就事论事”的能力上下功夫,却搞出一堆的“侧面论证”,又能有多大帮助呢?

再回到关键的议题上:“虚构寓言与真实事件的界限”在哪里?

我认为,对于寓言的质疑,应该在寓言的故事框架之内进行。换句话说,寓言的故事框架,便是合理质疑的界限。

李镇西说:

寓言故事均为作者通过想象创作的,而作者的用意不在讲故事本身,而是通过故事表达某种道理。

寓言是“通过故事表达某种道理”,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所编的故事必须能够表达某种道理,不能牵强附会,强行升华,否则,那就不叫寓言,而是叫笑话。简而言之,寓言中的故事要能承载寓意

李镇西如何理解“故事”与“寓意”的关系呢?

他说“重点不是挖山,不是想解决愚公出行困难,更不是想改善愚公的居住环境”。看来,他认为故事是如何编写的并不重要。

比如《愚公移山》,重点不是挖山,不是想解决愚公出行困难,更不是想改善愚公的居住环境,而是讲毅力的重要性,表达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的道理。

但是,拜托,寓言明明说了之所以要移山,就是为了解决出行不便。倘若愚公不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若不是他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压根儿就没有移山这回事 —— 我们今天还讨论个锤子!

然则,李镇西说这不重要 —— 挖山不是重点,解决出行难也不是重点。但这是故事的逻辑起点啊,后续的冲突都是围绕“移山、挖山”这一解决方案来的 —— 不论是妻子的质疑,还是智叟的取笑。

没有挖山,就没有这故事,寓言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讲个球的道理!

既然李镇西说故事的最重要的部分都不重要,而是道理才重要,那何不直奔主题,讲大道理去呢?

—— 这样空泛的说教没人听啊!

将道理放在有趣的故事中说,润物细无声,这才是寓言的魅力之所在。

而要想寓言发挥功效,故事一定要与所讲的道理相谐。我认为,那故事是水,道理是舟,水能载舟,若是顺流而下,就易达目的地;若是逆水行舟,就难以到达;若是波浪滔天,那水亦能覆舟。因此,故事的设计是重要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设计有一个关键所在,那就是神仙的介入,他们把山给搬走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我认为,“帝感其诚”才是这篇寓言的主旨。换句话说,这篇寓言为的就是这四个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你要做的,就是要让这“帝”感受到你的诚意,哪怕你干的事再蠢,他都能如你所愿。

像李镇西所说的:“是讲毅力的重要性,表达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强行“正能量”,甚至是误解

比如“自能成事”的说法,根本就立不住 —— 是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把山挖走了吗?根本就不是啊。移山成功是因为“帝感其诚”!何来的“自能成事”?

倘若没有神仙的介入,这故事会怎样?

根据“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讲的是……

再者,我认为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想法是一厢情愿,谁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跟两座大山过不去的人家呢?因此,愚公有没有后代还得另说。

因此,移山这一决定是故事的逻辑起点,而“帝感其诚”,则是故事的立足点。前者确定了故事的缘起,而后者决定了故事是否立得起、站得住。缺少其一,这个故事就不存在。没有了故事,寓意就无法承载,那么,再“伟光正”的道理,也必将是空中楼阁。

以上主要讨论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框架,这也是“就事论事”,本应该是李镇西要充分探讨的。但他不但忽略了,还顾左右而言他,我虽不是教师,也只好“勉为其难”。


下面说质疑。

之前说过,对于寓言的质疑,应该在寓言的故事框架之内进行。

我认为最合理的质疑,便是针对愚公“移山”的解决方案。但这恰恰是李镇西所不屑的。

然而,李镇西自己都没搞清虚构寓言和真实事件的边界。他不但没有论述这二者的边界在哪里,还无视寓言故事的本身。因为质疑移山的做法,本就是寓言故事的一部分。

先是愚公的妻子质疑这种做法。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但奇怪的是,这话明明是妻子问丈夫的(“以君之力”),却是其他人回答的,且只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且焉置土石?”)。愚公为什么不回答第一个问题呢?

我认为是编故事的人抖了个包袱(但读者应该感到奇怪)。这个答案是在智叟质疑时给出的。因为智叟所问与愚公妻子的第一个问题如出一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读者跟着故事中的人来质疑,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那是再合理不过了。比如搬家,这就是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且没有脱离故事的背景与框架,因为先秦的古人完全能够搬家的。

面对智叟的质疑,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是智叟为愚公的言辞所折服,说不出话来么?

不一定的。因为他还可能是另一种心情 —— 当你面对一个蠢货,他自己和两座大山较劲倒还罢了,居然还要拖上子子孙孙,你除了沉默,还能说什么呢?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不就是因为出入不便,“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但愚公如何解决这事呢?他把子子孙孙都捎上,来挖山运土。这难道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了更大的问题么?

但李镇西却认为:“重点不是挖山,不是想解决愚公出行困难,更不是想改善愚公的居住环境,而是讲毅力的重要性,表达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的道理。”

要想“讲毅力的重要性,表达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的道理。”难道不能编一个更像样的故事么?我认为,这样的故事根本承载不了这种寓意,因为那不叫“不畏艰难”,而是在制造艰难,还累及子孙;那也不叫“自能成事”,要不是因为“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这种偶然性,“帝感其诚”,且挖土挖山去吧。

因此,移山之所以成了,既不是愚公移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为什么是“操蛇之神,惧其不已也”,而不是其他的神仙担心呢?大概是这神仙脑子不好使吧。但这也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帝感其诚”,这才是移山移成了的关键,否则,且折腾去吧。

像席慕容那样“破坏环境”的质疑是否合理呢?

我认为,从质疑的角度而言,这是具备合理性的,这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的自然结果,但要做特别的说明,明确古今之别。这涉及到今人如何看待前人作品的问题。

就像有人质疑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说父亲爬月台,越过铁轨是不合适的,会给小朋友带来不好的影响。这种质疑是否无稽之谈?我认为不是。因为小朋友读这样的文章时,不见得具备了分辨力。这恰恰是家长或老师要涉及到的,告诉他们古今之别。比如,那时候的火车速度很慢,交通规则也不完善,民众的文明程度还不高,等等。我认为,倘若学生有这样的质疑,那恰恰是一个好机会,以便让他们明了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的区别。

再者,认为愚公移山会破坏环境的质疑,也在故事框架之内,因为挖山而来的土必然要有出处,而故事中也明确说了“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在先秦时代,人们根本不用在乎填海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更别说挖山了,但现在不同了,保护海洋,保护环境已经是社会共识。而愚公的移山行为,与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冲突。当我们一边告诉孩子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海洋,一边又告诉他们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这种字面意思上的对立,难道不让孩子们困惑么?

之所以说这种质疑有合理性,还有一个原因:不论是哪个故事的编写,都具备了作者的时代特征,故事是有时代局限性的。而阅读者也是有时代特征的。

一方面,阅读者有时会不知不觉地以今人的视角来看待故事;另一方面,他们还有可能忽略古代人的时代局限,照搬照抄地古为今用。因此,质疑是值得提倡的只要是在故事的框架内进行。这也是让孩子们明白古今之别,明白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之别的好机会。这至少能启发孩子,不能因为看了个动画片,就真的去跳崖修仙。

只不过,我认为“破坏环境”的质疑不应该是重点,重点针对的应该是愚公的解决方案,尤其是,这则寓言暗藏的实质是 “帝感其诚”,其毒害无穷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毒害。

比如,一个男生追女生,女生不答应(女权主义者请将男女关系倒置,换作是“女生追男生,男生不答应”,以下类推)。于是,男生就天天在女生宿舍楼下站立守候,日晒风吹雨淋都不含糊,天天坚持,因为他相信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必然能追到女生。

但我们都知道,女生不答应,应该是有其他原因,而不是男生站得不够久。男生若是想追到女生,他完全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让自己更优秀,那种解决方案更合理,但他偏不,而是选择了一个蠢笨的方法,以显示自己的诚意。这其实是对女生的骚扰和胁迫。但悲摧的是,还真有女生吃这一套,因为“帝感其诚”。

这样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愚公移山”的毒害者。

但李镇西却说,质疑愚公移山这样的寓言 —— “貌似‘深刻’,实则不懂常识”。

最后,说说李镇西所列举的五个例子,他本想从侧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然而,他这是实实在在地搬石头砸脚。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龟兔赛跑”“牛郎织女”这五个故事,只有“龟兔赛跑”通常被当作寓言,其他的都归于神话故事或民间故事,但这唯一的寓言“龟兔赛跑”,恰恰又不是中国的,而是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因此,李镇西所言的“按这个逻辑,别说《愚公移山》,中国的其他寓言也是经不起“批判的’”,这句话本身就经不起批判。因为他所列举的五个例子,无一符合“中国的其他寓言”。

寓言基于故事,但是,不是故事都是寓言啊。这个简单的逻辑,李镇西应该懂的,总不至于连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界限都搞不清。

通常,寓言故事有明确的寓意,故事是为了承载寓意,寓意才是目的。

若将“后羿射日”当作寓言,那它的寓意是什么呢?是为了表达后羿的英雄壮举吗?但这是故事的目的,而不是寓意。

我想来想去,有寓意的应该是这里:“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比如,这是为了教育世人,做人不可以太热情 —— 在不该出头的时候出头,搞得大家都受不了,就自然会有后羿站出来,射你。

另外,若是像“夸父逐日”这样的神话故事也是寓言,那它的寓意是什么呢?

因为“夸父逐日”的释义有两个,那意思还是对立的:“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哪个才是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倘若这“夸父逐日”是寓言,那为何“愚公移山”不能有另一种意思?比如,这故事是为了说明愚公的解决方案很蠢,要是没有神仙的帮助,他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寓意是警示世人,若没有神仙的帮助,糟糕的决策会祸及子孙。

—— 但谁又能确保自己会得到神仙的帮助呢?

就别总是指望“帝感其诚”了,毕竟,很多人都不姓“赵”的。

推荐阅读:

👉 1. 逻辑谬误漫谈之二:攻击稻草人

👉 2. 《少年中国说(节选)》——最无耻的教材课文

👉 3. 五年级的这篇课文是垃中之极

👉 4. 与吴军老师商榷“濠梁之辩”

👉 5. 龚自珍的这首诗,很可能被误会了


井蛙惊梦人
井中观天,待水满而出,或顺桶而上。无以为乐,唯读书自鸣,但求得意处惊扰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