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的冲突(一)

文摘   2024-05-22 17:13   海南  

井老师

读完约需要

7
分钟

文末可留言

1996年,亨廷顿的著作《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问世,这本书非常有名。在书中,亨廷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提起“文明的冲突”,人们就会想起亨廷顿,这二者之间几乎画上了等号。

本文标题之“冲突”二字,正是借自“文明的冲突”。当然,按雷军们的说法,我这是向亨廷顿致敬。我认为,这家校的冲突也是文明的冲突。学校是庞大体制的代表,而家庭则是散落在社会的细胞单元。一部分家庭将子女的教育寄托给了学校,他们服从或者极力配合学校,但另有一部分家庭,他们的教育理念则和学校不同。恐怕这些家庭只是少数,但只要这些细胞单元存在,哪怕只是游兵散勇,也势必会带来冲突,即使他们面对是正规军。

在这些冲突中,虽然最终表现为家校双方的教育理念不同,但其底层却是文明观的差异。比如,一方认为,人是活在集体之中,需要为集体服务,为了劲往一处使,需要统一思想;而另一方则认为,人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应该沦为实现某个宏大目标的工具,人有追求自身幸福的自由,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追求。

不论是代表着庞大体制的公立学校,还是少数持不同文明理念的社会细胞单元,家庭和学校都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他们都是由人构成的。因此,这种冲突终还是“落实”在具体的人身上,即,家长和老师的冲突。

下面,我从不久前参加的家长会讲起,展示最根本的冲突,并做相应的分析。

有老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种提问式的宣讲方式很好,一下子抓取了我的注意力。对于第一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基于“家校共育”的主题,我不由得想,我们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难不成是“为家长培养人”?

哪知,还没等到我心里那美滋滋的气泡泛起,老师就公布了答案,戳气泡于未起,把我搞得 —— 估计脸都红了 —— 我太把自己当回事,太自作多情了!

那一瞬间的打击,让我有点懵,懵得有点恍惚,搞得我以为孩子上的是党校!

—— 党校的目标才是“为党育人”。

可问题是,我也没指望孩子未来入党啊。我家孩子的资质很普通,估计是很难达到党的要求的。就说戴红领巾这事吧,他都是最后一批。这还是靠少先队组织的特别关爱,亏得最后一轮搞的是强制清零,没戴上的都得戴上。否则,等他小学毕业了也未必有资格像少先队员那样行队礼的。

所以,你看,搞了半天,我家孩子在这所学校读了五年了,现在却有老师来告诉我学校育人的目标是这样的。可我们当初因为这所学校而买房,看重的是学校的办学愿景、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但所有这些,包含校训,都不是像这老师说的啊!特别是,学校官网明确提及了“育人目标”,也不是这样的!不知这位老师为何擅自将学校的育人目标给改了。

再说了,不论是学校的费用开支,还是老师的工资,都是拜公民纳税所赐,并不是党费支付的,怎么这老师把学校当党校用了呢?而我们为了孩子上这所学校出资买房时,党既没有出面给我们搞个折扣优惠,也没有为我们还过一分钱的贷款,怎么就突然欠党个孩子呢?我们辛辛苦苦养个孩子,却是为党育的 —— 这误会有点大啊!

再继续往深层次一想,这目标的冲突还只是表面上的,双方的分歧出在根子上。

因为,一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为某某育人”,除非目标就是这“人”本身,否则,不论这中间填的是谁,这被育之“人”就极可能成了那“谁”的工具。

但我养个孩子容易吗?养育他可不是为了当牛做马的,要成为谁的工具的。

我育人的目标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人。若是不能顶天立地,那也是希望他堂堂正正地做个人。不论是什么工具,不论是镶了多少金、多么辉煌的工具,我们都看不上的。

这涉及到人类最基本的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而我赞成康德的观点: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因此,在育人的目标上,我和那老师是从根子上就岔开了。

我是想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谁的工具。我想他成为有血肉、有灵魂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与意志,而不是某个大殿的砖瓦,也不是某台机器的螺丝钉。

明白了冲突的起源,我们就能看明白很多东西。特别是,即便家校双方追逐的东西是相同的,但追求的方式和路径却未必一致。比如成绩。

家长和老师都想将孩子的成绩搞上去,但学校和老师会倾向于速成,还想很快地显现效果。因为学生的成绩能彰显老师的能力,孩子的成绩提升得越快,越能显现老师的能力强;而升学率是学校的招牌。只要老师的能力的考核评估与学生的成绩相关,这内在的逻辑就必然存在:孩子成了老师表现能力的工具,成了学校彰显师资力量的工具 —— 是的,一旦学校追逐升学率,老师也是工具。

在这情境之中,老师作为直面学生的关键的一环,一旦他自己成了工具人,又有多少老师能意识到自己需要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具呢?恐怕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很多基层的老师缺乏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他们唯命是从,他们随波逐流。

更何况,很多老师并不能长时间地教同一批孩子。比如我家小孩,刚上五年级时,所有的主课老师全部换完了,最后换的是语文老师。在那之前,英语老师几乎是年年一换,而现在教他的数学老师是第三任。授课老师不稳定,持续的时间短,使得他们急于证明自己。老师们往往等不到“放长线,钓大鱼”,而是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每一枪还得打下鸟来。

然而,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是孪生的。老师们为了快速地让学生取得进步,拔苗助长就成了大概率的选择,他们往往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多刷题。这实质上是对学生的摧残,把他们学习的兴趣给搞没了。持续地学习,本是人们一生的需要,然而,有太多的学生毕业后就不再拿起书本了!因为那九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早已将他们学习的兴趣彻底地搞没了,他们也真的活成了工具。

一位老师,最长也就陪伴你的孩子六年;最负责的,也就对孩子负责六年。而家长呢?至少得负责孩子到18岁,中国的很多父母甚至操心更久。为孩子找工作操心,为他们娶妻、嫁人和生子操心。但你见过有哪个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为你的孩子操这份心吗?就是他们想操心也操不过来的,他们自家的孩子就够他们喝一壶的。所以,老师的职业特性,以及他们的能力和业绩的评估方式,使得他们倾向于看重眼前的成绩。

然而,人生很长,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因此,哪怕是在提高成绩这种共同的目标上,你也得明白这“家校冲突”的存在,为孩子看得更长远一点。

作为父母,你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比学校的老师更了解。因为老师要管很多个学生,很难有精力个个俱到、面面俱到,这是客观事实。而孩子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成长发育的进度不同,在低年级阶段更是如此,心智成熟度是参差不齐的,这是另一个客观事实。

如果你发现自家孩子懵懵懂懂,好像还没有开窍,那你就要有耐心,要等待,悉心引导,不能操之过急。不要看见同龄人比你家孩子的成绩好,就火急火燎的,给孩子报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建议你亲自去看看小学的课本,比如数学,你就会发现,其实里面没什么东西,对于高年级的孩子(五六年级),几乎一学期之内就能讲完、学完。所以,只要你的孩子前面几年多少学了点东西,后面跟上来完全没有问题。

就怕你在他心智成熟度还不够,还不足以理解那些知识点的时候,因为你攀比,迫于焦虑,而配合了学校和老师,给孩子加码,拔苗助长,把他给搞伤了,特别是,若是孩子因此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没了,那就麻烦了。

以上从虚、实两方面出发,再结合了“为孩子计”的时间长短,分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冲突。

“虚”的方面是指育人之目的不同,是想将孩子培养成人,还是培养成工具,这两个方向从根子上就分叉了,冲突也就必然存在;“实”的方面则是从提高孩子的成绩来阐述的,虽然老师和家长都想将成绩搞上去,但老师更看重眼前,而家长则必须为孩子计深远,家长应该有自己的节奏,而不能被老师带乱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当面临冲突时怎么办?比如,老师让孩子往东,你却想让孩子往西,那夹在中间的孩子怎么办?他不就左右为难,被两边的成人撕扯吗?

下一篇文章再讲。


相关阅读:

👉 1. 为什么你不应该让孩子考满分?

👉 2. 当老师们频繁地说要专心听讲,这说明了什么?

👉 3. 愚昧是无耻的沃土


井蛙惊梦人
井中观天,待水满而出,或顺桶而上。无以为乐,唯读书自鸣,但求得意处惊扰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