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40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 郭定芳:用“单手”托起乡村孩子的梦

教育   2024-09-27 09:35   湖南  



  • 郭定芳

    男,汉族,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涟源市第一中学教科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先后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好人”“湖南省首届名师网络工作室首席名师”等20多项荣誉。2024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不与老师握手,而是拥抱他。”这是涟源市第一中学教师郭定芳教过的学生,毕业后与他再见面时,不约而同都会遵守的一个约定。正是这种默契,生动阐释了学生们对郭定芳的敬重和热爱。

26年,对一名乡村教师来说,很长!岁月的印记中夹杂着记忆的碎片,需要用26年的光阴来延续。

26年,对郭定芳来说,又很短!短到26年如一日,始终只做一件事——坚守讲台,传递爱。

26年,郭定芳用一只手传递完整师爱,托举千余名孩子,走出农村,走进大学,奔赴山海。


做教学的“一把手”

“他只有一只手……”这是郭定芳第一次上课时,学生的窃窃私语。学生异样的目光,刺痛了他。

对此,郭定芳并没有高声呵斥学生,而是默默转身,用左手在黑板上“刻”下了一行字——虽然我只有一只手,但是教书,我却是一把好手。

写完,郭定芳将自己的左手高举过头顶,微笑着看向学生们。顿时,教室中的嬉笑声戛然而止,孩子们都将目光投向了郭定芳。在他们的注视下,郭定芳缓缓走到带头嬉笑的孩子面前:“我喜欢你,你来当我的班干部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为我那只缺失的右手。”

…………

虽然,类似的异样目光,郭定芳不知道已经承受了多少次,而且因身体不便,教学时也面临诸多困难,但始终无法动摇郭定芳那个从小就树立的教师梦。

1974年5月,郭定芳出生于涟源市金石镇的一个普通家庭。

8个月大时,他不慎被炭火烧伤,当时的农村信息闭塞,就医不及时,郭定芳的右手严重腐烂变形。三岁那年,家庭又遭遇变故,但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击垮郭定芳的内心,反而为他种下了自强的种子。

“身体的残疾其实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思想的残疾。”渐渐地,郭定芳内心萌生出当一名老师的念头,他希望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8年6月,郭定芳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

由于只有一只手,想要上好课,郭定芳往往需要付出比常人多上数倍的努力——

左手写字,需要反向写,不好发力暂且不说,粉笔和黑板之间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时常会擦得黑板吱吱作响。为了不打扰学生学习,郭定芳白天用树枝、石块,蹲在路边练习左手写字,晚上回到家中也丝毫不敢懈怠,他买来一块黑板,专门练习粉笔字,以提高自己写字的速度和灵敏度。

地理课上,在讲解地转偏向力、气旋反气旋、地理模型等知识时,往往需要教师用左右手一起演示,进行辅助教学。由于右手不便,郭定芳时常担心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理解这些原理,为此,他总是利用课后时间,给孩子们“开小灶”,一个个引导学生进行演示,直到弄懂为止。

早些年,学校推广电脑办公,为了适应现代化办公需求,郭定芳总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电脑信息技术。为控制好鼠标,筷子、收音机天线、笔等都成了他拿来测试的工具。

…………

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让他实现了“要做教学的一把手”的目标。而他这种拼搏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涟源教育的“拼命三郎”

2018年上半年,受组织委派,郭定芳担任涟源市第一中学高一文科实验班班主任的同时,负责五个班级地理学科教学,还兼教了涟源市第二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地理。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两所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工作。

由于奔波在两所学校之间,身体过度劳累,郭定芳那阵子瘦了8斤,满头的银发似乎是那段时间最好的见证,渐渐地涟源教育界也流传着他“拼命三郎”的名号。

谈起郭定芳,与其同在一个地理教研组的李建雄老师夸赞连连。他为郭定芳算过一笔账:“郭老师每周要上十几节课,每节新课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课件。白天教学任务那么重,他只能利用晚上在家的时间来备课,这么算来,每天晚上最早也要11点才能休息。”

对此,郭定芳并没有叫苦,反而甘之如饴。他将那股拼搏劲也放到了教研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反思着教、研究着教,坚持用“精于课堂教学,善于反思总结”这“两条腿”走路。

郭定芳所在教研组的老师,都知道他有一套“百科全书”。

这是郭定芳从2018年开始,历时6年,将自己从教20多年来的高中地理教学心得整理而成的五本教辅资料。对于这套凝聚着他心血的“百科全书”,他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将其无偿分享给其他老师使用。

“郭老师的教学心得里,有对教材的解读、每个章节重难点知识的处理等,可谓是一套地理学科的‘百科全书’。”李建雄如是说。

在不少学生看来,地理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得分。但郭定芳却致力于打破这一陈旧观念,他总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或故事结合知识点来进行教学,积极倡导“生活探究式教学法”,潜心钻研并完善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三主四环”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成就高效课堂。

“上郭老师的课,感觉很轻松,不用死记硬背,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有趣的地理知识。”这是不少学生的真实评价。

郭定芳这种教育信息化与地理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成果也被推广到了涟源市第一中学、娄底市第一中学等20所学校,受益师生达8万多人。


把学生装进心里

“老师,谢谢您!没有嫌弃我。”

2020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的一天,郭定芳家的门突然被敲响了。打开门后,一个身高一米八多的身影猛地抱住郭定芳,流着眼泪,不断地向他道谢。

此人是郭定芳在涟源市第一中学带的第一届学生小梁(化名)。高考成绩出来了,他考得不错,第一时间赶来跟恩师分享自己的喜悦。

原来,小梁是转到郭定芳班上的插班生,一开始没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一直跟不上,时间久了,他也因此感到自卑,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察觉到小梁的不对劲后,郭定芳第一时间找到他,在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郭定芳决心帮帮这个孩子。他时常找小梁谈心,将自己的一些个人成长经历分享给小梁,勉励他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在郭定芳的鼓励下,小梁重拾信心,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现在,他成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相当厉害!”提到小梁,郭定芳的眼中满是骄傲。

小梁绝非个例,在26年的从教生涯中,不少学生都得到过郭定芳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从教以来,他先后家访1000余次,资助贫困学生100余人。

“身为老师,我们的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要把学生装进心里。”郭定芳总是这么说,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高中学生不仅学习压力大,还有诸多成长的烦恼。针对这一情况,郭定芳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个人成长档案”,用于跟踪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同时,他还在班上设了一个“班主任信箱”,孩子们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都可以写成文字,投入信箱,郭定芳针对孩子们的困惑,或及时送上关心,或精准提供帮助。

2019年,班上学生小廖(化名)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由于担心母亲的健康,小廖整日精神恍惚,学习也提不上劲来。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了减轻小廖的思想负担,让她在安心读书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郭定芳在学校为小廖一家人腾出一间房子,方便她们生活在一起。并且,为保护小廖的自尊心,不让她因接受帮助而感到压力,郭定芳以学校奖励的名义,对小廖进行资助。

“我自己是残疾人,更能理解那些面对别人异样目光孩子的心情,这样的孩子,更值得我们关心与帮助。”郭定芳说,陪伴就是一种大爱。26年间,他每天陪伴学生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都要长……

26年,郭定芳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师者的初心与使命,他用一只左手传递爱的力量,也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了无数学生前行的路。


(校对:吴秀娟)

一审:禹双文

二审:赖斯捷

三审:倪正松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9月B刊总第1292期


在这里,读懂教育!
长按关注>>>
盘它

湖南教育
评析教育热点,推介教育人物,更新家教理念,讲述教育故事,分享读书乐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