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社会事务进校园”大家谈

教育   2024-10-18 09:36   湖南  

编者按

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如将“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展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校园专项行动等。各地有关部门也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出台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严禁“白名单”以外事项进入校园……

本期《时评》栏目聚焦“社会事务进校园”这一话题,诚邀7位教育人从“社会事务进校园”管理的痛点与难点、为什么会出现教师负担不断增加的现象、“白名单”出台后教师肩上的“重担”是否得到有效缓解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平江县三市中学余民强:

“白名单”的出台,是在前几年专项整治中小学教师减负和社会事务随意进校园问题基础上的一次再明确。这也从侧面说明,教师减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给教师减负,但部分地区教师非教学事务过重的问题依旧存在。教师减负之所以不到位、不彻底,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将行政任务转嫁给学校,而学校在教育经费、人事任免、检查考核等方面又依赖一些行政部门,在面对非教学事务违规进校园时,不敢拒绝,导致进校园活动泛滥,加重了教师负担。

为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有“白名单”还不够,更要做好教师减负的“加减法”,把进校园活动的关口前移,形成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真正将减负落到实处。

首先,要减少形式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地方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白名单”制度,狠抓根源治理,强化督导,将减轻教师负担作为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刚性要求,勇于担当作为,严格管控干扰学校教学的行为,阻断任何形式转嫁压力的行为,打通落实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其次,要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强化教育责任。教师减负不减责任,要让教师回归课堂,把时间精力集中到教书育人这一主责上,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切实提升专业能力。最后,要减轻教师压力,增加教育激励。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得让教师轻装上阵,彻底解决“层层加码”“红黄牌”等问责教师的懒政作为、重留痕轻绩效的形式主义,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持续提高教师待遇,充分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创新性。


浏阳市浏阳河中学周芳元: 
“白名单”出台后,为我们提供了区分社会事务进校园的依据。但要想真正落实到位,更要明确谁来负责监管、如何进行处罚。

目前,我国基本上为各学校匹配了挂牌责任督学。有关部门可以激活责任督学的督学与督政功能,组织责任督学开展相关学习,将“白名单”之外的社会事务挡在校门之外,切实为学校师生减负。此外,“白名单”公开已有一段时间,一些非学校教育教学职责的社会事务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也存在“白名单”之外的社会事务进校园,这类活动更加隐蔽,参与活动的人员较少,与“白名单”相关联但又不在“白名单”之列,不容易区分。对此,可以组织挂牌责任督学进行专题培训,引导他们深入校园的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理清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情况,对有争议的社会事务进行研讨,及时刹住各种变异活动,与时俱进完善“白名单”内容。

 
岳阳市巴陵职业技术学校李细田: 
此前,“社会事务进校园”现象严重,其痛点在于缺乏明确边界和监管。“白名单”制度的出台,明确了活动范围,有效将一些无关事务拒之门外,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更专注于教学。为确保“白名单”制度能够持续有效地推进,各级教育部门需进行严格审批和清单管理,确保进校园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家校社合作。

首先,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对“白名单”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提出建议。家长的参与不仅有助于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能为制度的持续改进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场所,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白名单”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并定期对各类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活动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白名单”制度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白名单”制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为“白名单”制度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永州市冷水滩区传芳小学罗慧敏: 
此前,繁重的“社会事务进校园”,仿佛成了教师和家长的“紧箍咒”。这些额外的工作,不仅“吞噬”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分散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专注度。教师们不得不疲于奔命,去应对这些琐事,导致教育教学时间被严重挤占,教学质量也可能受影响。

“白名单”的出台,为纾解这一困境找到了出路。严格的审核机制将一些非必要开展的非教学事务挡在了校门之外,让教师们能够“轻装上阵”,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教育教学主业上来。当教育教学时间得到了有效保障,教师们能心无旁骛地备课、授课和辅导学生,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确保“白名单”制度能持续有效推进,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执行“白名单”制度,参与并监督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理性看待各种教育活动,对未经审核的活动和任务“敬而远之”。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白名单”的监管,避免随意干涉学校教育教学的自主权,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健康的环境。

 
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 
湖南首发的省级“白名单”制度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举措,它不仅为教师们松绑减负,更为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在笔者看来,“白名单”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精准性和明确性,通过限制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以及进校园活动的数量,有效地减少了教师的行政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育创新和学术研究。然而,好的制度更需要得到有力的执行和监督。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白名单”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项活动和考核都严格遵循规定,防止形式主义和其他不良现象的滋生。

当然,为教师减负非一日之功,出台“白名单”制度只是其中重要一步,我们还需要从更深层次上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治理的效能。比如,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教师的负担进行分析监测,科学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可以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为教师减负。只有当这些措施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实施时,才能真正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衡阳市石鼓区第二中学刘和平: 
“白名单”制度的出台,为学校撑起了政策保护伞。要想真正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于基层能否“较真碰硬”。只有勇于“较真碰硬”,“白名单”之外的事项便很难进校园;反之,减负将会沦为纸上谈兵。

作为开展活动的主要场地,学校理应做到“较真碰硬”,对照文件,将“白名单”以外的事项拒之门外。“较真”即严格按照“白名单”的具体规定审查有关部门安排的工作,完全遵循“白名单”圈定的内容开展活动,不“和稀泥”,不瞻前顾后。“碰硬”,即面对个别人强迫学校接受非“白名单”事项时,不怕得罪人,对规定之外的活动勇于说“不”。

作为“娘家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审视“白名单”,为“白名单”落地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切实推进教师减负工作。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垂范,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叫停此前已经开展的“白名单”之外的非教学事务,用实际行动为其他部门树立典范。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构建保护网,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共同落实“白名单”制度,敢于向“白名单”之外的事项进校园亮剑,为学校清除非“白名单”事项,减轻学校工作压力。最后,在面对一些非“白名单”事项时,教育行政部门更要“较真碰硬”,让学校和教师敢于说“不”。如此,教师减负工作必然能取得新的成效。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廖德凯: 
社会事务可不可以进校园?这应当是肯定的。但哪些事务可以进,应该以什么方式进,则大有可商榷之处。先不提“白名单”,就说进入的方式,各部门就不能想当然地自我设计,而是要从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任务出发,以学生能够真正获得相关教益为根本,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设计。

首先,要以教育性标准严格把关。增强进校园事务的教育性,以教育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育性为核心标准衡量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必要性和进入方式。这是教育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根本要求。

其次,要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一些内容可以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比如森林防火灭火知识及政策,可以在安全教育中体现,也可以在生态自然类课程中体现,在特定的时期可以进行适当的强化。现有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绝大多数的社会事务,都可以融入相关课程之中,不必单独下任务。

最后,要丰富教育形式。有的内容有明显的时效性,可以单独开展,但应符合教育特点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丰富教育形式,真学真用真有效。适于讲座的用讲座的形式开展,适于主题班会的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适于校外活动的以校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适于研学旅行的纳入研学旅行的内容。

审:冯   琪

二审:赖斯捷

三审:倪正松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10月A刊总第1295期

在这里,读懂教育!
长按关注>>>
盘它




湖南教育
评析教育热点,推介教育人物,更新家教理念,讲述教育故事,分享读书乐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