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校园 | 牛筋塘完小的“大梦想”

教育   2024-10-16 09:35   湖南  


牛筋塘完小的“大梦想”

本刊记者 唐炜逸 

通讯员 高志恒 唐慧


祁阳市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数年前,它曾面临不少乡村小规模学校都遇到过的难题——
因生源流失严重,学校一度处于被撤并的边缘;
没有宿舍,学生晚上只能在教室里睡大通铺;
全校仅有8名教师,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5名;
…………

然而,短短几年间,这里悄悄发生着变化——

生源出现回流现象;
孩子们住上了干净宽敞的学生宿舍;
一批充满激情的青年教师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甚至,一百多人的学校,竟然组建了一支有42个乐手,包含4个声部的“小苔米”乐队;
…………
为了探究“变化”的原因,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
一所“被爱温暖”的学校
“门口的这条路,是几个老教师和我利用周末修建的。”

“食宿楼是这几年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扶持和关怀下新建的,宿舍里的家具家电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孩子们的校服,是爱心机构募捐的。”

…………

刚到学校,学校校长唐智琴就热情地带着记者在校园里逛了一圈,细数这些年来学校的变化。据她介绍,学校设施设备是教育局配备过来的,有些是通过争取专项目资金,还有些是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可以说,我们这是一所‘被爱温暖’的学校”。

2010年,唐智琴接到调令,回到了她最开始从教的地方——祁阳市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担任校长。

“当时,学校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教师也大多快退休了,一些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其他地方去读书,全校就剩五六十个学生,随时都可能被撤并。”上任伊始,唐智琴就面临了重重考验。如何将这所濒临“消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盘活,成了她亟须解决的难题。

“不能只等着上级部门拨款,我们也要自己找‘出路’。”唐智琴下定决心。于是,她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教师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回流;另一方面,逐步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校老教师多,这既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的‘优势’。”在唐智琴看来,这些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如果他们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想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其实就不难。事实也是如此,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连续6年荣获文明铺镇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优胜学校”称号,“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也出现了回流现象”。

在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方面,唐智琴更是下了一番狠功夫,“拿起粉笔,我们就是教师;走进厨房,我们就是厨师;墙面和地面需要粉刷,我们便成了泥工……”。

以前,牛筋塘完小门口有一条长约30米的泥巴路,只要遇到雨雪天气,就化身“染缸”,过往的师生从这经过,就会“染”上一身泥点。上任的第一个周末,唐智琴就拿这条路“开刀”,她组织学校教师用周末两天时间,将其修成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

出行的问题解决了,再来说说住宿的事。

“2019年,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宿舍,学生住宿、上课都在教室里,用我们的本地话来说,就是‘半边火炉半边床’。”文明铺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李志慧告诉记者,由于学校背后就是山体,之前在修建时,没有地方修宿舍,学生和老师就只能住在教室里。

“后来,我们教育管理中心发现学校住宿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就向村、镇两级反映情况。后来,政府把老村委会一栋二层楼的办公楼重新装修了一下,拿来给学生当临时宿舍。”文明铺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陈祥林在一旁补充道。

由于宿舍在学校外面,为保障学生安全,学校安排教师和学生住到一起。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修建宿舍势在必行。

但是,首先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牛筋塘完小学生人数少,生均经费本就紧张,连维持日常教学都有点勉强,还哪来的钱建宿舍楼?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在牛筋塘完小此前流传着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校长唐智琴一上完课,就不要去找她了,因为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她人。

上完课就消失,干啥去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要钱”搞建设。

“食宿楼能建起来,唐校长是花了不少心血的。”陈祥林告诉记者,由于学校人数逐年下滑,建楼需要投入的资金却不少,而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如果学生人数长期不足,学校会被撤销或是合并到中心小学去。“当时面临两难的局面,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担心,如果学校办不下去了,这笔建设资金就浪费了。”陈祥林说。

面对重重困难,唐智琴并没有轻易言弃,而是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学校和市区之间,找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社会爱心人士,将学校的实际问题一件件解决;对政策把握不准,就跑去相关部门咨询,看学校是否符合资金申报条件。

学校没有直达市区的班车,唐智琴自己不会开车,每次去市区都要老公接送,或是找人蹭车,“我老公为了接送我,换了12次轮胎”。没车蹭的时候,唐智琴就自己走到镇上的乘车点去坐车。学校距乘车点大约有10公里,近2小时的路程。而这10公里,唐智琴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

在唐智琴的奔波下,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原本臭烘烘的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式水冲式厕所;学生住教室的光景也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崭新且设施齐全的食宿楼;原本空缺的功能教室,也逐渐完善,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智慧黑板和远程同频互动设备,孩子们不出校门也可以享受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批“咬定青山”的点灯人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不愿来、留不住、没提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在牛筋塘完小却有着这么一群“点灯人”。他们此前也许有过在这里过渡一段时间就离开的念头,但最后都被一股神奇的“魔力”所吸引,一直在学校坚守。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这里待这么久。当时被分到这里,其实还是挺难受的,也想过不来。”2017年,尹科通过集中招聘考试,来到了牛筋塘完小。在了解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后,他的心里曾一度打起了“退堂鼓”。纠结再三,他决定先留在学校试一试。”

然而,这一试就是八个年头。

“刚来学校的时候,厕所还是旱厕,有时没及时清理,隔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尹科回忆说。

硬件条件差,只是一个方面。教学管理方面的难题,更让尹科烦恼不已。

“老师把我家孩子‘拐’在学校,不让他们回来。”

“我家孩子周末也被留在学校里了,家里农活没人做,弟弟妹妹也没人带!”

…………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班上有几个留守儿童住在学校附近,因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平时又都是由爷爷奶奶在管,他们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作为班主任的尹科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下定决心要帮帮这些孩子。

于是,尹科组织这些孩子周末来学校,免费为他们“开小灶”,补足学习上的短板。学校周末不开餐,尹科便自掏腰包,化身“厨师”,买菜回来为孩子们做饭吃。

“我不仅免费补课,还贴钱管孩子的吃喝。所以,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内心还是有点委屈的。”尹科表示,虽然家长说的是现实情况,但认真学习关乎孩子的未来。“磨破嘴皮”也说服不了爷爷奶奶,尹科便选择“曲线救国”的策略:先与孩子父母进行沟通,再由他们跟爷爷奶奶沟通。

“刚开始,孩子的父母也不理解,在我的反复劝说下,他们也被我打动了。现在那几个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学,也算是对我当时辛苦付出的一种肯定了。”尹科说。

在这八年之间,尹科也曾有过数次离开的机会。但与最开始的犹豫不决不同,他每次都拒绝得很是干脆;扎根在此的心,也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坚定。“我们学校讲不出有什么味,但大家就是团结。遇到问题,大家都挺照顾我的,能和这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并肩作战,很安心,这也是我坚持留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尹科说。

像尹科这样,最初只是想来学校“试一试”,但最后却选择留下的教师,其实并不在少数。

教师陈琦,此前有在城区小学代课三年的教学经验。2016年,通过招聘考试,她来到了牛筋塘完小。

“我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内心还是有点想留在城区学校的。”陈琦坦言,刚来学校时,由于缺老师,她需要身兼数职,工作任务本就繁重,加之二年级的孩子又正是玩心重的时候,这令她头疼不已。“感觉带起来很吃力,有想过离开。但后来跟同事们相处久了,在他们的帮助下,遇到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采访过程中,陈琦还跟记者提到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让她留下的心更加坚定。

“唐校长说,在她小时候,她的小学老师倾尽全力帮助她走出了农村,她深深地记住了这份恩情。现在,她选择扎根在乡村这么多年,就是想和她的老师一样,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走出农村,去看更大更广的世界。”正是这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陈琦的内心,“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面对这些留守儿童时,我也感同身受,也想留下来,将希望的种子传承下去”。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硬件、师资、管理、生源等均相对薄弱,但幸运的是,有这样一批“咬定青山”的点灯人,用自己的坚守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



一支“歌颂梦想”的“小苔米乐队”
数年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了,教学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唐智琴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滞。有着丰富从教经验的她,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学校师资匮乏,每个教师都身兼数职,自然而然出现了“重智识,轻体艺”的现象。

“可以说,我们学校当时的音体美课程,就是一片空白。老师们都在抓文化课成绩,音体美课程很少上,老师们也不知道上一些什么内容。”唐智琴决心推动学校体艺课程建设。

一个名为师生“共创共学”的体艺教育新模式就此诞生。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自主选择的形式,开设了6个特色兴趣班;孩子们每学期可以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由于此前没有相关教学经验,教师往往需要先通过自学,将所要教学的知识弄懂,再利用每周三下午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集中授课。

而针对学校运动场地小、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上课秩序混乱的现状,学校采取了统一时间集中授课的模式,即由体育教师在统一时间组织开展专项训练。

“我们学校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其中不少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唐智琴看来,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经常组织孩子登台演出,这样既能提振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他们更加外向。”

2016年,牛筋塘完小组建了“小苔米”乐队。唐智琴买来军鼓、口琴等乐器,发放给孩子们,并安排一些喜欢音乐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训练。虽说是乐队,但由于乐器种类单一,且参与人数较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个兴趣班。

2018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春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

“我从小就有个音乐梦,在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尝试组建过乐队。”来到学校后,李春和唐智琴的想法一拍即合,计划将“小苔米”打造成一支真正的乐队。

想要打造一支真正的乐队,丰富乐器种类、组建多声部,必不可少。李春回到家中翻箱倒柜,将自己大学期间积攒下来的“家底”——一些西洋乐器,如大号、小号等带了过来。唐智琴也自掏腰包购买了三台手风琴,加上学生们拿来的一些竖琴和口风琴,一支简陋的乐队就组建了起来。

“最开始上课的时候很艰难。孩子们之前都没接触过系统的音乐教学,一些浅显的乐理知识都不知道,更别说一些深度的知识点了。”面对孩子们的“0基础”,李春先是选用了一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把音乐的‘哆来咪法索’转换为数字的‘12345’,用数字组成音阶,再将语文的划分线当成节奏线。“先让孩子们找到感觉,再慢慢学习音阶、节奏线和一些音乐符号等正确的乐理知识。”李春说。

恰逢近些年,祁阳市教育局积极推动“五育并举,六声和鸣”办学理念,大力举办各项体育赛事和艺术展演。在祁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上,焕然一新的“小苔米”乐队首秀,就崭露头角,先后两次荣获器乐组“一等奖”。随后,市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5万元,帮助学校购买了一批崭新的乐器。“小苔米”乐队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发展为一支有着42名乐手,包含4个声部,6种乐器的队伍。

每当谈起这支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乐队,李春的眼里满是骄傲。“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专门训练,虽然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看到孩子们都能够站在大舞台上展示自己,我很自豪。”当被问起这样做值不值得的时候,李春的回答很是坚定:“我是一名教师,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很值得!”

采访期间,记者也问过唐智琴同样的问题——当初,你们自掏腰包组建乐队,真的值吗?

然而,唐智琴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还出现过自残行为。家长不知道带他问诊过多少次,还让他接受了专业的心理咨询,但都效果不佳。然而,当唐智琴将这位孩子带进乐队,教他学习乐器时,孩子原本忧郁的脸上,挂上了一抹微笑。

“音乐真的能治愈孩子,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我看到他们眼里有光。而这一束光,也成了我们再苦再累,都始终坚持下去的动力。”唐智琴说。

一审:冯  琪 

二审:赖斯捷

三审倪正松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9月D刊总第1294期

在这里,读懂教育!
长按关注>>>
盘它

湖南教育
评析教育热点,推介教育人物,更新家教理念,讲述教育故事,分享读书乐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