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醒目的“八分钟”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8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8分钟,不知道让全国多少的思政课教师如此的纠结?起因是教育部第三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规则较之前两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竞赛的两个阶段:第一,网上提交材料初评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绩直接影响选手是否能够晋级到现场展示阶段。教育部文件要求提交“四样” 材料:一是学情分析报告;二是说课视频(教学设计);三是教案;四是创新性课件。(提交一个完整的选题及其资料、另外两个只需要提供题目的选题)第二,现场展示活动。初评成绩决定选手是否跨过门槛,但成绩不带入决赛;决赛阶段采取“展示现场抽题,教师不借助其他手段讲授完整的8分钟课程”,内容完全取自于教材!尽管第一阶段需要的资料也很复杂,我在之前的推文中已经写过,今天主要集中在第二个阶段即现场展示阶段的情况。经过材料的网上评审通过的选手,就获得了现场展示的机会。在现场展示的阶段,初赛的成绩全部归零。参赛选手的最终成绩完全取决于选手现场展示的表现了。现场展示的规则是这样的:参赛选手进入展示现场时,从自己所报的三个专题(其实就是三章)中现场抽题,在确认好所抽题目之后,开始计时进行讲授,而且是“裸讲”,这一变化增加了参赛教师的教学展示难度。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所要讲的范围就不是所报的一个具体的题目,而是所报专题对应的教材的章节。尽管这种抽题的范围是在选手资料申报时个人所报的三个专题中,但是从细节上看它又是相对的不确定。因为所抽的内容是教材上的节或目的标题,事实上,要求参赛教师对所提供的三个专题的全部内容应该相当的熟悉,不可能出现知识的盲点。有些课程的专题较少,而有些课程的专题内容本身却很多。二是从抽题到开奖没有多少准备时间,从抽到题目到正式开始讲,也就是几十秒的时间,要完成对题目的快速理解、8分钟的展示设计及完整的表达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没有对于教材内容非常的熟悉、对于教材相关专题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平时没有这种片段化教学的设计水平等储备,要完成这8分钟的高难度讲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其实这种变化考核的就是教师的基本功。三是对于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而言,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地依赖课件以及其他的一些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对于“裸讲”方式的教学(一支笔+一块儿板)不适应。可能有些教师会抱怨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用如此落后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确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会吸引学生,但这却是做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容易暴露出做一名教师的短板(字写得难看、不会在黑板上布局和设计、教师的理论与知识储备不足等等)。尽管有些教师讲,我目前的水平和能力还达不到参加“国赛”的水准,这些焦虑目前对于我来讲还考虑不到。但是现实远远不是这样,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是全国思政课大练兵和教学竞赛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只有通过校级、省级的竞赛,才有可能进入“国赛”,但事实上,省赛及校赛已经在与“国赛”对标看齐了,可以这么讲,“国赛”的标准将成为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学竞赛展示的标准。那么应当如何来缓解参赛教师的纠结和焦虑呢?俗话说得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什么叫做有准备之战呢?任何人期待将讲课的效果完全寄托于8分钟的表现那是不可能的。第三届教学展示的时候,所有人在不知道规则变化的前提下、或者都是在赛前较短的时间获悉这样的信息,基本上都来不及思考了,所以在现场的机会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为了下一届展示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许多省份与高校已经开始了备赛过程。在对标已有的标准的基础上,我个人理解,作为参赛教师至少应当做好下列工作:第一,熟读与研读教材。现场抽到的题目,按道理来讲又都是预料之中的内容,因为没有偏离教材。难就难在评委的要求高,并不是对着题目叙述性的讲述就可以了,评委更加关注的是参赛者的理论功底、教学经验、表达效果等综合因素;而参赛选手一是对于教材并非读得熟、理解得透、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理解和设计、有情理交融的话语表达、有突出的形象气质等等。有些条件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对教材的熟悉,作为参与竞赛与平时的教学有所不同,需要非常熟悉教材的结构、内容、重点、难点、要点等。
第二,预备教学设计流程。作为片段化教学,无论是借助PPT还是“裸讲”,在教学展示的过程中都是一个路子:即导入——正题——小结。即使是8分钟,事实上也是这么个流程。只是结合不同的课程,在设计上突出的重点不同。思政课的核心还是在于理论性,特别是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一定要深谙“思想理论——路线纲领——政策策略”的逻辑或学理关系,再怎么讲也离不开突出“理论”而不是重在讲知识点或具体的事例,一定要提前预备一些理论的框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重要论述(突出思想性)的精华,以此作为现场讲授的底色。
第三,预判断讲授的侧重点。因为不论抽到什么题,先要看此命题在在对应的教材中是第几章的内容。我们的教材逻辑基本上都是“理论部分”(包括形成、内容与意义)和“实践部分”(包括举措与成效),据此来判断8分钟的侧重点应该是落在那一块。理论部分不是简单的重复,要体现选手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架构;实践部分不是简单的叙述或描述,而是通过典型案例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于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认同度和自信心。剩下的就是展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后面我会以具体的章节为例进行交流,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