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毛概”课程应当怎么上(九)

文摘   教育   2024-04-04 22:06   陕西  
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之前版本的相关内容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涉及到的理论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相理论,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思政课教师,往往提到“革命”及其相关理论,在其印象中好像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理论,而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基本上比较模糊。
那么,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大家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回答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面对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社会主要矛盾、要想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托包括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中,而是革命的动力阶层和团结对象。
但是,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完成、建立起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之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主要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资产阶级)、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所谓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主要矛盾、解决大量的个体私有制的存在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要求不相符合的矛盾。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条件。
由于这一章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容交叉重叠较多的内容,大多数学校及其教师的“纲要”课往往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讲授,有些还讲得比较细。个人认为,这一章在“毛概论”课中无需讲的太细,我一般安排3学时。
2019年2月26日(恰逢“老夏说课”公众号推出整整三年之际),我针对“概论课”2018版教材的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教学设计,写了一篇推文——“《毛中特概论》第三章究竟讲点啥好呢”,把我对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中的取舍做了一点阐述。具体内容见下面的链接:
链接:《毛中特概论》第三章究竟讲点啥好呢?
我当时从“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主义改造’改错了吗”和“过渡时期开启的工业化之路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这一部分内容与前面关于革命道路的探索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一是当代的学生对于“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既不清楚又不感兴趣,如何吸引和拉近学生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兴趣与距离,不得不面临着讲“史”和讲“论”的纠结。二是这一部分本身还是要求讲清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或者讲故事的层面,需要任课教师按照讲清“理论”的要求,熟悉内容、找准方法,有效地将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落实好。因此,在原先已经推出的微文(见上面的链接)中已经讲的比较细的内容就不再重复,按照这次的设计思路,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第三章教材深度阅读之后的新的体验;二是与本章有关联的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回答。
一、教材的第三章涉及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的处理
这一章主要涉及的应当是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之制度确立这一段历史。在《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用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是这样评价的: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国头七年”,是建国以来发展的最好的时期之一。
这一部分的内容从历史的细节上来看,是“纲要”课应当或者必须讲的,除非是有意地跳过这段历史。在这一章教学的处理上,可能比较突出的体现“概论”课与“纲要”课注重历史细节所不同,而应当主要是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从理论上总结分析既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以正确的历史观来评价“过去的历史经验”与今天的关系。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把重点放在对于历史细节的过度的描述性介绍上,这应当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本章教材一共分为三节内容,我认为对于任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讲,重点在前两节,难点在第一节中如何从理论上讲清“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和第二节中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和评价问题。第三节可以略讲,因为大部分都是结论性的语言。
1.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我在链接内容的第二点,从理论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基本上将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在教学中讲好这一段内容已经够用了,只不过是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点缀一些材料而已。为了便于大家对这一部分(个人认为重点要讲清)的浏览,我将原来推文章的内容复制在此:
新民主主义革命究其本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也没有废除;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虽取得主导地位,但整体上看比例还不高,基础还不够牢。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包含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然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私有制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既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更不符合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特征。
与经济成分相对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其中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又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联系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改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占据了领导地位,但是非社会主义因素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等到三大改造完成),当然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不断扩大以至于成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而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也在不断地被消灭或者改造。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它只是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这种过渡性质,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作为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政治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主义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注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了社会主义社会而没有转向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主观随意地选择,看看要不要讲清这样几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上来讲,经典作家关于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转变的思想应当起着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撑。
二是从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革命中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争取的、革命胜利后确立的),决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不可能以任何的方式拱手让给资产阶级。
三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证了社会主义性质目标的选择和具体实施转变。
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前面理论上已经讲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在我国具体的现实中,就涉及到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就属于过渡时期或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扫清国民党残余及土匪势力、争取全国的最后解放、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一系列任务的同时,党在过渡时期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一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落后的农业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工业,更不要说体系化的工业;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成分的基本样态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个体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成分,因此,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一是因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国家虽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但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必然存在着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在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它们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在它们和本企业职工、全国各族人民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打击投机倒把、调整和改组工商业、进行“五反”运动、工人监督生产、粮棉统购统销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和步骤,必然地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三是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当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持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3. 如何理解和讲清为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方式”?
第一,经典作家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他们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利用国家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渡时期,这是一切走向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他们还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他认为,无产阶级不但应当以独立姿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要自觉担负起领导这一革命的重任;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列宁还认为,改变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和习惯势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并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但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所谈到的“过渡”的思想,要么是极其原则性的设想,要么是受到具体条件的约束没有实现、因而没有办法验证的办法。所以,当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现实中真正碰到“过渡”问题的时候,只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1949年2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贡献。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国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明确地提出了“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又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12月,由毛泽东审阅通过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阐述了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依据。他指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历史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二、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它们。”毛泽东还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了,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4. “过渡时期”开启的工业化之路的意义
有两个认识或者评价的问题需要讲清,这第一个就是当年的工业化问题。鉴于苏联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甚至都成为斯大林的主要“问题”。那么在学习苏联搞工业化,也必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招致各样的非议。因此,“毛概论”在此问题上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立场。我在前面的推文中的观点:
我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明确提出了“一化三改”的任务,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之初的工业化问题。目前一些引起争议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批判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来贬低新中国的工业化,认识不到新中国工业化的意义。虽然在讲授中无法展开,但是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既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在政治上独立之后的普遍规律,更是新中国在政治上的需要。(巩固政权、稳定制度、保卫国家安全等需要);
第二,它为我国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乃至未来的现代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们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基本科学的布局、规模基础,没有前三十多年工业基础建设的经验积累、教训总结、资源储备、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我们当时是没有条件搞改革开放的。也可以说,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借助前人的建设基础,继承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我们的强国建设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传承接力了中华民族振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这也是今天强调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历史贡献的意义正在于此,从而保证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目标的实现。
第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初期模仿照搬的苏联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东中西布局不合理等。一方面本身就是探索,另一方面我党也及时总结了经验,《论十大关系》就是很好的例证,为后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积累了经验。不能简单否定、更不能以此作为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借口。
5.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错了吗?
我们在教学中关于三大改造的方式及其进程,每一位教师可以酌情增加或减少,原则上就是一条,不要讲成了历史课。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历史决议”用了这样一段话,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评价的指导原则:
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具体做法)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②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一九五六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存在问题)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总体评价)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教材上的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第三节的内容大家酌情处理,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即可,我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
二、对思想领域与本章有关联的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回答
当下批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个人认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过急过快论”。一些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看不到或者有意回避这样的两个事实: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他们把视角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上,具体主要是指:“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确是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以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过急过快”来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可取的。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2.“过早超越论”。还有一种观点是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认为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经过几十年后的改革又“螺旋式的回转”,过去就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等言论。因此,在教学准备中是不是要考虑下这些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是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的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三是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表现的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差和失误,以致在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和成功,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和偏差。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既是对这些缺点和偏差拨乱反正,更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四是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革命,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在本科院校,由于在“毛概论”课程之前已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此涉及到历史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得太细,否则有重复的感觉;对于高职类院校则可以根据课时的多少,适当可以加一些“史”的内容,但总体上不能将“史”的分量超过“论”的分量。


老夏说课
我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夏永林,作为从教30年的教师,十分关注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设定该平台主要是便于学生学习和将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别人分享,同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客观地传递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