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农村小学劳动教育

文摘   2024-11-04 11:35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6月下旬刊(第12期)

课题:本文系毕节市2022年度教育科学课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2022B079)研究成果

部分农村小学对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如轻视“劳动”的教育功能;劳动教育以简单的打扫卫生形式存在;农村家庭劳动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都影响了农村小学生劳动品质、劳动素养的提升。在“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课程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小学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劳动的教育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强化农村家庭的劳动教育职能,促进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劳动教育概述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为了深入解读劳动教育的内涵,笔者查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以及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文献。以《教育大辞典》的解读为例:劳动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品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

由此可见,学术界关于“劳动教育”的解读,与《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不仅描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强化了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本文探索的劳动教育,特指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是针对校址位于县级以下的乡镇,以招收本镇学生为主的初级小学实施的劳动教育。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本研究中,笔者以“劳动教育”“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为关键词,依托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梳理与之相关研究文献,并总结归纳研究重点如下。

1.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

笔者以“劳动教育”为关键词,依托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截至2024年2月,与之相关研究文献高达2.69万篇。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劳动教育概念的研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解读,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话题。不同学者赋予了“劳动教育”以不同的内涵。例如,章振乐(2014)提出“新劳动教育”这一概念,强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指德育,更涵盖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不同领域。

二是关于劳动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结合学者们的研究观点,我国的劳动教育大致经历了调整过渡、初步发展以及丰富深化三个阶段。

三是关于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劳动教育的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即不同的时代,学术界对劳动教育内涵和思想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王俊梅(2012)认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应当是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是关于劳动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关于劳动教育问题与对策,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我国的劳动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建立“多元协同”的劳动教育体系,强化因地制宜的劳动教育开展,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2.关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农村小学”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仅有154篇)。就研究文献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虽然最早研究文献可追溯到1988年,但直到2020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方呈稳定增长的状态。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劳动教育”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但以“农村小学”为对象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二、部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笔者利用自己作为一线农村小学教师的契机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小学重“智育”的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在部分学校存在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以及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但部分农村小学教育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2]

一是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农村小学应设置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但在调查研究中,当笔者问及个别学校有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设置专任教师时,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教师,都认为“没有必要”。部分学校认为,农村孩子在家会参加很多农业劳动,因此学校没有必要开设劳动课程。整体而言,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较为片面,将“劳动”与“教育”割裂开来。同时,部分老师认为学校缺乏开展劳动教育的条件,对学校劳动教育的认同感不强。

二是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学校相比,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的偏差更为显著。部分学生甚至将参加劳动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例如,部分农村小学生在农忙时节参加农业劳动,一旦路上遇到同学,会低头、快速走开,不好意思和同学打招呼。这种错误的劳动认知,并不利于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品质的培养。

(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系统性

自劳动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农村小学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但部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系统性,呈现单一化发展的状态。例如,部分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劳动”,仅有打扫卫生这一形式,如打扫班级卫生、打扫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且卫生的打扫是通过“值日”的方式实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学生每个学期参加的劳动(打扫卫生)仅有两三次,并无系统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重“智育”的背景下,部分农村学校的劳动缺乏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劳动”与“教育”依然相互割裂,简单的生活劳动并没有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农村家庭劳动教育的弱化

过去,农村孩子课余时间会参加大量的家庭劳动,如生活劳动以及农业生产劳动等。适当的劳动,不仅能够磨炼孩子的意志力,也有助于培养其优良的劳动品质。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不劳动”的现象逐渐普遍。

以笔者调查研究的一户农村家庭为例,父母均在乡镇做水果生意,家庭的农业种植、养殖并不多。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放学之后,回家做了简单的作业便开始玩手机游戏,乐此不疲。在农村地区,上述的案例并非个例,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农村孩子依赖手机且对劳动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对参加劳动持排斥心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

针对部分农村小学劳动形式单一、劳动与教育相互脱离、农村家庭劳动教育弱化的现象,农村小学如何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劳动教育,是当前农村小学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劳动的教育功能

适当的劳动,无论是生活劳动还是生产劳动,抑或是服务性劳动,都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3]。以生活劳动为例,日常的收纳与整理、清洁与卫生,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质。以生产劳动为例,在农村地区,生产劳动主要指农业生产劳动,如种植、养殖等。

相比较日常的生活劳动而言,生产劳动较为辛苦,其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农业科学素养;以服务性劳动为例,如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到养老院参加敬老爱老的活动,照顾老年人或者是打扫卫生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无论是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其本身均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劳动”与“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在日常的教育与指导中,学校、教师应当转变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引领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中,积极参与劳动,以劳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二)因地制宜,丰富农村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形式

当前,农村小学常见的劳动为打扫卫生,包括班级卫生以及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卫生是学校重要的劳动教育形式,应当继续深化、系统化发展,不能搁置。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仅有打扫卫生这一劳动形式远远不足。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应当因地制宜,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教育形式。

一是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劳动”作为单独的课程开设。且劳动课程应当涵盖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促进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开展,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以农村小学为例,因地处农村,学校在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笔者所调查的A小学为例,该所小学背靠一座大山,山上有很多未开垦的土地。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A小学组织学生开垦了几块荒地,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地,并借助该基地开展农业种植类的教育活动,科学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实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

除此之外,A小学还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等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以植树节为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引领学生种下“友谊树”“成长树”“环保树”,不仅能够实现劳动的效果,更有助于助推教育目标的良好实现。

(三)家校合作,强化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

在劳动教育方面,农村家庭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效果,农村小学应当构建家校合作的劳动教育模式,以进一步强化农村家庭的劳动教育作用。

例如,B小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信群、QQ群等家校合作平台,宣传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强调“劳动教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转变家长对劳动的认识。

同时,借助相关平台,发布学生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任务,鼓励家长积极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展劳动教育表彰大会,对积极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表彰,以转变部分学生不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家校合作劳动教育模式的构建,对助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

劳动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应当审视现阶段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劳动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同时,构建家校合作的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农村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作者系贵州省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教师)

注:[1]邵媛媛.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24.

[2]邓蒙蒙.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

[3]门文文.农村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策略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2(08):37-39.

[4]张航.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0,9(35):49-51.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