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中旬刊(第14期)
课题:本文系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策略——以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为例”(ZB2022088)研究成果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培养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之一。本文通过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培养模式与途径、特色匠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特色教材建设、学习环境创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探索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新模式。
传统工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塑造的独特文化特质,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大型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要工业遗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推动合理利用这些遗产资源。同时,国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和传习场所建设,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而目前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人才培养仍然以传统师徒相承,古建修缮建造手工艺专业人员缺乏,年龄结构也不合理。但是技艺的传承往往需要较大的时间跨度,古建筑各类技艺匠师从入门到出徒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大木、雕刻工则需要更久。如今,传统培养方式已难以吸引年轻人参加本行业技能的学习和从业。
在此背景下,为了改革传统手工技艺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适应新时代对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艺发展的要求,福建省的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输出的基地,积极探索手工艺非遗传承人的现代培养方式,把非遗传承人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这是新时代对职业学校提出的要求,对乡村振兴工匠人才培养有重大的意义。
一、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面临的困境
(一)人才数量紧缺
每年闽南地区古建筑产值达万亿元,乡村振兴、传统民居保护需要大量专业技艺型人才指导其修缮与保护。但是目前,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国家级、省、市级传承人屈指可数。
(二)人才结构断代
现有在一线施工的匠师年龄平均60岁,2021年福建省古建筑木工比赛参赛者的最高年龄为72岁,50岁以下的工匠基本为零。
(三)培养方式较落后
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培养是以口传心授的师带徒形式,或是以父子相承、宗亲关系联结成的师徒关系,通过工地实践项目学艺,注重技能的传授,但缺乏系统理论学习。近年来,随着就业选择多元化,师带徒形式也难以维持,师父的带徒经验也逐渐缺乏。
二、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结构不合理
文化知识是学习专业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然而,传统手工技艺以技能为主,对文化基础知识不够重视,学徒也不太关注专业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种知识技能结构不仅不利于技艺的创新,也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二)培养方式不合理
师带徒和学校现代学徒制两种方式均存在相应的问题,师带徒以技能为主,大多是学徒自我领悟,没有系统性的课程体系。虽然现代学徒制已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但未能解决技能传授过程的科学训练,也就是工作过程课程化的问题。另外,企业专家的教学也会出现瓶颈,即教学技术与理念缺失、做与教的转化能力不足。
(三)学校毕业后期培养的缺失
传统手工技艺可分为学习期、熟练期、成熟期,每个周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可见,要想成为一名掌握高技艺水平,相当于高级技师水平的匠师,需要近10年的实践与训练。但在校期间仅有三年时间,如果加上高职三年,毕业后发展至成熟期也需要至少三年的培养。这三年如果没有系统的培训与学习,在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很难达到较高水平,也不具备完成指定任务和创新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
(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传统古建筑营造技艺是基于经验型的一种技艺,相关人才对建造、设计产品缺少系统的认识,但新时代要求匠师必须具备基本的古建筑设计制图技能,也要掌握结构力学、建筑结构、构造、材料学等原理和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关系[1]。
(二)文化素养
新的历史时期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先辈的经验与智慧结晶,从文化角度深入掌握与领悟技艺的文化性、艺术性。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涵盖领域包括对文史哲基础知识的掌握、艺术素养的培育、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与借鉴,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并非一种脱离人才培养计划的表面标签,而是一种务实的教育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革,从侧重于资历和能力取向已逐步转向注重品行和素质取向。文化素质课程应与专业课程同样视为必修课程,并在教学时间上予以充足保障。
基于此,中职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广泛的人文阅读活动,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包括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著作,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施有计划的阅读训练,使其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
(三)一专多能的技艺水平
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合适的年龄阶段是掌握技艺的保证。具体来说,初级阶段要1000个小时,中级阶段要3000个小时,专业级阶段则要10000个小时。操作技能起点训练应在16—18周岁开始,过了这个年龄段基本技能很难形成肌肉记忆和本能。笔者在调查了惠安部分非遗传承人后发现,匠人们一般从14—18岁开始学艺,成熟于30岁左右,时间近15年。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大木作、石作、砖细、泥作、堆塑等技艺,从营造设计角度要求传承人必须具备全面、多工种操作能力,能初步掌握系统的营建知识与技艺。但要全面熟练是比较困难的,可采用一技为主、多工种初通的技能培养方式。为此,学校、企业、政府三方主体制订三阶段培养计划,技能训练的时间长度划分为初级3年、熟练期3年、成熟期3年,最后通过短期培训再次提高技能。
四、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模式与途径
1.构建具备生产能力的学校工作室
中职学校要引进大师工作室进校园或在大师工作室建设教学基地,这是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工作室把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形成实时有效的联结,是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生产性教学工作室的基本特征为教学场景与生产场景一致、购买的教学工具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教师具备教学与生产双技能、教学产品与市场产品同步可创收,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同步。
2.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
中职学校要构建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把技艺学习分为中职技能学习期、高职技艺提升期、企业顶岗熟练期、项目主持成熟期,使学生成为一名掌握高技艺水平的匠师。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分析每个学习期间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形成校企一体、政府支持的培养模式;加强中职生源的启蒙教育,建设游学基地;职业教育学习模式与职业文化向中小学段前置,培养不同学习模式的认知,让学生及早发现自身合适的学习模式。
(二)特色匠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通过参加行业培训、企业实践,或是拜非遗传承人为师、参加课题研究、项目调研等活动来提高师资水平。同时,中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本专业技能变现能力。会做、能教这是基本要求,具备生产能力是技能有用性的体现,具备专业教学逻辑组织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这两点同时具备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三)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特色教材建设
组成企业专家、技能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相结合的编写组,以技艺学习为主导,编写手工艺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材料、工具、传统技艺、新技艺、题材、创作设计、现代制造背景下技艺发展趋势等,可以采用活页式、模块化、项目化编写方式,这也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要求。
(四)传统学习模式变革
普通教育以书面、抽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大学以研究型为主,而职业教育学习方式则是由平面化学习模式向立体化模式的转型,以立体、具象为主要特点,由理论入手改变为技能入手,以实践产生学习任务,解决完成任务为目的的学习过程,这是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必然选择。
(五)学生的学习环境创建
创建共享与开放学习环境,信息化可以赋予学生时空的无限制性,智能化管理可以让实训设备与场所更具共享与开放性。专业课程更具共融性,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开放度与自由度更高,这是未来教育的共同性。
(六)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通道
中职学校可以为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创新、研修的专用工作室、实训室导师、经费等,并采用定制式考核办法提升学历、职称、技能鉴定。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通过构建“培育古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弘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专业建设体系,以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培养模式与途径、特色匠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特色教材建设、学习环境创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入手,为培养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作者系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讲师)
注:[1]林芳杰.非遗文化传承中陶艺人才培养策略[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0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