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四有”教学策略 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效果

文摘   2024-11-17 09:00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中旬刊(第14期)

课题: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四有’教学策略在文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YKT-22056)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重点研究“四有”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先介绍了“四有”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概念、内涵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详细探讨了“四有”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具体应用,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四有”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一) “四有”教学策略的概述

“四有”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了解学生的学情,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1]。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有目标:教师要在教学前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有精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互动: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有训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和应用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四有”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四有”教学策略的提出,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四有”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有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通过“有精讲”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有互动”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通过“有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四有”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的“知识有”:知识有深度、广度、灵活性

第一,“知识有深度”是指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点的表面含义,更能够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和思考,促使他们形成独立、深刻的见解。

在实施“知识有深度”的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勇于探索、质疑,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能够形成扎实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第二,“知识有广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知识有广度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涉猎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通过组织文学名著导读等活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实施“知识有广度”的教学策略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储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知识灵活性”,知识有灵活性的应用是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思想和观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模仿古诗词的格律、韵律等要素,创作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现代诗歌。这种创作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第一,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分析文本的能力。通过“四有”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上下文、修辞手法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文本,使他们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同样也要训练他们分析诗词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分析思维的能力,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第二,语文学科往往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通过“四有”教学策略,教师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如写作、辩论、总结归纳等,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他们就某一语文话题展开辩论,并要求他们准备充分、言之有据。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实际的应用中,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其学习和工作效率[3]

同时,具备良好综合能力的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具备良好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这是毛泽东的一篇词作,通过分析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长沙的深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的思想和情感。在分析这首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出发分析词中的词语和句子,比如,词中提到的“长沙”地名,可以通过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分析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来揭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然后从上下文出发,分析词中的脉络和结构。

同时,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革命时期,他对长沙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力量的无限期盼。通过分析词中的思想和情感,可以使我们从作者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三)塑造学生的“情感有”:文学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第一,文学作为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操、陶冶性情。

然而,传统的文学教学往往偏重于对文本的解构和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四有”教学策略的提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注重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共鸣、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表达和实践来加深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引导,帮助学生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要素,引发共鸣和情感体验。

第二,学生不仅需要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更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他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写作、绘画、音乐等,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高中语文课堂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学作品作为艺术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而“四有”教学策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4]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审美情感,也可以通过导读、导学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用心感受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美的意蕴,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四有”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学生的“知识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和塑造学生的“情感有”,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作者系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教师)

注:[1]蔡嘉祺,张永灿.新时期初中体育“四有”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J]. 体育画报,2023(06):68-70.

[2]陈佳榕.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高考,2023(30):30-32.

[3]杨军年.微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27):21-23. 

[4]黄鑫.谈文学作品中艺术情感的表达: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0(04):21-22.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