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生活化教学对策

文摘   2024-11-15 17:43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上旬刊(第13期)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并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即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文章讨论了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对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以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生活化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素材,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小学低年级学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数学课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低段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作用

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丰富课堂学习趣味性。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相关原理及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最后,生活化教学能够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开展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学科融合,在数学学科中融入、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1]

二、在小学数学低段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开展生活化课堂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中强调了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是衡量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导入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使用生活中的元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低段的年龄特点,导入的生活化元素应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启发性,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如使用动画导入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整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认识图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及其应用,从生活中的物品找到相应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物品开始,如“大家每天喝水的杯口是圆形的”“我们用来写字的课本是长方形的”,通过这些实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在学生初步了解以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动画《认识图形》,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动画中出现了哪些图形,以及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促进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观看动画,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基于此,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以及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元素的关注和好奇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打造生活化学习环境,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进行情境生活化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生活化情境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以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能力[2]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分类与整理》的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导入生活化情境教学,让学生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以培养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观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杂乱无章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分类整理,强化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认识和深度探究过程。其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将玩具按照颜色、形状或功能进行分类,将衣物按照季节、材质或用途进行整理等。最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教师还可以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将水果按照不同的颜色、形状或产地进行分类,或是将文具按照不同的用途、类型或颜色进行整理等。在这一课堂实践过程中,以生活化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分类和整理”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逐渐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三)渗透生活化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小学低段数学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尽量选取与生活相关的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另外,通过课堂内容生活化,教师可以拓展数学课堂的教学深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实现生活与数学课堂的相互关联[3]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千克与克》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物体质量的实际意义。首先,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一袋米、一桶油、一箱牛奶等,让学生先用双手掂量,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并思考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标准来定义重量的。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唤醒学生的记忆,如购物时需要称量物品的重量,大米、面粉袋子上都会有的重量显示等,让学生了解质量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若干个物品进行称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工合作,分别进行称重和记录,称重物品可以是自己的书包、文具盒、家里的水果等。在称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形状、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物品之间的质量差异。称量结束后,学生要记录好每个物品的重量。学生分析称量得到的数据,思考数据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如可以比较不同水果的重量和质量;或者比较不同类型玩具的重量和质量,思考它们的耐用性和性价比等。基于此,通过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能够在课堂中渗透生活化素材,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与重量相关的物品时能够想到相关的数学内容,以实现数学课堂知识拓展,不断促进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四)强化生活化课堂练习,完善生活化学习过程

课堂练习对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讲解完本堂课的内容后,一般都会利用课堂上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在课堂练习中引入生活化的元素,教师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低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因此,在随堂练习中渗透生活化学习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内容,拓展思维方式,奠定之后的数学学习基础[4]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表内乘法》的教学时,教师在完成基础内容教学之后,可以在班级开展生活化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训练的方式巩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实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课堂内容,为学生设计以下两个随堂练习题目。购物中的表内乘法:一个苹果3元,买5个苹果需要多少钱?生产中的表内乘法:一台机器每小时的运行利润是2元,这台机器一天工作8小时,利润为多少钱?在设计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物品和价格,让学生计算购买一定数量的物品需要多少钱,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购物中的计算问题。而通过第二个问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完成以上两个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一些与表内乘法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展自主练习,逐步学会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实现课堂学习实效性

实践锻炼作为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可以促进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而实施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堂所学内容,认识到课堂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低段的教学中,许多基础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中生活化元素的渗透和融入,促进学生在课后完成课堂所学内容的练习,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和复习相关知识,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5]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认识时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制作一个日常生活的“时间饼图”,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认识时间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针、分针、时间的读写方法等,调动学生探索过程的积极性。首先,学生准备好圆形纸片、铅笔、彩笔、剪刀等工具。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制作步骤,让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完成:在圆形纸片上划分出24个小时的区域,可以用彩笔标注出每个小时的位置;在纸片的中央画上时针和分针,表示当前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和形状来画时针和分针;在每个小时的区域内画上自己在这个时间段的日常活动,比如早餐、上学、午休、运动、晚餐等,可以使用图片或简单的文字描述活动;装饰画好的“时间饼图”,使其更加美观。最后,在完成任务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时间饼图”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看看大家的时间安排有哪些不同之处。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激励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通过这一课后作业练习,能够强化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最终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小学低段开展生活化教学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该持续推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段的实施和应用,从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打造良好学习情境、丰富生活化学习内容等多方面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师)

注:[1]马涛.“双减”下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应用探析[J].成长, 2023(6):136-138.

[2]邱美芳.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培育策略——以分数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2(06):20-22.

[3]臧鹏.新课改理念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生活化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3):80-82.

[4]李旭.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139-140.

[5]全波回.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2):340-341.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