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宫和秦直道

文摘   2024-09-19 20:37   上海  

甘泉宫和秦直道

江南秦人

出淳化县城,北行五十里过铁王镇,北望为甘泉山,山居子午岭南端,渭水之北原,山川壤处,丽麓甘泉。山下梁武帝村为汉甘泉宫遗址,梁武帝实乃“凉武帝”,是汉“武帝纳凉之地”,而非远在江苏丹阳我们所熟知的南朝“梁武帝”。

甘泉山是淳化境内最高的山,也是历来关中依赖屏障北部的要塞,因“地有甘泉而得名”。历史上又被称作云阳山、云蒙山、石鼓原、魔石岭、连山、车盘岭等,民间俗称黄花山、好花圪垯山,概因春夏盛产金针黄花菜而闻名。

汉王褒《甘泉宫颂》曰:“甘泉山,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大荆,后临北极,左抚仁乡,右望素城。”传说远古时期黄帝在甘泉山修筑明庭,在荆山铸鼎,祭祀天神。明庭者,甘泉也。明庭即明堂。《淳化县志 古迹》载:“《地理志》云:黄帝治万国、朝诸侯,乃作合宫兼明庭,布政于甘泉圜丘。”

(陕西咸阳淳化县山川地形图(网络图片))

后匈奴人迁徙此地,知道黄帝于此成仙,他们也在此祭天敬神,《史记集解》载:“匈奴祭天处,本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后徙之休屠王右地。”秦孝公把匈奴人赶到了甘泉山北麓,占领了甘泉山南麓的土地,设“云阳县”,秦王就在甘泉山下修建了秦林光宫,秦惠文王把此处作为避暑行宫,从楚国嫁到秦国的芈月宣太后长期居住此地,北方义渠国的义渠王也被宣太后计杀于此,自宣太后之后,秦国皇后多居于此地,秦王嬴政母后赵姬就是在林光宫中与吕不韦舍人、宦官嫪毐不轨,嬴政车裂了长信侯嫪毐。

秦末年,项羽火烧咸阳宫阙,林光宫亦未能幸免而成了废墟。刘邦称帝后,在林光宫基础上营建桂宫,作为嫔妃们居住的豪华宫殿。

东汉张衡作《两京赋》,其中《西京赋》有云:“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获林光于秦余,处甘泉之爽垲,乃隆崇而弘敷。”

《历代宅京记》哉:“至于甘泉,虽在长安东北三百里外,为夫方辈多云古帝王之常都,故武帝立朝邸其上,而藩侯、夷首有来朝者,亦皆受之于此。若其常制,则类以五月往,八月还,盖避暑耳。不仅如此,郡国上计在兹,朝诸侯王在兹,宴飨藩夷在兹,议理诸务在兹,募民徙居在兹,另如郊祀泰畴(黄帝明庭祭天处),每出则车马仪仗长数十里,甘泉宫实为长安之外另一陪都。”

(淳化甘泉宫遗址)

根据《通志》记载,甘泉宫有熛阙、应门、前殿、紫殿、泰时殿、通天台、望风台、益寿馆、延寿馆、光明宫、竹宫、招仙阁、高光宫、通灵台等,诸多建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宫内还建有木园,被称作“仙草园”,大约类似于今天的植物园。

《汉书 郊祀志》载:武帝信方士齐人李少翁言,“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武帝修甘泉宫,其中建筑也不断增加,汉“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自刎,武帝但得清醒后又在甘泉宫中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晚年时赐死昭帝刘弗陵的母亲,一直居住在甘泉宫中的钩弋夫人,昭帝继位后,以太后礼复葬钩弋夫人于云阳县云陵。《淳化县志 古迹》记载:“《汉武内传》:钩弋夫人既殡,香闻十余里。帝哀悼,疑其非常人,乃起“通灵台”于甘泉。尝有一青鸟,往来台上,至宣帝时止。”

自汉高祖刘邦开始直至《汉书》成书的汉元帝初元年间,《汉书 郊祀志》记载汉室皇帝到甘泉宫计有:“高祖时五来,文帝时二十六来,武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来,元帝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西汉时期与北方匈奴的恩怨情仇,卫青北击匈奴、霍去病千里追剿、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故事几乎都与甘泉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淳化甘泉山下凉武帝村)

欧阳修《汉宫》诗赞曰:“桂馆神君去,甘泉辇道平。翠华飞盖下,豹尾属车迎。晓露寒浮掌,光风细转旌。廊回偏费步,佩远尚闻声。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金波夜夜意,偏照影娥清。”

甘泉山地势险要,隔山与匈奴人相接,宫阙气势恢宏,规模与地位仅次于长安未央宫。清代诗人姚鼐作《甘泉宫瓦歌》第一阙词曰:“汉家离宫渭南北,前俯终南插天色。椽栾山北古明庭,盛夏凌兢寒不释。万乘长安未足居,迎风既立增储胥。年年避暑云阳去,储偫千官趋道途。红光翠气相陵乱,甲帐珠帘设霄汉。美人鼓瑟侍神仙,羽林拱卫行人叹。”

在这处仙境一般的凉爽地界,“卒想吏,吏想官。官想做皇帝,皇帝想成仙。”通灵台、通天台,招仙阁寄托着多少帝王一心想成仙的梦想与期望。

到了唐代,《资治通鉴》记载,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到甘泉宫,随着大唐政治中心东移洛阳,长安周围的诸多行宫也日渐没落,唐黄巢起义更是雪上加霜,甘泉宫与其他皇家宫室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建在两个城阙土台遗迹中间的文物管理所)

站在今天的甘泉宫遗址上,仍然能看到的只有城墙残体和两座大型建筑夯土台基,土台应该是汉时甘泉宫北城门阙遗迹,据说围绕甘泉宫的城墙周长超过十里地。在两个巨大土堆之间的一块平地上,今人修建了一座五间的房舍,据称是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办公用房,显见早已人去楼空,隔着窗户玻璃可以看见房屋中空空无也,一间房门已破碎,看来是要这里的文物自己管理自己了。与房舍相距一箭之地是用铁栏杆围住的一只汉代石熊和一个宋代石鼓。石熊外形尚能分辨,为一巨石雕琢而成,虽肢体残破,依然憨态可掬,似在微笑,左手抓耳,右手抚肚,幽默可爱。石鼓上的文字还清晰可见,系宋代题字:“政和丙申岁,种浩率胡临、李法、石彦政、尹天觉、张光祖、陈建登高。”只是这些字体系竖版排列却又从左到右阅读,让人好生纳闷。

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大量的砖瓦碎片,据梁武帝村的一位老先生讲,他们祖辈从宁夏铁王迁移至此,家中修建房屋时的砖块都是就地取材,不是秦砖就是汉砖,耕田时还拾到过汉代瓦当,只是这几年来的人多了,国家把这里保护了起来。《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对甘泉宫扩建后,“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宫十二,台十一。”如此多的宫殿台阁倒塌后所遗留的砖瓦必不是小数。据《淳化县志》载“汉瓦,形制古妙,工极精致。虽残缺漫患,破之如新。”

(汉代的石熊,憨态可掬)

顺着北城门箭楼土台遗迹中间的道路往北走,可以看见有一个突兀的水泥石柱,在灿烂的阳光下,它显得特别刺眼,走近了才看清石柱上写着篆字“秦直道起点”,这里应该是甘泉宫北门外秦直道的起点。石柱周围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不知何年铺设的红砖和水泥砖已开始风化,近看广场上像是铺了一层砂石,这和千年前的秦砖、汉砖、秦瓦、汉瓦相比较就显得太弱不禁风了,那些秦汉砖瓦堆砌的宫殿废弃了,在今天梁武帝村人家的房舍院墙上,秦砖汉瓦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态,丝毫看不出有要风化破碎的痕迹,倒是时间不足他们年龄零头的新式砖瓦,却早早地开始腐烂起来,广场成了一地碎石。

(宋代的石鼓,文字清晰可辨)

围绕着那个底边长约两米,高近十米的石柱,怎么看都有些怪异,石柱上第二面雕有中国地图,拼接的地图上,东北黑龙江漠河位置和右下部台湾位置的黑色石板已脱落,图上书录明刘倬《秦直道》诗:“南北亘长空,纵横列万山。桥陵今古在,驰道有无间。地析庆延过,愿分漆沮潺。秦皇开凿后,路有兆人还。”第三面是黑色水泥块拼接的陕西省地图,图上复刻秦车马图和秦直道自林光宫至九原郡线路图。第四面是秦直道简介书,在石柱的中部镶嵌了四块不太规则的石板,石板上斑驳的黑色让其上的文字极难辨认清楚,在强烈的阳光下也就只能作罢,但心中却对此颇有不平,既是做给人看,那就应清晰完整,至少也要勤加维护,像这样的局面,显然是轰轰烈烈建起来,冷冷清清留下去,图一时之兴隆,莫说维护保养,怕是始作俑者早就把这些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代的石柱和雕刻已开始斑驳)

秦直道始于甘泉宫(秦林光宫)城北门外。唐中后期的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载:“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九原郡是今天内蒙古包头西南“麻池古城”,《史记 匈奴列传》载“胜州连谷县,本秦九原郡,汉武帝更名五原。”

秦统一六国,在政治上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东西横跨九千三百里,南北纵贯一万三千三百六十里,如何把国、道、郡、县行政管理都集中于咸阳王宫,便捷的交通就成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因素。

秦统一六国前,由咸阳通往西北的道路有三条,一条通上郡(今陕西榆林),一条通北地郡(今陕西延安以西),一条通陇西郡(今甘肃天水),统一后改做驰道,并加筑通往东北、东方、南方、西南的道路,形成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栈道、西方道等八条驰道,这些道路基本上都是在六国道路基础上连接改造而成,唯有秦直道为全新设计修造。

《史记 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今西安临潼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治驰道。”

(南北纵贯一千八百里的秦直道起点位于甘泉宫城北门外)

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拒匈奴于九原郡,但巨量的军需供应给秦帝国造成巨大压力,自咸阳至九原一千八百余里,辗转供应需要月余,大军难以维系。《史记 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直道成了咸阳通往北境阴山的便捷道路,因道南北大体相直,故称“直道”。而今天的陕北人还依然称其为“皇上路”、“圣人条”、“圣马道”。

这条起始于甘泉宫(秦林光宫)的国防工程,在设计理念上与现在的高速公路如出一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截弯取直,远离人口聚集地,史家多称“云中之道”。

秦直道七步一树,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二十里一龛,五十里一站,一百里设驿站,汉唐是征剿北方匈奴的主线,宋、明、清时期,陕西秦商获得极大发展机遇,在汉唐丝绸之路基础上,秦商利用直道强化了中原和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

(通往甘泉山的现代公路)

这条道路上走过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也走过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还有出塞的王昭君和归汉的蔡文姬,留下了李世民的马蹄印和范仲淹的足迹,虽然经历过两千多年的风雨雷电,它隐没于崇山峻岭之中,但荆棘和来自大漠的风沙始终难以尘封它的历史,就像李白《塞下曲》所言: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筑长城,修驰道,如果把秦长城比作一张弓,那么秦直道就是射向来犯者的利箭,他们共同捍卫着中华大地的安宁与幸福。

甲辰年八月初十日于沪涌泉斋


江南秦人
在下久居江南地,然来处却是周风汉文唐韵之长安,古国文明腹地,千年浸润沃土,食其蔬果米粮,习其文武风尚。改革开放,国运兴发,入东海垂滨之热土。而今赋闲,走南浪北,把观感心得付笔端,虽不登大雅,却惹良朋益友惦念,千磨万击,以飨尊友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