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陈州关帝庙
江南秦人
小时候经常听外婆给我讲她的故乡河南周口沈丘县沙颍河的故事,那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河水清澈,鱼游虾潜,外婆每次到河边洗衣服,总是顺手用竹篮子在河水中一舀,篮子里就会有几条小鱼,拿回家去裹上面糊,油炸了给我舅舅和母亲吃,沙颍河里还有泥鳅,我的母亲放学了偶尔也会去捉泥鳅,这样的景象对于我这个生于黄土高坡的西北人而言,简直就是梦幻一般的生活,总想着要找个机会到周口去看看沙颍河,到沈丘去看看我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秋天到了,喜好闲游的我决定赴安徽、河南,继续我的山陕会馆探访之旅,从安徽顺利地走进河南地界,第一站便是紧邻界首的沈丘县,按照母亲的描述,我们到达沈丘纸店镇,打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半个世纪前舅舅家的痕迹,当向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打听时,他们说:你说的大概是我们镇上唐家的大唐、二唐。等我和老人核对了我两位舅父的官名和小名,老人突然激动地说,你说的对着哩!你要寻的是大唐、二唐。原来,这几位老人在七十多年前曾经是我大舅、二舅的玩伴,大唐、二唐是他们那个时代里纸店镇出了名的兄弟俩,只是大舅、二舅后来跟着外婆一路逃荒到陕西,半个多世纪里就这么断了音讯,对于如我一般年纪的人是不会知道的,而对于舅舅当年的伙伴,如今突然冒出我这个半老的大外甥,老人也激动不已,他们步履蹒跚着非要带我们到舅舅家原来的祖屋看看,物是人非,祖屋依然挺立,屋檐下却已是异性人家。
(陈州(周口)关帝庙山门)
出纸店镇,我们站在沙颍河边良久,想象着外婆在河边捞鱼,母亲在水中捉泥鳅的场景,静静的沙颍河从纸店镇旁流过。纸店镇距离周口并不遥远,顺着沙颍河上溯就可直抵周口,在外婆的心中,周口是大城市,对周口的想象也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了几十年。
年纪稍长,喜爱秦腔戏的我每次听包公戏,包文拯奉旨陈州放粮赈灾,临行时得获侄儿贪赃枉法而《铡包勉》,赈灾途中向嫂娘赔情《赤桑镇》,回开封汴梁时又遇《秦香莲》拦轿状告驸马陈世美,只是一直不知道遭灾的陈州位于何方,到了周口,在山陕会馆中遇到一位当地老先生,闲聊中才知周口便是陈州,令我欣喜不已。
周口古为宛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十大诸侯国之一,东周春秋时为陈国,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迁都于此,称为“西楚”。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陈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为陈州府,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有周口市。
(陕西书法名家长安吴三大书题牌匾)
周口地接安徽阜阳,西依漯河、许昌,北连开封、商丘,南临驻马店,沙颍河穿境而过,通江达海,使周口早在宋元时期便是内陆少有的漕运大码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人口构成了远近闻名的周口商贸大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山陕商人的目光。自宋至明、清,山陕商人在周口一直占据着商业贸易和河漕运输的主导地位,富可敌国的山陕商人也为周口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口关帝庙就是其中最显著的成就之一。
周口关帝庙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后续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多有重建或扩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周期长达160年,这期间陕西、山西诸多商人不断加入其中,使关帝庙成为方园闻名的巨大建筑群落,即是秦晋商帮的同乡集会场所,也是往来商人的歇脚之处,还逐渐形成了以周口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为中心并固化的庙会集市。它见证了明清两朝的兴起和衰落,也目睹了周口的鼎盛和繁华。
(陈州关帝庙山门内第一进院落中的石牌坊和铁旗杆)
周口古为陈州,之所以称周口,是因为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于此,邑人往来皆凭渡船,当地大户周姓人家兴建码头,被人称作“周家口”,日久变成了周口,周口镇是明清漕运的大码头,与开封朱仙镇、南阳赊店镇、安阳道口镇并称为河南商业四大名镇,在周口镇兴盛的五百多年里,沿着三条大河共有二十二个渡口,全镇近一百二十条街巷,会馆林立,寺庙超过60余处,货栈多达四十余家,虽然众多建筑日后皆毁于战火,现如今只剩下了山陕会馆,在经历了曾国藩驻军征剿捻军,北洋军阀驻军抵制共和,日本鬼子侵华进占周口,国民党驻军负隅顽抗等战争洗礼之后,关帝庙仍然以高大的殿宇彰显着自己的风采。
周口关帝庙建于周口沙颍河北岸台地之上,坐北向南,山门外槐树下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山门呈飞檐翘角之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金柱、檐柱、墙柱之上为檩梁、挑担,柱子底端立于须弥座上,上端为龙爪型托举横梁,梁上彩绘山水、人物故事,正对山门处悬长安吴三大书题墨底鎏金“关帝庙”牌匾。
山门为六扇木板门,明间两扇对开,门高一丈(约3米),阔在四尺(约1.2米)。《易经 乾卦》载:“九五,飞龙在天。”“九五至尊”是帝王的专称,宫殿大门也是如此,日常所见,皇宫大门上皆是九路门钉,每扇大门上九九八十一颗钉子。按照明清规制,王府大门就只能是七九六十三颗钉子,公爵、侯爵府邸大门只能是七七四十九颗,朝中诸臣家宅大门只有五五二十五颗钉子。周口关帝庙山门为四十九颗大钉,这里的关公还是公侯待遇,与亳州、社旗等处的“关圣帝”待遇略有不同。山门屋面铺设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安放龙吻,屋脊正中置狮子驮宝瓶,狮子为镇宅神兽,宝瓶寓意保佑平安,三层瓶子意在期望平升三级,同时,狮子在佛教中代表佛陀说法,宝瓶周遭钻孔洞,代表着佛法教义远播四方。
(陈州(周口)关帝庙中的石牌坊)
周口关帝庙的神祗摆设与其它地方略有差异,周仓和关平没有侍立在关公身旁,而是站立在山门大厅左右两侧,关平托印,周仓抬刀。周仓应该是我们普通人士学习的好榜样,关公是盖世英豪,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成就了桃园结义的传世美谈,而周仓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顶多也就是个草寇,但在关公最落魄、最灰头土脸的时候,周仓却义无反顾地拜倒在关公面前,成为关公危难时期的忠实追随者,甘当关公上马石,为关公抬刀牵马,至死不离半步。以周仓的武功和智力,只能算是普通群众一枚,但他的超人之处在于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便锲而不舍,成为与关公品德完全契合的忠义大英雄,在关公被封神之后,周仓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们顶礼膜拜的神仙。
走过山门就是关帝庙两进院落的第一进,原本靠近山门左右两侧的钟鼓二楼在清朝末年毁于大火,如今的院落倒显得空旷很多,在院落尽头是高近一米的月台和紧邻月台的一对铁旗杆。铁旗杆立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852年),八十公分高的夹杆石上是铁制六角须弥铸铁座,铁座每面刻有龙凤鸟兽,山水花卉,有“陕西同州府大荔县、澄城县天平会众商敬献”字样,旗杆高七丈有余(约22米),每根重达十五吨(约3万斤),旗杆顶端悬蟠龙、飞凤、寿字如意方斗,铸“大义”、“参天”铁匾,彰显关圣人大义与日月同辉。
在铁座上还有一幅令人费解的“三鱼共首”图,这是周口关帝庙中独有的小秘密,也算是周口最具地方特点的标志。“三鱼”代表在周口镇交汇的三条河,“共首”指三川交汇。《道德经》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鱼共首也代表周口物阜人旺。铁旗杆上通身雕刻飞龙图案,细看每条龙只有四只龙爪,因为五爪龙只有真龙天子才可以用,民间是用不得的。
(铁旗杆铸铁座上的“三鱼共首”图)
铁旗杆北侧月台上建石牌坊和碑亭,牌坊正面书“神武丕著”,背面书“斯文干成”。神武为神明威武,丕为大,著乃显著,斯文指文化人,干成指盾牌和城墙,成通城,意为捍卫者。皆是盛赞关羽神威广大,智勇双全,捍卫正统,功绩卓著。“神武丕著”为“晋沃后学弟子李士英(书),首事牛公盛、路成盛、王恒吉道光十七年巧月立”,“斯文干成”为“乾隆岁次庚辰冬月,山陕信商仝立。”牌坊石柱上楹联已风化斑驳,须得仔细才能辨出是“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行好事。”这四好联也是关公留给后辈儿孙的立人根本。
石牌坊可谓关帝庙中石刻最集中处,每一方平面都有生动的故事图画,有唐杜牧《清明》诗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太平歌词《劝人方》“庄公闲游出城西,别人骑马我骑驴,扭头看见推车汉,满头大汉两脚泥,我比前人多不足,比了后人却有余。”劝人知足常乐,莫要贪心误前程。
(出资铸造关帝庙里铁旗杆的陕西商会)
石牌坊东西两侧是两个独立的六边碑亭,六根碗口粗的木柱顶起了千斤砖、石、木、瓦构成的亭盖,亭下分别立有道光皇帝钦赐“重修关帝庙碑”和“岁积厘金碑”,记录了兴建关帝庙时各大商行捐银信息。月台周围的石柱上布满石榴、南瓜、蜜桃、猴子、大象等,代表着多子多福、圆满高寿、封侯拜相等吉祥寓意。
过石牌坊是拜殿,正檐下是用终南山核桃木透雕的“双龙戏珠”、“凤凰牡丹”,两条游龙中间是一只猴面蜘蛛,寓意商家生意网罗天下,四通八达,猴面蜘蛛,蜘蛛结网音同王,网、猴就是王侯,在商业帝国辛苦拼搏的商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家能称王成侯,再也不要在商场里担惊受怕。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拜殿后面是飨殿,也是供奉关公神位的地方,穿过大殿就可进入到二进院落,拜殿和戏楼直接面对春秋楼,“演戏酬神”是这个院落的主要功能,但实际上在每年关公的生辰、祭日、年关、春祀等时间,只要戏楼上锣鼓声响,以关帝庙为核心的庙会就开启了大幕,这也是山陕商人运用关公信仰设节成市,推进贸易发展的高明之处。
作为周口关帝庙的制高点,春秋阁宽大的台阶、宏伟的石柱、精美的雕刻把整座建筑群落推向了高潮,在突显整体建筑气势的同时,也鲜明地突出了关公“上马能与贼人战,下马能把春秋观“的英雄气概。唯有令人愤慨的是春秋阁外高墙上的枪炮弹痕,据当地老人讲,那都是日本鬼子留下的罪证,可恨鬼子辱我华夏,此恨绵绵无绝。
(陈州关帝庙中宏伟的古戏楼)
至今我已走过十余处山陕会馆,虽各具特色,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还有独特的建筑艺术,更有流传达几个世纪的商业奇迹。人生追寻的东西很多,能够在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创建一番功业,山陕商人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024年11月18日于加州洛杉矶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