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庙遊记
江南秦人
出威海火车站才知在站内就可直达威海汽车站,汽车站就在火车站旁边的一栋大楼里,大清早的汽车站售票口空空荡荡,问了售票员,十五分钟以后就有一班车开往荣成,迅速买票直奔候车室检票登车,这时才感到腹中饥饿,遂下车采买早点,扭头却看见“成山头”三个字,一问才知,威海有直达成山头的班车,无需到荣成倒车,赶快改签,坐上成山头直达车。司机师傅是位山东大汉,他竟能听出我有浓厚的西安口音,原来他曾经驾驶威海西安长途专线车多年。对于自信自己“标准话”一直很“普通”的我而言,总是被人听出我陕西方言味道浓厚,虽欲改进,却是无从下手,想想也只好作罢!
威海至成山头九十四公里路程,车行需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几乎是从山东半岛东北角直达半岛东南角。一路尽是海滨风光,虽然阳光灿烂,但有海风阵阵,加上路旁山丘后不断闪现的村庄和果园,倒也令人耳目一新。
路过几处渔村,探望车窗外,山坡上,海岸边,到处都是晾晒的海带,几只渔船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浓烈的海味冲进车厢,有一丝咸味,加一丝腥味,细品还有一点香。车到成山镇,再往前就是成山头风景区了。
成山镇地处山东半岛东南角,坐北向南,背依古成山,成山最高不过二百米,东西横亘,只因秦始皇两次到达成山最东头,成山头就取代了成山而名闻天下。成山皆以花岗巨石磊落而成,崖壁陡峭而嶙峋万状,崖立波涛之上,涛涌巨崖之下,海角怪石突兀,惊涛拍岸堆雪,水气蒸腾生雾,海天苍茫一色。凭栏远眺,碧波万顷,海鸥翱翔。侧耳聆听,沧海横流,涛声阵阵。
(成山头东天门城楼)
过成山镇,海岸处有一座巨大城门,走近看是“东天门”,东天门有一大两小三个城门洞,城墙上建有两层城楼,在城楼南北两侧百米开外各有一座角楼。入东天门二百步有六柱五门石牌楼一座,柱为四方石柱,每柱下有石砌底座,柱顶桁架石梁,梁上分列一座主楼,四座次楼,六座夹楼,主楼下花板上篆体书写“通天门”三个红色大字,整座牌楼高耸入云,恢弘大气,雄伟而壮观。
(成山头通天门石坊)
据传秦始皇东巡到成山头,他想到东海蓬莱、瀛洲、方丈三山去采长生不老药,于是就发动人力填海造桥,龙王闻听,派海神一夜造桥四十里,始皇感恩,要面谢海神,海神说:我长得丑陋,只要不给我画像,见面无妨。但秦王画师却暗中画下海神容貌,惹得海神大怒,始皇刚上桥面,大桥就轰然倒塌,只余下四个桥墩,今人称之为“秦皇桥”。桥在仙界,只隔天门,天门一隔,两个世界,不入此门,难得成仙,进入东天门,走过通天门,也就进入了人间仙境。
(成山头秦桥遗迹)
通天门内为“秦皇东巡群雕广场”,在一花岗石拼接的巨大平台上是秦始皇东巡铜车马雕塑群像,前有三位大秦骑兵作前导,后有秦始皇的“天子六驾”铜车马,始皇端坐车上,驭手正在小心策马而驰。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天下大业后,以六百黄门侍郞,六千虎贲军,六万精锐秦兵作护卫,开始第一次东巡。《史记·封禅书》记载:“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成山头古时是日神所居之地,当秦始皇车马行至此时,只见仙山云雾缭绕,大海烟波浩渺,始皇确信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便在此拜祭日神,求神灵褔佑。公元前二一零年,泰始皇在丞相李斯和方士徐福的陪同下,第二次登临成山头,拜日主,寻长生不老之药,以求益身延寿,帝位长存。
(始皇东巡成山头)
秦皇东巡,千乘万骑以镇压东方,求不死之神药于海宇。其间两登成山,并谓之“天尽头”,名之曰“秦东门”,秦丞相李斯刻石立于海岸悬崖之上。
在广场北侧山坡上有一庙宇,拾级而上,山门高悬墨底金字篆书横匾“始皇庙”,门柱悬篆书体联:开天始皇,东巡二莅。
(成山头始皇庙)
始皇庙碑记载,在清道光《荣成县志》中始皇庙亦作“秦皇宫”,言此庙初为始皇东巡的行宫,而当地民间习惯称其为“始皇殿”,这是成山留存古迹中延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处,也是中国仅存的一座纪念“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专享祠宇。
秦始皇是一位功过都很彰著的帝王,他生前所到之处,所为之事,无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大秦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侵扰,修筑九条大秦驰道直通全国府、道、郡、县,强化中央集权,开疆拓土,统一货币,兴修水利,等等。但在处理来自六国旧有贵族和士子的非议时,却以苛虐暴政给他身后留下了千古骂名。
六王毕,四海一,六国虽灭,但秦国只是在疆域和城邦层面上完成了统一,六国贵族、士大夫并未在思想根源上屈服于强秦的金戈铁马。自东周以来数百年,各诸侯国的内政是各显其能,其所取不同治国方略所形成的文化差异也绝非一日就可消弥。秦国虽与东方六国皆源自周室,但地处西土,与犬戎犬牙交错的秦地更多的吸收了戎狄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以法治国,严明法典,中央集权的秦文化。而这却被六国士大夫视为“刻薄寡恩”、“虎狼之国”、“贪狼之国”、“寡义趋利”,秦国虽有完整的取士策略,以“博士”招贤纳能,但这类人即使做官也只能是个小官,秦国派往各地的官吏仍多是掌握秦国法度的秦人,这让六国士子不免失望,他们私下里对始皇和秦国政策颇有微词,引得始皇欲发“逐客令”,丞相李斯上《谏逐客书》,分析利弊,才平息了始皇一腔怒火,收回成命。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任秦仆射的齐人淳于越博士建议始皇恢复周室“分封制”,认为“有常田、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若不分封,若是朝中出现常田、六卿那样的叛乱,将无人前来搭救。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所非闻也。”对秦国大政提出质疑,李斯提出“废止诸子,以吏为师”,始皇采纳,除“医药、卜巫、种树”和官方藏书之外的所有诗书、百家言论书籍尽皆销毁,严禁民间再有诗书和非议朝政之言论,这便是铲除百家言论,独尊法家思想的“焚书”。有侯、卢两位书生逃离秦都城咸阳便散播非议,始皇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史记 始皇本纪》载:“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自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成山头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碑)
“焚书坑儒”让秦始皇彻底与天下读书人成了死对头,原本想借助杀戮来震慑天下学子,奈何天下学子却非贪生怕死之辈,无惧于死。尽管始皇功绩远在三皇五帝之上,开疆拓土,使中华版图达到前所未有之宏大。只是“焚书坑儒”就成为了后世历代文人笔下的“暴君”。
《三国志 魏书 王朗传》记载:“会稽旧祀秦始皇,刻木为像,与夏禹同庙,朗到官,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于是除之。”历朝官僚皆以文人为主,建祠修庙也多由文人父母官主持张罗,得罪了文人的秦始皇即使已有建成的庙宇,在文人官僚看来非除之而后快。
(始皇祀日)
清道光版《荣成县志 古迹》记载:“秦皇宫,在成山上,始皇东游时筑。后人即其遗址为始皇庙。明正德七年毁于火。土人为立小庙一楹。国朝道光元年道人徐福昌改筑大殿三楹。”这居于“齐东北隅”成山上的始皇庙竟成了六合之内绝无仅有的遗迹。
公元1821年,有南方商船在成山海域触礁,船毁人亡,唯账房徐福昌获救,其感神灵护佑,徐返回江南化缘,历时三年。重建前后两殿及东跨院之天后宫,统称成山庙。徐福昌后出家为成山庙首任道长。
在今始皇庙山门内右侧有一座钟楼,据传,南方一航海者于成山头触礁身亡,其妻来成山欲投海殉夫,后见当地渔家及航海者遗孀艰难挣扎,遂消殉夫之念。聚钱铸钟示警,钟楼建于1895年,楼内悬铜钟一口,重约两千余斤,响声可达三十余里。
(成山头始皇庙院中始皇殿)
院内左侧为徐福昌所建戏楼,戏楼正对日主祠和始皇庙,坐南面北,每年阴历六月初五为庙会,时正值渔民歇伏之际,各地艺人登台献艺,祈福酬神。
日主祠内悬蓝底金字草书匾“德被海泽”,门柱悬墨底金字隶书联“光线无替来世依然,普照弗报众生匍匐。”
庙院内右侧有玉皇殿、邓公祠、天后宫三座大殿。玉皇殿门柱悬墨底金字行书体联:“辖十方正理伦无上大帝,统三界调五行至尊昊天。”
(始皇庙院内景)
甲午海战之后,清庭表彰为国捐躯烈士,刻邓世昌公像往刘公岛水师提督府入祠作祭,无奈倭寇据岛,邓公像辗转至成山始皇庙装藏。1932年,时任威海卫行政区首任管理专员,担任过水师提督萨镇冰侍从副官的徐祖善前往邓公祠吊唁并撰联曰:“同为杀贼御寇英雄,济不济天实为之,累祠异代,忠魂凛凛到今生气在;此是变齐至鲁疆圉,年复年国犹是也,立看沧溟,落日泱泱终古大风存。”
邓公祠门柱悬墨底楷书金字联:“英烈激励给家挺脊,雄风鼓荡为国铸魂。”
天后宫为徐福昌所建,天后,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北宋初年。取名林默,相传林默聪慧灵秀,乐于助人,二十八岁时为救海上灾民不幸身亡,当地百姓为纪念她。修筑祠堂,后经历代册封,直达天后,被视为渔家和航海者的保护神,南方尊称其为妈祖。
天后宫门柱悬墨底金字行楷联:“红灯碧海五洲至尊,丹心慈航四海圣母。”
院内左侧日主祠后为“始皇殿”,殿内有始皇塑像,金面玉冠,神采威严。门柱悬墨底金字篆书联:“二巡见金瓯千古一帝,一统开封建王朝百代。”
(胡耀邦书“心潮澎湃”石碑)
始皇庙又称始皇宫、秦皇祠、秦皇庙,庙院虽小却承载了千年对始皇的追忆,独此一隅,也算是成山头因始皇而名闻天下的最好报答。
走出始皇庙,俯瞰见一巨石,上书“心潮澎湃”,极目望远,但见海天一色,霞光万道,正是:“极目江山寄万里,地尽为边,海角为崖,一石傲立千秋业;放怀我辈驰九霄,惊折汉武,复临始帝,百代更迭独善身。”
甲辰年八月中秋日于沪涌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