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驹寨花戏楼画联揭秘
江南秦人
七年前,有一次驾车经沪陕高速回上海,途径商洛时到丹凤县城,一是为着拜谒四皓庙,二是为了游览位于丹凤龙驹寨的船帮会馆,不曾想在会馆中看到一副以画代文的对联,竟让我耗费下许多时光,为探寻千年沉淀,时常魂思梦绕,旁征博引,皓首穷经,时至今日才有了一丝端倪。几年里,为着这一副对联几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多少次在愈陷愈深的探究中回过神来,总觉得我们的古人不至于用这样的方式难为后人,也总觉得我们大约一直在用今人复杂的理论证明着一个前人简单的道理,所谓世间并无烦心事,无非庸人自扰之。
丹江发源于商洛西北部的秦岭南麓,流经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丹江口注入汉江。传说丹江曾产丹鱼,在帝尧时期即称丹水,也有传说因大禹外孙丹朱于此治水故名丹水、丹江。丹江穿过丹凤县城龙驹寨,丹凤人称丹江为丹河,也叫赤水,粉青江,大约是洪水时泥石入水,江水颜色远看近赤色吧。丹江全长近八百里,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第一大支流,从周、秦时代起,丹江便是都城长安连通东南各诸侯国的重要货运通道,航运业非常发达,特别是明清时代,在还没有陇海铁路的时间,北运货物经长江入汉江,抵丹江龙驹寨码头,于此再车载马驮运往长安,或经洛南往北经潼关入黄河,走汾河水路进山西太原,南运的货物亦是至龙驹寨改为舟楫,直达湖广。如此,丹江航运的黄金时代也给地处深山的丹凤龙驹寨带来了前所未见的辉煌与繁荣。各大商帮纷纷在城中构筑自己的会馆,庞大的船帮也按照每件货物抽运费三个铜板的方式积累资金,在龙驹寨西南隅丹江码头边修造起了船帮会馆。
(商洛丹凤龙驹寨船帮会馆)
会馆是公众产业,又要面对公众,既是船帮帮员生活、娱乐的场所,也成了当地商业贸易的核心所在,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六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会馆戏楼上有远近闻名的戏班献演,会馆内外成了各路商家销售的舞台,山民们走出大山,来此采买生活所需的同时便不自觉地接受着现代文明的洗礼。而作为高台教化的重要场地,会馆戏楼上的一寸一毫都成了不能浪费的宝地,从会馆门前的影壁墙到馆内戏台上的天花藻井,从每一个柱石到廊柱顶端的斗拱飞檐,从门当户对到窗棱梁柱,木刻、泥塑、石雕、砖雕,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花鸟鱼虫,苍松翠柏,整个会馆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鸿篇巨著,但凡抬眼,所见皆是经典,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花草,飞禽走兽,正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主角。在诸多雕刻绘画之外,戏楼又为文化人保留了一席之地,悬于各处的楹联,使识文者在欣赏舞台表演的同时能更多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深意。
(船帮会馆花戏楼)
文人撰联讲究汲古润金,把精忠保国,孝悌大义,厚德载物,大道至简,天道酬勤和天下为公的文化精髓凝结为“孝”、“福”、“和”,通过神话故事、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呈现给世人,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之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用新年的春联、有婚丧嫁娶的喜联、庵堂庙观的楹联等,把这些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变现出来,可行可草、可隶可篆,从狂放到柔美,从圆润到刚毅,舒展自如。从石刻、木刻、再到砖刻,对联成了历史建筑不可或缺的点缀,也成了人文古迹中画龙点睛的灵魂所在,以致于现如今每到一处景点,要是那雄伟的建筑上光秃秃一片,连一幅对联都没有,立刻便给人以巨大的失落,这建筑也如同锦衣夜行、素袖藏金般浪费着自家的雄姿。在以文字撰联的同时,也有人以图画代文作联对,用不同人物故事的图画场景,表达连贯的意境,如同看图识意一般,丹凤船帮会馆戏楼上“和声明盛”横额两侧的一副画联便属此类。
(船帮会馆“秦镜楼”的“和声鸣盛”匾与画联)
这副画联作于戏楼建造时,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四副图画在左,四副图画在右,八副图画昭示着八个典故。据传当年造楼时,领班匠首突发疾病而亡,工匠们按照总体设计完成图画制作,因无任何记录资料可查,无人知晓其中含义,后世人几欲破解,始终不得其要,这幅画联就成了“无人能解”的百年谜团。
丹凤县《船帮会馆讲解词》如此表述:“‘和声鸣盛’横匾两侧有组绿色的人物浮雕,每一个浮雕都是由一个老人和一两个小孩组成,据说每一个浮雕都代表一个字,与‘和声鸣盛’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但对于这些图案代表哪些字却至今无人破解”。还说:“郭沫若先生也曾对它进行研究,但始终没有结果。”
(有趣的画联成了千古之谜)
这八幅图画涉及著名历史人物,右侧上联为陶渊明、孟浩然、米芾、公冶长,左侧下联为杜甫、李白、周敦颐、王羲之。
(左为“采菊东篱”,右为“踏雪寻梅”)
上联第一幅图画是陶渊明“采菊东篱”,画中一长髯老者,身后是一荷担童子,担中盛满菊花。东晋陶渊明作《饮酒》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上联第二幅图画为孟浩然“踏雪寻梅”。画中老者垂髯,双手前伸做采摘状,身后童子怀抱手杖,无精打采。明于谦《题孟浩然踏雪寻梅》诗曰:“满头风雪路攲斜,杖屦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右为“米芾拜石”,左是“公冶知鸟”)
上联第三幅图画为“米芾拜石”。一老者手扶巨石,一童子藏其身后,歪头而笑。米芾一生博雅好石,作“石痴”、“石癫”。因失五百金所购南唐李后主“七十二峰砚”,赋诗云:“砚山不可见,我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予频泪滴。”
上联第四幅图画为公冶长“公冶知鸟”。长髯老者昂首,向天观鸟,右手握食做投喂状,身旁童子双手高举,似与飞鸟相言语。公冶长,春秋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博通书礼,通晓鸟语,丹凤有民谣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相传鲁国国君多次请公冶长做大夫,他却一概不应,终生不仕。
(右为“杜甫游春”,左为“茂叔爱莲”)
下联第一幅图画为“杜甫游春”。两位童子伴一老者,老者手持折扇,正在赏花。杜甫做《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七首,其一恼花江上,独步寻花。其二漫步江滨,繁花似锦。其三众花缤纷,姹紫嫣红,其四遥望少城,花盛人乐。其五黄师塔前,桃花鲜艳。其六黄四娘家,花压枝低。其七花开花落,日月如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联第二幅图画为周敦颐“茂叔爱莲”。一老者手持蒲扇围绕植莲水盂做呼喊状,身旁一童子呆立,足旁是一枝被折莲花。明陈献章《茂叔爱莲》诗曰:“不枝不蔓体本具,外直中通用乃神。我爱莲花花即我,如公方是爱莲人。”
(左为“李白醉酒”,右为“羲之爱鹅”)
下联第三幅图画为“李白醉酒”,一老者斜坐榻上,手持酒杯,身旁童子正欲斟酒,地上置一酒瓶,另一童子肩挑两瓶而至。宋姚勉《贤八咏 李白醉酒》曰:“殿前伸脚时,奴视高力士。群阉旁吐舌,翰林醒不醉。”
下联第四幅图画为王羲之“羲之爱鹅”。长髯老者躬身饲鹅,一童子惧而躲于老者身后,一童子持物侧对老者,亦有惧鹅之意,两鹅翘首观老者。《晋书 王羲之传》:“(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就是这八幅妙趣横生,直抒八老雅趣的图画竟引得人们大费周折。有人说:这是民间匠人“图好看”才刻画几幅没有什么意思的图画,此语立即招来一片文化人的嘲讽。亦有人“看图识字”、“以画解图”,说这几幅画是“八仙过海”,又引来一片质询,八仙为七男一女,此画是八个老汉,相去甚远,即使以八仙之“各显其能”论,显然这些图画并未能真正显示出八位老汉所具有的“神奇功夫”。
更多人把研究的目光局限于船帮会馆解说词中那句“每一个浮雕都代表着一个字”,认为一幅图画只能用一个字来表述,这便是让学富五车的郭沫若先生都犯了难常的真正原因,大家都一头钻进了非要用一个字来表述一幅画的“牛角尖”而不能自拔,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语难倒众家英豪。尽管有很多勇往直前者,但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做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使得探究的方向偏离得更远,至于那些浅尝辄止者,更是早已退避三舍,作了壁上观
先古之人能以图画表意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无论是华夏文明还是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尼亚文明,抑或是非洲的古埃及文明和远在中美洲的印加文明,最初的文字形式都是象形文字,先形似,后表意。以画表意的目的在于让观者能直观地领会,并非要观者猜测画者藏匿的深意,以画为字,以画为书,为的是直白地传递信息,只消一眼便可知来意才是上佳的表达。如若画作让人若坠九里云雾之中,那就不是观览者水平有限,而是作画者太过故弄玄虚了。
自然,我们无权苛责古人,他们以画为书,作画表意,画中有字,字画相印,为我们展示着他们高超的意趣和表达,我们对古人最好的回报是看懂、读懂,融会贯通。
既然如此,于我在经历了错误的痛苦摸索之后,认为今天的人们应该从简洁的角度看待这八幅图画。既然画是给普通人看的,我们作为观者就无需故作高深,做画的人也定然是从最普通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思想,无非要引导人们向着八位先人学习,做到“孝”、“福”、“和”,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尽心竭力,忠孝家国,清正廉洁,信义仁爱。如此,这八幅图画只需直接了当地铺陈开来,便是一副对联:
上联:采菊东篱,踏雪寻梅,米芾拜石,公冶知鸟,情寄山水,枕石漱流;
下联:杜甫游春,茂叔爱莲,李白醉酒,義之爱鹅,吏隐朝市,志在丘壑。
甲辰年九月初四日于沪涌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