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赏联游明湖
江南秦人
上古时代,有一条发源自河南王屋山的济水河,流经河南、山东,下游称作大清河,从山东半岛北流入渤海,济水、黄河、淮河、长江并称中国四大江河,济水南岸有一处城池,从汉代起被称作“济南”。随着时光流逝,济水流域发生变化,上游河段日渐隐没,下游仍称大清河。清咸丰五年六月(1855年6月),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堤改道,这次它一改以往向南夺淮入黄海,而是向北夺大清河入了渤海,大清河成了黄河河道,济水被黄河取而代之,济水虽然消失了,但济南的名字却保留至今。
相传,舜帝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就是济南南部的千佛山,今天的千佛山下还有舜井、舜耕、舜华等地名。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山东半岛沿青岛往西到泰安一线被分为南北两个诸侯国,这条线以北为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南面为鲁国,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济南就在齐地,所以济南又被称作齐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自青州(今山东潍坊青州市)移治济南,济南成为山东首府。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成祖朱棣六世孙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封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次子朱见潾为德王,德王府邸在今山东德州,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德王在济南城中营造王府,《历城县志》载:“德府,济南府治西,居会城中,占三之一。”王府规模宏大,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抵泉城路,北至厚载门(今后宰门街),占尽泉城风水宝地,大半个大明湖都成了王府内湖,民间更是有“一座德王府,半个济南城”的说法。
(大明湖中荷花香)
齐鲁多山地,济南就在一群大山的包围之中,济南的南面是泰山,泰山向北延伸为历山(千佛山)、华山、五峰山、莲台山、青龙山、七里山、锦屏山等等,大小山峰环峙,济南就处在了山间盆地的底部,地下严密的岩石结构使得从山上流下的雨水只能顺着岩层向盆地底部汇聚,济南城内外就形成了无数个泉眼,有以趵突泉、漱玉泉等十四个泉池组成的趵突泉泉群,有五龙潭、古温泉等十个泉眼组成的五龙潭泉群,还有珍珠泉、散水泉等组成的珍珠泉群,全城七十二处泉水日夜奔流不息,泉水汇聚流向城中低地,形成了济南城中壮美的大明湖。
从省府东街穿过贡院墙根街就到了大明湖,正对贡院墙根街的是陈毅书题的“辛稼轩纪念馆”,墨底金字牌匾悬挂在朱红大门之上,此处原是山东巡抚杨士骧为感念同乡恩公李鸿章修建的李公祠,建国后,各地纷纷拆除李公祠,济南人就把此处改换门庭成了辛弃疾纪念馆。
济南历史上有过两位著名的词人,一位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一位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他们都生活在南北宋交替的战乱年代,同样经历着乱世离合多悲歌与山河破碎风飘絮,为着纪念,李清照纪念馆修建在了趵突泉公园中的漱玉泉畔,辛弃疾纪念堂就建在了大明湖边。辛稼轩纪念馆共三进院落,一进院中竖一太湖石,两侧厢房为展室,二进为纪念堂主体,堂口悬郭沫若书墨底金字行书抱柱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回廊壁嵌近代名士书辛弃疾诗词碑,三进为临湖“集山楼”,小楼南向面山背水,登临二楼平台,凭栏远眺,千佛山、燕子山、佛惠山、英雄山扑面而来,集山楼集会一众山景。临湖俯瞰,九曲桥、荷花池、藕香榭历历在目,大明湖风光尽收眼底。远山如黛舜耕佛居,近水泛波青莲映红。只是真正的集山楼在江西上饶,这里算是对稼轩公的怀念罢了!
(大明湖北岸远眺集山楼)
集山楼一楼今作茶座,面湖廊柱悬墨底金字行书体抱柱联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抱柱联:“四壁书香一壶清酒,满园墨韵半盏酽茶。”闲坐茶室,壶小有天地,茶清无是非。有空勤耕读,无聊多品茗。
出纪念馆向西,斜阳里一片荷花开得正盛,巨大的荷叶如伞盖,荷花花蕾则穿过密集的叶片努力地指向天空,盛开的荷花在金色的夕阳里红得更加妩媚,含苞欲放的花蕾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般含情脉脉,荷塘紧连玉涵桥,立于桥上向南眺望可见玉函山,桥因此而得名。桥西距堤岸不远是“藕香榭”,舒安书题,墨底蓝字行书体横匾悬在歇山顶下,两边对联为取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舒安书题墨底蓝字行草体,取自王羲之《书圣教序集联》:“晨风莲花香远,草日古木影长。”
(大明湖畔与玉涵桥毗邻的藕香榭)
榭前堤岸上竖“大明湖”石碑一通,书者为清乾隆皇帝,独特之处在于“明”非日月,而是“目月”,一说清比明大,故多一横,一说是趵突泉“突”字少掉的那一点水流进了大明湖,故“明”多一点,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文脉远厚,文字游戏,其乐无穷。
自石碑北行不足数十步,路旁赫然一棵棘树,棘者野酸枣树也,常作灌木或小乔木,此棘发于两石之间,棘成巨木,山石为之劈开,以自然恒韧之力,破顽石之困,坚棘开石,不惧不畏。
沿湖北行约百米至海底大世界又东行为“雅吟居”,白底金字楷书体横匾悬于檐下,原是“尚泉茶韵”茶舍的一座仿古建筑,今天成了老济南传统工艺食品店,济南老面包柜台前还有几个人在排队,四柱三面的小店面湖而居,东侧立柱悬清代藏书家孙星衍白底金字行书体抱柱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西侧立柱白底金字行书体抱柱联:“云阴来做榻,花气入窗纱。”此联出自明诗人刘玉《赠内》:“春风休记旧繁华,举案园林乐事赊。月引池光归座榻,云含花气入窗纱。”诗词后两句也作“风引白云归座榻,雨蒸花气入窗纱。”
行走在明湖北岸,不经意间抬头便可望见横亘在市区南边的几座大山,雨后初晴或是夕阳西下时节,湖中便有了大山的倒影,澄净的湖面如同铺展开来的一幅水墨画,几只游船划过,长长的水波又把这画卷皱褶起来,读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作者到济南府大明湖游玩:“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紧邻小沧浪的佛山倒影碑,小沧浪亭下乃观倒影最佳处)
金元好问诗赞:“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明代安徽颍州人张鹤鸣《明湖游》诗曰:“佛山影落镜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花外小舟吹笛过,月明香动水云舟。”佛山即是历山,又名千佛山、舜耕山,山在济南城南5里,传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大兴佛事,于国三十六州垒石为塔,镌崖为佛,佛龛布满历山山崖,遂称千佛山。
清道光时齐州诗人周乐作《春初看湖上山影》,诗曰:“东风吹皱波粼粼,芦芽界堤柳条新。风定水作玻璃明,万山插入青嶙峋。初疑水云幻奇峰,掩映春湖淡复浓。一片两片看不定,又疑天外落芙蓉。将无海上山能飞,飞来水底不复归。不则有人山能移,移入湖心等闲窥。”造化弄人,在古人眼中的美景“佛山倒影”却成为了后来者眼中的“不可能”,胡适先生就认为遥远的千佛山岂能倒映在大明湖中。随着济南人口聚集,城市日益扩大,开辟道路,修造高楼,人烟日繁,加上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平日里千佛山都难见真容,更莫说在湖中见到大山的倒影,就连湖边“佛山倒影”石碑都不见了踪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青山绿水,创造美好明天,天蓝水碧,在明湖北岸又可见燕翅山、佛惠山、千佛山、四里山、英雄山,其影倒映湖中,美景重现,有雅士依旧制刻石“佛山倒影”为念。
(满人觉罗崇恩书题“小沧浪亭”)
复东行即是“小沧浪亭”,亭上横匾为白底墨字楷书,“雨窗都崎旧岭丁未二月觉罗崇恩辅书”,觉罗崇恩为满人,晚清书法家、收藏家、金石学家,时任山东巡抚。
小沧浪取自《楚辞 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名句。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山东学政、才子刘凤诰与山东巡抚、大书法家铁保(字雨窗)在小沧浪夜饮,席间,刘凤诰灵感涌动,脱口而出绝世妙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书丹并悬于亭上。
小沧浪亭为大明湖北岸一绝佳观景处,此亭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山东都转运使铁保修造铁公祠之余料并参照苏州沧浪亭所建。亭为水榭式,南临广阔的湖面,亭上亦悬关声书题白底墨字行草杨德俊诗联:“垂柳轻摇沧浪外,佛山倒映明湖中。”亭北悬董其昌书题“沧浪荷韵”匾,匾下悬金代元遗山(元好问)撰,济南书家任晓麓书,白底墨字篆书抱柱联:“环城纳湖月,五柳在门墙”。亭临湖畔,绕以长廊,亭外荷塘,境界清幽,这里也成了文人墨客临湖赏景的雅集之地。廊下悬杨庆琛书抱柱联:“花里楼台花外舫,隔林钟磬隔城山。”
小沧浪亭东邻为红柱重檐八角“得月亭”,亭上“得月”匾为著名书法家刘五刘炳森先生所题,近水楼台先得月,亭在湖岸,距池仅咫尺之遥,既得明月亦得花。亭上悬墨底绿字行草体抱柱联:“翠柳映佛山,荷香溢泉城,似瞻赵伯驹弟兄画图;名贤留胜迹,绝唱启后人,若读刘铁云祖孙诗文。”又悬墨底绿字篆体抱柱联:“波静佛山观倒影,莲开亭丽湖中央。”
亭台楼阁是历史的躯壳,临亭登阁仿佛是与古人打了个照面,而悬于楼台上的匾额楹联才是我们与古人神交的通路,每欣赏一块牌匾,一幅楹联,也才能深切的领悟到古人于此当时的感悟和体味,也正是在这样的牌匾和对联面前,我们能更加深切的领悟到大好山河的瑰丽和壮美,每每念及于此,我便乐此不疲,乐而忘返了。
作于甲辰年六月二十八日于济南芙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