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5后Co-餐厅主理人杨锦(Yang)而言,开餐厅、结婚,人生中最重要的故事线都在过去两年间里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几年前,他来到成都,并不知道为自己梦想中的餐厅取什么名字,想着伙伴们都来自五湖四海,然后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面,大家包容地在一起,于是取名「Co-」,这个在拉丁语中有着「共同、一起」之意的名字。
杨锦带领同事在厨房中备餐
杨锦说,在厨房里做菜反而是轻松的事情,真正的考验是在家中。现在纽约米其林星级餐厅Blue Hill就职的太太,之前还在瑞典米其林三星的Frantzén以及墨西哥米其林二星的Quintonil工作过。在家的时候,太太负责晚餐,杨锦则负责午餐,他说:「太太会用米其林出餐的标准来要求我,包括餐盘的热度、菜品的口味等等。她不会因为我是她的爱人,而放松要求。」
作为主厨家客厅的延伸,Co-餐厅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待客之道
向左滑动查看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性的锻炼,使得杨锦积累了不少的出餐经验,在过去两年时间里,Co-餐厅也收获了「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的殊荣。全新的选址,让Co-餐厅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迎接新老客人。杨锦说,这是他家客厅的延伸,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待客之道,呈现自己的料理哲学。TK饕客步入Co-餐厅,与自信的他对谈新一代料理人的理想与抱负。
Co-餐厅主厨兼主理人杨锦
TK
你生于福建,长于温州,就熟悉的口味而言,其实与川菜区域大相径庭,那为什么会选择成都作为Co-餐厅所在地,从创业伊始就选择这种具有较高难度的挑战?
Yang
一方面就我性格而言,白羊座比较喜欢冒险,什么地方我越不清楚,越不熟悉,我就越想要去那个地方。我从来没有去过成都,只有在网络上看到过与这个城市相关的报道。第二点则是与米其林有关,当时内地米其林城市分布是北京、上海 广州 ,以及即将开始的成都。广州对我来说算是较熟悉的城市,所以我就先排除了,杭州也是因为我相对熟悉。我父亲以前在北方做过生意,而上海最直观的就是投资成本太大,我自己开餐厅的话很难承担这么庞大的运营成本,所以这也是当时选择成都的另一方面原因。那个时候如果你问我到底什么是米其林,什么是Best 50,其实我并不知道,只知道这些奖项好像对于做西餐的人来讲是一个很酷的事情。第三个点,我跟成都其实还是有一些渊源的,我又正好觉得这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个人很能吃辣,喜欢吃火锅。来成都之前我也想过如果我失败了,开餐厅的钱都亏了怎么办。当时想得很清楚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反正是年轻人,自己又有各方面动手的能力,那我再出去工作就好了。你总要去尝试迈出这一步,如果你不尝试,那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牛蛙
选取肉质鲜嫩的美蛙腿,外面包裹主厨家乡福建的面线糊,以细丝状的面线微炸后制成,下面是以四川辣椒做成的双椒酱。
TK
2022年7月,Co-餐厅正式对外开放营业,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也收获了「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的殊荣,你觉得这两年最不容易的地方有哪些?
Yang
我是完全没有自己筹备过餐厅经验的人,前期的工作,包括选址、工程报价、找设计公司,这里面的所有事情都需要我自己来跟进,这是第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我不知道米其林餐厅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对此没有任何概念,这也是后期我慢慢一点一滴去摸清楚的事情。第三点,刚开业的时候我们餐厅完全没有属于自己风格的菜品。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吃过我们第一套菜单的客人当时说菜单还蛮有灵性,现在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可能对我来说那时候的束缚较少或者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当时很多菜品是属于那种没有风格,东抓一个西抓一个,落地性会稍微欠缺一点的出品。第四个难点就是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难的其实就是人跟人之间的沟通跟碰撞。相比原来在东郊的旧店,现在新餐厅的空间面积稍微变大了一些,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团队也从之前的6、7个人,扩大到现在的17、18个,有4、5个员工都是从一开始做到了现在。
红虾
TK
前期你是怎么样去构思Co-这间餐厅的?怎么定义餐厅菜式的风格和定位?
Yang
Co-餐厅无论是旧址还是新店都是以温馨为主导的。于我而言,吃饭是一个能把我们每个人的距离拉近的一件事情。还有在我印象中,食物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母亲带给我的,今天我不管去到任何地方,我始终会想起以前在家里面吃到的一些味道。所以我希望,客人在Co-用餐的时候,像在家里的客厅一样,很舒适地去吃完这一餐。当时旧址餐厅开业的时候,我对菜单没有任何概念,到底要做什么,我不知道。还是在正式营业的前三天,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菜单(set menu)想出来,和团队说去做。现在新餐厅的菜单是以我个人成长经历的几大板块为主题:闽南是我孩童时期的一些味觉记忆,那个是埋在骨子里的;江浙是后来成长事情的一些记忆,是我在有了一些辨别能力之后,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想去看的事物,以及生活过的几个城市的印象叠加;然后就是我与太太现在生活、定居的四川。最开始我做菜的逻辑与味道其实是非常沿海的,结婚后,我们在家里也都会做饭,我太太会做很多川菜,这样子就慢慢影响了我的味蕾,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金枪鱼
下方是发酵的桂圆汁,加入了新鲜的莳萝油,最底部是海鲜鸡汤冻。上方以鱼子酱点缀,入口有奶油的绵密感,同时也代替盐,起到增鲜作用。
TK
Co-的菜品体现了一种平衡,没有太过刻意的细节,这是怎样做到的?
Yang
一年前,我会把盘子里面的菜弄得花里胡哨,真的很漂亮。我那时候的思维就是,当年轻人刚学会了很多东西后,就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出来,一个盘子里面可能什么都有。然后当我自己慢慢出去,吃了很多家餐厅之后,我发现其实盘子中的元素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每一口都是有目的的。不然每天那么多人去做那些厨房琐事,摘花草又做配菜,花了那么多心思,客人不见得都会吃完。说回原来小时候的家常菜,思维逻辑是一样的,今天可能母亲就是去蒸一个蛋,那它可能就是雪菜蒸蛋,四川可能是肉末蒸蛋,那里面就是蛋和肉末,把蛋蒸得足够嫩,肉末上面那些油足够香,它就好吃。不需要再给到特别多的东西,除非它有必要。另外我觉得食物跟生活其实是一样的,食物的几大特性,第一点可能是鲜味,然后咸、甜度,甜其实跟鲜可以拉在一起,鲜甜,然后就是酸,酸度在于整个菜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这四大元素构成,我能保证我的出品里面有这四大元素就好了。像做江浙菜或者闽菜,我跟中餐师傅沟通的过程中,他们会告诉我通过盐跟糖的比例,把这个海鲜的鲜味去放大。有的时候食材足够好了,但是你的酱汁里面多给一点点的糖或者盐,那这个食物的酱汁或者海鲜的鲜味就会更突出。
缟鲹
即大竹荚鱼,下方用到烟熏鱼泥以及大连扇贝做出鲜味慕斯。上面是番茄的啫喱冻再搭配上土豆脆,新鲜的阳荷姜带来清新的江浙风味。旁边的鱼子酱来增鲜,紫色的紫苏花带来一些香料气息。
TK
到现在为止哪些经历你认为最影响了你现在菜品的风格?
Yang
我觉得这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年的米其林评选期,那个时候其实对这个奖项没有概念,我当时还在担心评委会不会知道我们餐厅,会不会来?反而我太太还比较清楚这些事情,因为她原来在巴黎费朗迪学院学习,而且也在国外的米其林餐厅工作过,每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她就会和我讨论菜品,碰撞出新的火花,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我第一套较为成熟的菜单。第二个阶段可能就是我在初步知道我有一些法式的菜品形式之后,我餐厅有一个Sous-Chef,他之前在纽约的很多法餐厅工作,有很传统的法餐厅,也有一些日法风格的餐厅,他与我会碰撞出很多新东西。虽然说从法餐的本质上来讲,是比较偏离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口味,黄油味可能会很重,酱汁的风味很浓郁,但我发现其实可以用到法餐的很多技巧跟呈现方式,但是会将味型去做一个调整,出品其实是可以让中国胃接受的。就Co-餐厅的菜品而言,我认为是法餐背景下的出品,会呈现很多的中国味型,但我不会说是新中式。
鳌虾
TK
在你心目中,当代的法餐跟传统法餐是否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已经走向不同的方向?
Yang
我的确觉得有一些差别,举个例子,我去巴黎到那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法餐餐厅用餐,他们依旧会很重视仪式感,甚至对我而言这些服务让人有些压力。而他们的菜品到现在为止酱汁还是非常的浓郁。我觉得现代法餐,尤其是以日本的法餐为例,很多风味没变,但是它所呈现的状态与口感会更加轻盈,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差别,现代法餐从口味上来说给人的负担没有那么大。
鸽子
川味的五香味型,鸽子以五香卤汁腌过,酱汁部分用了五香以及四川的山胡椒做成微辣的酱汁。
TK
你觉得这种变化与地域性有关吗?通常在中国也好,日本也好,相对于欧洲大陆,这种对于法餐轻盈口味的追求会不会是这边特有的现象?
Yang
我有跟身边几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是地域性的迁移以及地域性的文化引致的。就像瑞典的Frantzén,以及法国的一些老牌三星餐厅,其实他们现在很多都在借鉴日本的元素去呈现出品。日本的一些主流元素像艺术元素,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欧洲文化产生了影响,包括现在有些欧洲的厨师,他们想要再精进的话,基本都会跑来亚洲取经。那些能力相当的厨师来过亚洲之后,他的菜品就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我看来是亚洲的餐饮文化,通过厨师之间的交流慢慢被带到西方的餐饮界,并在当地产生了影响。
白羽鸭
TK
成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很容易就能获得云贵川的优质食材,这些在菜单上是否有所体现?
Yang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这片区域的过程,如非必要,我基本上不会选择外地市场的食材,现在本地的一些蔬果品质对我来讲是很好的,还有一些禽类也是。在云贵川我更多是去找当地的香料线索还有味型线索,在香料上做一些选择,这里的味型较为吸引人,也是为最突出的特质。就像之前我们就用了藿香跟泡菜做了一个法式龙虾的菜品,当然也是用法式的酱汁去呈现。
甘梅 山芋 千层酥
TK
作为95后的厨师,你平时和同辈厨师交流得多吗?
Yang
我会跟同辈,也会跟前辈去做交流。尤其是这一年多来,我越来越多地与厨师朋友去交流,不仅仅是做西餐,像粤菜、川菜、江浙菜师傅,我都会去交流。大家可能对于菜系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譬如如何让菜品出品更稳定、各种菜系的精髓、如何更好地管理团队……
Petit Four
TK
现今很多年轻厨师都有着国外的习厨经验,你觉得这些经验在餐厅日常运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Yang
能够持续影响我的还是专业性。相较于多年前,近几年国内餐饮业的专业程度进步得很快。在国外学厨主要还是要学会西餐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有关于食材不同品类的特性的知识库,也有对于食谱意见的分享,我觉得这些都是国外的餐厅可以影响到国内的地方。在国内,可能大家对于中餐的理解就是「适量」,没有将这些度量标准化。标准化并不是少了人情味,而是让这个餐厅在任何时候,不论主厨是否在场都可以出品稳定,我觉得这点是一个餐厅最终能走多远很重要的指标之一。
Petit Four
TK
作为美术生,你一定对餐厅的美感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和我们介绍下餐厅的陈设以及器皿的选择吗?
Yang
我和之前设计旧址餐厅的设计师说,希望能延续老店的一些温馨的风格。但是我会希望说这里更像是我家客厅的放大版。我和太太平常会叫一些朋友来家里聚会,这个设计师也经常会去我家,所以他大概知道我们平常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包括我们的性格,也不是那种特别张扬的,而是往里收着的内敛性格。当时跟他说希望新餐厅的空间从外面看上去非常低调,别人不知道里面是做什么的,这一点对我而言很重要。当客人推开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厨房,对我来讲是做了一个完全的空间置换。考虑到我有很多熟客或者一些朋友来的时候,他们想跟我打招呼,我就要从里面走出来。我觉得我在这个餐厅里面的比重就比较大,客人来了之后,我会先跟这些朋友们打招呼,让大家先熟络起来,再去第二空间。可能今天客人在第二个空间里看到的是一些食材展示,那我们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在里面去做一些别的陈列,或者互动。这个空间对我们来说,气氛不会过重,希望客人可以放下心里的戒备,等到要进第三个空间的时候,客人心里有了之前两个空间的不同对比,那么等他们到真正的用餐空间坐下来的时候会更加放松。
说到餐具,最早的时候我是以单体去选择,那时候我选的器皿,单个拿出来都很好看。但发现放久了之后,在餐厅中就会显得很杂,没有系统性。在此之后,我会首先选择器皿的视觉呈现,保证说自己持有它一个月,两个月之后,还很喜欢,那这是第一个选择。第二个是空间,所有食物的呈现跟器皿的出现,它需要根据空间再去做决定。同样是一个空间设计,同样是摆盘,有的就会显得特别法式,特别的矜贵,那我就会去选一些质感更为温润盘子。第三个是触感,我个人很喜欢圆润型,所以我挑选的这些器皿、刀叉,在客人手中,他们能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这些。我会去看一些生活品牌做的周边VI(视觉形象设计),我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虽然很多人说我是美术生,但并不能说我在美术上面有很多成就,但是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我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些事物。还有餐厅对于很多客人来说,它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那当客人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的时候,这里所有东西都圆润一点,我觉得可以更快拉近与食客的距离。
❖
Co-蔻
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33号
中国华商金融中心L3-318
编辑:Eddie
设计:Cody
图片:餐厅提供
-------------------------------------------------------
商务合作,请联系
sales@tasting-kitc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