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
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皮肤相对常见的红蓝色小病变,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但更多见于孕期女性的唇和面部。
结构----低倍镜观察显示这个病变结构有序(图5.55)。
(1)尤其是在侧缘上,可看到小叶状结构,其中有成群毛细血管增生,但突然终止不向周围浸润。
(2)每个小叶周围有一层薄胶原围绕。
(3)这种排列在病变底部紊乱,代之以不规则形大血管,可能与增生血管相沟通。这个部位偶尔可见一些吻合的管道,类似血管肉瘤,但它们是局灶的,不是病变的整个部分。
细胞----
(1)高倍镜下常见核分裂象和增大的内皮细胞核,起初可能会令人担心,
(2)高倍镜下显示出良性血管病变的另一特征,小毛细血管腔周围被周细胞或外皮层细胞围绕。这种双层细胞也见于肌内血管瘤病,而在血管肉瘤中看不到。
化脓性肉芽肿更合适的名称是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经常有一个表浅溃疡,其中较表浅的小叶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病变可能为反应性,也可能为肿瘤性,尽管它与妊娠和口服避孕药有关,但缺乏类固醇激素受体。
中倍镜下,小叶被纤维性间隔清楚地分隔,间隔内细胞少且缺乏如Kaposi肉瘤那样的致密梭形流水样细胞;
低倍镜下(B),扩张的毛细血管腔有外皮细胞层构成的嗜酸性轮廓
口腔---与恶性病变有相似之处应引起重视----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分叶状毛细血管瘤(lobularcapillary hemangioma)
为隆起性、暗红色病变,伴有或不伴有溃疡形成(图4.35)
显微镜下,可见增生性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团块被含有炎症细胞的水肿样间质分隔,形成一种血管增生的小叶状结构。在典型的病变中,覆盖于表面的上皮呈衣领状、在病变的基底部几乎相互接触。
病变可自行消退,或愈合形成残余的纤维包块或纤维上皮乳头状瘤。在妊娠期发生的类似病变被称为妊娠性肉芽肿或妊娠瘤。
血管肿瘤(vascular tumor)相对常见,包括各种类型。必须注意,不要把鼻腔的正常的高度血管化的结缔组织过诊断为血管肿瘤。分叶状毛细血管瘤(lobularcapillary hemangioma)
鼻腔常见的肿瘤,其体积可以较大(图4.87)。这种肿瘤常被误诊为鼻咽血管纤维瘤,
更糟的是,被误诊为血管肉瘤,因为后者可能具有丰富的细胞和高的有丝分裂活性。
对病变内分叶状生长方式的识别(不同于高度吻合的血管腔)是一个关键的诊断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病变具有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和肌动蛋白阳性的外皮/平滑肌细胞(以后者为主),支持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诊断
叶状毛细血管瘤
叶状毛细血管瘤(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也称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是毛细血管瘤的一种特殊亚型
患者多为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不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幼儿。男女均可发生,男性多见。好发部位依次为牙龈、手指、唇、面部、舌和足底,也可发生于鼻腔,并可见于四肢或躯干。病变位于皮肤或黏膜表面,呈息肉状生长,
镜下
小叶状的增生性毛细血管型血管组成,常伴有表皮溃疡和间质水肿。
低倍镜下呈外生性生长,与皮肤或黏膜之间有粗细不等的蒂相连,由呈簇状或分叶状分布的增生性毛细血管组成(图15-88),
小叶内增生性的小血管多围绕一个管径较大、附有肌壁的大血管,
血管之间可见急性或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间质多呈黏液水肿样,
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有时可见较多的核分裂象。
化脓性肉芽肿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又称肉芽组织型血管瘤,好发于皮肤和黏膜,常见于牙龈、手指、唇面、舌等处,多发病于20岁以上成人。
【诊断要点】
①肉眼见病灶呈息肉状隆起于皮肤或黏膜表面,有蒂或无蒂,紫红色,脆嫩,易破溃出血,直径多<3cm
②低倍镜下见病变呈外生性生长,表面皮肤黏膜可形成溃疡、继发感染,蒂部与周边皮肤/黏膜连接处常形成“衣领状”改变;
③病变主体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呈簇状或分叶状分布,小叶内增生的小血管多围绕一个管径较大的血管(管壁常有平滑肌);
④间质为纤维黏液样,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似炎性肉芽组织;
⑤内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有时可见较多核分裂象,不要误为恶性。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高分化血管肉瘤鉴别,后者不仅管腔相互吻合沟通,而且呈明显浸润性生长,可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