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诊断中3个易错点
第一
从理论上面来讲,认为有可能是病毒整合现象,因为病毒整合以后,影响E7--会影响着色的位置,影响到这个细胞的复制,影响核分裂--应该归高级别
但是缺乏循证依据-放到高级里就意味着它克隆性增生
依赖 P 16来进行一个低级别高级别的分类----不靠谱
RNASCOP-跟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系的,而不是到高级别低级别有关系。
依然要靠HE
核分裂
异型细胞
不典型湿疣--向高级别转化概率跟普通低级别概率一样--还是归入低级别
整合发生在高级别病变
第二
1.
高级别??
---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反应性变化
高级别???
成熟---胞浆逐渐增多,细胞能看到核仁,栅栏状排列的底层细胞---他们不是一个真正的克隆性增生
高???
成熟---胞浆逐渐增多分化,细胞能看到核仁,栅栏状排列的底层细胞
RNASCOP---底无,中表层阳
你去做P16会全阳性,这种带有下层细胞增生,常在一些非常厉害的高危病毒,特别是16型病毒18病毒其实很少看到,滞留性特别强,P16他就弥漫阳---底层细胞有反应一种是因为病毒本身因素,病毒特别是一些高危病毒,像HPV16,它除了滞留性以外,它本身就有一些其他的蛋白可以引发细胞增生的----P16常阳性
周老师说---阳了也不能去承认高级别。这明显的是一个在形态上面肯定的低级别的东西。
(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但伴有基底旁层细胞数量的增加,常常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核增大(图12-10),这种改变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感染性病变中。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与HSIL鉴别的困难。一般认为如果细胞极向存在,细胞核多形性不显著,染色质不粗糙,则仍然诊断为LSIL。
(4)核异型轻微的扁平不成熟病变(fat lesionswith surface atypia and inconspicuous halos):一些扁平湿疣样病变,基底旁层细胞数量轻度增加,上层细胞核密度增大,大小不均,但缺乏挖空细胞典型的核周空晕(图12-11),一般不建议使用扁平湿疣的诊断,采用LSIL。
2.
炎性的反应增生,低级病变---副基底细胞差不多很一致,细胞没有重叠,没有过度增生,细胞间桥非常明显,伴有一定的细胞水肿,细胞间裂隙拉的比较大,表明它是一个炎性的反应性过程
炎性的反应性过程---P16常不阳性
RNASCOP---底无,中表层阳
挖空细 胞特征,底层细胞反应,副基底层细胞水肿炎性的反应
P16常不阳性
底层细胞反应---非特异性反应P16常不阳性
-------------------
基底细胞增生
基底细胞增生(basal cell hyperplasia)表现为基底细胞层次增加和细胞核轻度增大,但细胞极性正常,不出现细胞核的异型性、核深染等特征,细胞形态与正常的基底细胞基本类似,而且表层细胞的成熟度正常(图12-19)。目前对基底细胞增生的意义还不太肯定,认为可能是原始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早期表现。尽管在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建议在病理报告中做出这样的诊断。这是因为其临床意义不明。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其自然消退率很高。
基底细胞增生的特征表现是基底层和旁基底层细胞增厚(图2.1)。细胞核增大、椭圆形,垂直排列,无细胞多形性或染色质深染;基底细胞层典型的栅栏状排列消失。其上方的鳞状细胞保持正常的成熟形态。基底细胞增生可能与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妊娠、创伤愈合、炎症及感染有关。
2.5反应性和修复性非典型鳞状细胞
这些反应性改变最容易被误诊为SIL,鳞状上皮反应性改变通常表现为发生在炎症背景中细胞核增大,但核膜光滑,可见核内包涵体。鳞状上皮的反应性改变常以中下层明显,有时基底层细胞密度增加。反应性改变时细胞核增大,但细胞极性较好,核质比正常,细胞核形态较一致,常有轻微的异型性,核仁明显,但染色质纤细,均匀,无病理性核分裂象(图12-18)。而SIL病变很少伴有显著的炎症,特别是很少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但细胞核的异型性常较为明显、核染色质粗糙、边集,易找到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性鳞状上皮增生与SIL病变不同,pl6阴性,Ki-67阳性细胞少于20%并位于上皮的基底层。
反应性和修复性非典型鳞状细胞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如念珠菌病、滴虫病、衣原体感染、非特异性急性或慢性炎症。
鳞状上皮的反应性改变包括细胞疏松排列、细胞核增大、染色质的改变(深染或泡状核)、核仁变化各异。细胞核大小和形状轻微改变,核间隙相对一致。上皮细胞可见胞质空泡及双核(图2.8)。并非所有反应性改变组织学样本都伴发炎症。
修复性改变(如活检后、糜烂后或溃疡)可见明显的核异型,但是核分裂象偶见。需要牢记的是,单一的诊断标准不足以区分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反应性改变,这一点很重要。难以诊断时,免疫组化染色(如Ki-67和p16)可能有助于诊断。少数情况下,反应性改变在上2/3上皮可见细胞核Ki-67散在阳性,但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远少于SIL。反应性改变时p16阴性,有助于对上述病例进行诊断。
---------------------------
第三
乳头状癌???
挖空
像高的地方ki-67不太支持啊
RNAscope--低危病毒11型
像高级别,仔细看,细胞胞浆相对还是比较多的,细胞之间并不重叠,细胞之间并不拥挤。第二个细胞有明显的核仁。有明显的核仁,如果一个高级别到这个样子,那可能就是浸润癌了,根本就不可能是高级别了。
总结
第一个是细胞密度没那么高,没那么增生,
第二个通常会看见明显的核仁,所以这些细胞都是一些反应性的,不是真正的克隆性增生。
第三个回查临床资料HPV究竟是哪个亚型
第四--低危病毒P16不会弥漫阳。RNAscope
低级别
鳞化
低危病毒阳,HPV检测的是高危
以上三点是低级别诊断过程中的特定问题
-----------------------
LSIL病变中上皮是否呈现乳头状生长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病变。
扁平湿疣(flat condyloma):这一病变上皮不形成乳头状增生,仅显示病变处鳞状上皮增厚,主要由缺乏糖原的鳞状上皮组成,棘层肥厚,可伴有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增生的上皮中常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绝大部分宫颈LSIL病变都呈现这一表现。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其与扁平湿疣最大的不同是病变呈现外生性生长,在宫颈表面呈无蒂的突起,这一病变通常与低危型HPV6、11感染相关,多数病例在治疗后消退,有其独特临床病理特点,
故有学者建议应单独诊断,但也有人认为其为LSIL病变的特殊亚型。
组织学表现为明显的乳头状增生,每个乳头状中心都有纤维血管轴心,乳头表面被覆的鳞状上皮可呈现与LSIL相类似的改变,但挖空细胞改变可能并不明显(图12-4)。
在临床上,尖锐湿疣更常见于外阴及阴道,发生在宫颈处较为少见。有时尖锐湿疣体积可以巨大,称为巨大尖锐湿疣,大体上可以形成菜花样肿物,易被误诊为癌(图12-5)。
特殊类型LSIL
(1)不成熟湿疣(immature condyloma):
不成熟鳞化的上皮被低危型HPV(6型、11型)感染,导致一种不同于典型尖锐湿疣的LSIL。
表现为较为纤细的乳头,被覆鳞状上皮,细胞核轻度拥挤,表层细胞中少有挖空细胞,总体上乳头被覆的鳞状上皮形态类似不成熟化生的上皮(图12-8)。
(2)发生于不成熟鳞化的SIL:
多数伴有不成熟鳞化的SIL可与单纯不成熟鳞化相区别,组织兼具不成熟鳞化与SIL的部分特征。当难以分级时,又称为非典型不成熟鳞化(atypical immaturemetaplasia,AIM),但该术语及诊断标准尚存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类病变可能是低级别SIL的一种特殊形态学表现,应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形态加以描述,近年,随着p16、Ki-67和HPV染色的常规应用,非典型不成熟鳞化的诊断越来越少。
pl6和Ki-67的染色,如果p16弥漫阳性,Ki-67>15%阳性,并且高危型HPV阳性,这些病例应被诊断为高级别SIL(图12-9B)。如果pl6阴性或仅有局灶阳性,Ki-67增生指数<15%,高危型HPV阴性,则支持其为不成熟鳞化。
鳞化
【1】是一种生理性改变,主要发生在鳞柱交界处颈管内膜侧,
【2】在化生的早期储备细胞增生,这种细胞核圆形、略增大,显得核质比高,有可能被误诊为HSIL病变。
【3】化生的鳞状上皮整体感觉形态温和,细胞大小相对一致,细胞核的异型性不明显,染色质均匀含核内包涵小体,表面常常还保留有宫颈黏液柱状上皮。(图12-9A),
【4】可偶见核分裂象,但都位于基底层,没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5】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核染色,大小的变化,表面细胞核异型或多核,特别是在炎症背景下。
但如果出现显著的核增大深染,细胞核密度高,极向消失时,则应高度怀疑为HSIL,
(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但伴有基底旁层细胞数量的增加,常常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核增大(图12-10),这种改变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感染性病变中。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与HSIL鉴别的困难。一般认为如果细胞极向存在,细胞核多形性不显著,染色质不粗糙,则仍然诊断为LSIL。
(4)核异型轻微的扁平不成熟病变(fat lesionswith surface atypia and inconspicuous halos):一些扁平湿疣样病变,基底旁层细胞数量轻度增加,上层细胞核密度增大,大小不均,但缺乏挖空细胞典型的核周空晕(图12-11),一般不建议使用扁平湿疣的诊断,采用L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