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实战篇+王朝夫教授讲老大难之--鳞的病变】角化棘皮瘤?湿疣?or。。

文摘   2024-11-08 22:51   海南  

废话不说看图吧


鼻腔---表面乳头样隆起


真皮炎症反应重


上皮:疣状--教堂尖顶,乳头状--间质顶起来上皮
柱状角化不全,角化过度


棘层增厚,颗粒层粗大透明角质,


同款






表皮看到破溃--可能不咋好





对比一下角化棘皮瘤

不太像角化棘皮瘤大碗结构,碗里装着角化物,上皮。。。







王朝夫老师讲课同款图片




像疣,诊断一个疣就完了吗?


重点来了-----上皮脚,杵状向下,异型性轻

王朝夫老师经典总结


鳞状上皮钝性凸起进入真皮中层或深层,要考虑疣状癌鳞状上皮向下生长呈球茎状。小的中性粒细胞聚集灶可以延伸到上皮脚。


最后诊断----不能除外疣状鳞癌verrucous



翻翻书······


疣状鳞状细胞癌(verruc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定义


疣状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具有低度恶性潜能。


ICD-O编码:8051/3


同义词


口腔旺炽型乳头状瘤病(oral florid papillo-matosis),Ackerman瘤(Ackerman tumour),空穴状上皮瘤(epithelioma cuniculatum),巨大尖锐湿疣(giant condyloma acuminatum),Buschke-Löwenstein瘤,皮肤癌样乳头状瘤病。


流行病学


疣状鳞状细胞癌占所有口腔癌的2%~12%,主要见于男性(高峰年龄40~50岁,范围34~85岁)。四肢疣状鳞状细胞癌(空穴状上皮瘤)最常累及50~60岁男性。生殖器型(Buschke-Löwenstein瘤)的发生率占所有阴茎癌的5%~24%,这种肿瘤倾向发生在小于50岁的男性(范围18~86岁)。


病因学


最主要的病理发生机制包括慢性刺激、炎症和削弱的免疫反应口腔疣状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口腔卫生差、不合适的义齿或蛀牙、嚼烟或槟榔。对于生殖器病变,卫生差和包茎起主要作用。其他机制包括HPV感染(多为

HPV6,11)和化学致癌剂。


部位


常见部位包括颊黏膜和磨牙后黏膜、齿龈、口腔基底、舌和硬腭。也发生在脚底,很少发生在手掌、手指远端和截除术残端。生殖器病变主要发生在龟头和阴茎包皮。较少发生在阴道和肛周区域。少数病例被描述发生在头皮、面部、背部和四肢。有时伴有长期溃疡或瘢痕,尤其是在胫前区域(皮肤癌样乳头状瘤病)。


临床特点


病变显示菜花样形态,可以呈外生型或内生型,具有乳头状瘤外观。颜色苍白,有时呈凹陷形,可见液体渗出。有些有触痛和疼痛,尤其是在足底。可以长时间缓慢进展性生长。


组织病理学


所有病例显示高分化增生性上皮病变,恶性本质容易被忽略,尤其活检小而表浅。

状上皮显示不对称向外和向内生长形态,具有推挤状边缘不是破坏性或浸润性边缘。通常比周围表皮/黏膜渗透更深


肿瘤细胞仅显示轻微非典型性和非常低的核分裂活性。


中性粒细胞的出现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可以形成小的表皮内脓肿。凹陷内的渗出液中含有炎症细胞,角蛋白碎片也可以存在。没有普通的鳞状细胞癌巢。


鉴别诊断


与良性反应性病变及更常见型鳞状细胞癌的鉴别可能有困难。鳞状上皮钝性凸起进入真皮中层或深层,要考虑疣状癌鳞状上皮向下生长呈球茎状。小的中性粒细胞聚集灶可以延伸到上皮脚。临床病理联系和足够的取材常有帮助。


前驱病变


口腔病变可以发生在先前的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红斑狼疮或念珠菌病区域。


预后和预测因素


如果肿瘤完整切除,预后非常好。如果切除不完整,复发率高,生存率下降。长期病例或放疗、化疗后,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可以转变成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1.疣状癌---外阴

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的外阴鳞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阴道、宫颈及子宫也可发生,是一种与HPV不相关的高分化、非转移性鳞癌


大体上肿瘤体积较大,呈菜花样,不同于尖锐湿疣之处在于基底较固定,乳头圆钝且纤维轴心不明显,表面常有溃疡


镜下可见鳞状上皮呈宽带状延伸并形成乳头状生长,乳头的表面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纤维血管轴心无或纤细。鳞状上皮分化成熟,缺乏挖空细棘层明显增厚,仅基底部可有轻微异型性上皮脚粗大,呈球状或棍棒样挤压、推入上皮下间质(图12-6)。小活检取材浅表,诊断需结合临床大体所见。


【鉴别诊断】


(1)主要与尖锐湿疣或湿疣样鳞癌鉴别:


①体积较大,为孤立结节,表面有坏死及溃疡湿疣体积小,常多发;


②乳头的血管结缔组织轴心较纤细;


③上皮分化成熟,仅基底部有轻微异型性;湿疣的表层挖空细胞易见,而湿疣样鳞癌有明确的异型性;


④上皮脚向下呈推移性生长,而湿疣样鳞癌是基底部插入性浸润。临床上的所谓的“巨大湿疣”,病理形态则可能为较大的尖锐湿疣、疣状癌或湿疣样鳞癌。


(2)慢性非特异性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假上皮瘤样增生,表面无明显疣状及乳头状突起,上皮内炎症水肿明显;


(3)高分化鳞癌,上皮脚不呈球状,而呈小团状、舌状或条索状浸润,异型性更明显。




2.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 ofthe vagina)是鳞癌的一个亚型,也是发生在阴道的一种高分化的癌。


大体呈明显外生性结节状、乳头状或蕈伞样。


镜下特点为分化好的鳞状细胞,基底部压向并侵入间质。


疣状癌手术切除后可局部复发,但很少淋巴结转移。形态上合并有典型鳞癌时则侵袭性强,应归类为阴道鳞癌。


3.宫颈  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病理及临床特点与外阴的疣状癌相似,体积大,高分化,预后好。



特殊类型:①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是一种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主要呈外生性生长,形成疣状或息肉状结节状或巨大湿疣状底部呈推挤状,边缘整齐。多位于足底,与口腔等部位相应疣状癌类似,常伴有HPV感染。预后很好,也可发生较深组织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罕见。


4.肛门

疣状癌肛周皮肤发生,广基疣状肿物。

【光镜】为粗大外生性乳头状瘤样肿瘤,乳头中心无结缔组织核心。鳞状上皮分化好。癌的底部界限清楚呈膨胀性生长,浸润不明显。生长缓慢,但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疣状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5.口,咽,涎腺


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为一型分化良好的鳞状细胞癌。1948年Ackerman首先报道并描述,所以也称此瘤为Ackerman瘤。由于它在临床、病理和生物行为均具有独特性,而被划为一特殊类型口腔是疣状癌最好发部位以唇、颊、舌背、牙龈或牙槽黏膜最多发,其次为腭部和口底。此外,疣状癌也可发生于喉、鼻腔、食管、阴茎、肛门、直肠区、外阴、阴道、子宫颈和皮肤处。


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其中75%发生于男性。


病变呈白色刺状或乳头状突起


【光镜】


构成癌的上皮向外及结缔组织深部同时生长,全层细胞分化良好,核分裂少见,在表面增生的上皮折叠形成裂隙或小囊,其内充有不全角化物、深部上皮钉突膨大、钝圆,全部钉突几乎以同一方向、同一水平向间质内压迫生长,这种独特的“推进式”生长是疣状癌的特点(图2-2)。结缔组织内有多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疣状癌为局部侵袭性缓慢生长,不发生转移,切除不全可复发。由于疣状癌细胞分化良好,如病检取材表浅,易误诊为角化棘皮瘤或鳞状细胞乳头瘤,所以应全面取材,见到膨大的球形上皮钉突,方可诊断。





还是不会看,还得请出我们的大佬王朝夫教授


以下听课笔记来自衡道病理公众号,仅用来总结归纳学习,侵权删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1







 具体病例风险评估


部分风险:如乳腺、舌头、阴茎、接近直肠肛门部位为高风险部位。结肠或小肠的等位置风险相对小一些。

年龄风险:比如乳腺,18岁的风险较80岁大。

标本风险:大标本小风险,小标本大风险,因为小标本需定性,决定治疗方向。如果风险大的病例,无百分之百的把握,建议退一步。


 阴茎和包皮的解刨学及组织学

 阴茎体的解剖层次:依次为表皮、真皮、肉膜(真皮下的平滑肌)、阴茎筋膜(纤维结缔组织和脂肪)、白膜、阴茎海绵体(1对,白膜厚)、尿道海绵体(白膜不清楚)。

图1.1: 阴茎横断面,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绵体,尿道海棉体的白膜不清楚,而阴茎海绵体的白膜清楚而厚


                                


 龟头的解剖层次:依次为上皮(被覆的是粘膜)、固有层、尿道海绵体、白膜、阴茎海绵体。




图1.2:大多数情况下,被白膜包绕的阴茎海绵体远端是龟头的一部分。通过冠状沟的连线可将龟头与阴茎体分开

补充:在冠状沟的连线远处为龟头,阴茎海绵体深入到尿道海绵体的基底部。需要识别尿道海绵体和阴茎海绵体的意义在于:肿瘤侵犯尿道海绵体是T2,侵犯阴茎海绵体是T3。


包皮的解剖层次:依次为表皮、真皮、肉膜、固有层  、粘膜上皮。


图1.3红圈示包皮,右图最上为皮肤,最下为粘膜,肉膜位于皮肤与粘膜之间,包皮的全层包括5层: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顶部)、真皮、肉膜、黏膜下层、黏膜的鳞状上皮(底部)




图1.4:从右向左依次:表皮、真皮、肉膜、粘膜下。皮肤鳞状上皮基底层可见黑色素,有少量角化,阴茎鳞状上皮的厚度为:基底层是单层,棘细胞层为5-6层,很少超过10层





肉膜是比较特征性的成分,阴茎和阴囊皮肤有。为真皮下的平滑肌。



海绵体

图1.5:左图为尿道,其旁为尿道海绵体,右图为阴茎海绵体。阴茎海绵体与尿道海绵体的区别:阴茎海绵体血管之间平滑肌比较多,间质比较少,而尿道海绵体血管之间纤维组织多,平滑肌比较少


阴茎被覆鳞状上皮:

1.  阴茎体表皮 

2.  包皮(皮肤面、粘膜面)

3.  龟头(粘膜上皮)

4.  冠状沟(粘膜上皮):位于龟头和阴茎的交界处


鳞癌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冠状沟和包皮为最常见的部位。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

1.  鳞状上皮增生(四种模式)

2. 上皮内瘤变(分化型,未分化型等)

3.  乳头状肿瘤(尖锐湿疣,湿疣样癌, 乳头状癌,NOS)

4.  原位癌(Bowen病,WHOsh不推荐)

5.  鳞状细胞癌(普通型及亚型,NOS)


 正常的鳞状上皮:知道正常才知道异常


棘  

修复: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再生 


 

致密的网状层富含胶原纤维

条索状、致密、斑片状,胶原之间 有裂隙,呈迷路状



真皮乳头间质疏松,无粗大的胶原



表皮:正常的鳞状上皮一层5-7层,不超过10层,表皮里有4种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保护免受紫外线损伤,与基底细胞比例1:4--10)、朗格汉斯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梅克尔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



图2.1:左图CD1α标记朗格汉期细胞,右图CK20核旁点状阳)标记梅克尔细胞

黑色素细胞



真皮:致密的网状层富含胶原纤维,真皮乳头间质疏松。可见小汗腺。

真皮胶原特点:条索状、致密、斑片状,胶原之间 有裂隙,呈迷路状。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既非肿瘤性增生


扁平状鳞状增生:HE特点

1.  表面过度角化(罕见角化不全)

2.  棘层肥厚

3.  有正常成熟现象,无异型

4.  上皮与间质有“线性”交界面


图3.1: 左图基底层呈“线性”界面,右图鳞状上皮增厚超过十层,表皮过度角化,有成熟现象

 

乳头状增生:HE特点

1.  低倍镜下呈锯齿状外貌:鳞状上皮上下均不整齐

2.  乳头低,表面尖或圆,伴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

3.  细胞无异型


图3.2:表面略过度角化,表面呈波浪状,下方呈锯齿状,有成熟现象


假上皮瘤样增生:HE特点

1.  被覆鳞状上皮增生深入固有层/真皮,或固有层/真皮内出现从被覆上皮“脱落”下来的上皮巢(上皮巢小)

2.  细胞无异型

3.  常合并出现于扁平状或乳头状增生病变中


图3.3:被覆上皮增生深入真皮,与表皮相连,孤立的结节为切面原因,非真正的浸润


上大下小----假上皮瘤样增生

上小下大----CA,下与上另立门户


疣状增生:HE特点

1.  棘层肥厚,基底部宽(舌状,上皮基底宽大)

2.  细胞无异型

3.  可伴微小乳头状瘤样增生

4.  过度角化,可有颗粒层增厚

5.  常比邻疣状癌


图3.4:强调基底部宽,常常毗邻疣状癌。有间质伸上去----有点乳头状

鳞,不全角化




 上皮内瘤变


定义:致瘤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导致细胞遗传物质(包括DNA,RNA)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细胞异常增殖,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是基因病,多为克隆性增生。



第5版和第4版相比,把Paget病从鳞状上皮病变放入腺上皮病变,其他无显著性的差异。




 阴茎上皮内瘤变


分类:                                                  免疫表型:

分化型上皮内瘤变的诊断:HE特点



右边-


分化型



1.  表皮增厚,有细胞间桥(说明有分化);可有表皮突拉长(有增生的表现)

2.  表面过度角化,角化不全

3.  基底层或棘层细胞异型(核大、深染,核仁明显)(基底层细胞正常是没有核仁的)

4.  轻微异常成熟(角化形成细胞增大,胞浆丰富嗜酸)

5.  1/3-1/2病例异型明显(frank atypia)基至多形

6.  无HPV感染证据;累及范围:基底层-全层


图4.1:黑线左侧上皮:与正常不同,细胞层次增多,底脚延长,基底层细胞密度增大,细胞明显增大,核浆比也增大,有轻度异型,胞浆嗜酸性(说明还是有分化的)。

上大下小----假上皮瘤样增生

上小下大----CA,下与上另立门户



萎缩性硬化性苔藓:HE特点

1.  表皮萎缩和增生混合存在

2.  基底层细胞胞浆内空泡状改变

3.  真皮乳头层/粘膜固有层玻璃样变、硬化

4.  硬化性病变下方淋巴细胞反应带


图3.5:萎缩性硬化性苔癣


1.  乳头层的间质不再疏松水肿,被致密的胶原取代,间质玻璃样变性;下面淋巴细胞反应带。说明发生了硬化性的改变。

2.  基底细胞胞浆里有空泡。其下可见裂隙。也是他的特点。


图3.6:左图:乳头层有玻变提示萎缩性硬化性苔癣。间质有水肿,切勿理解为正常的乳头层的疏松结缔组织。右图:水肿右侧基底层的细胞出现分化型的上皮内瘤变。





图4.2:左图:真皮乳头层有玻变,炎细胞的浸润。联想到萎缩性硬化型苔藓。鳞状上皮层次增多,下1/3比较密集,发生了分化型上皮内瘤变。与正常的基底细胞不同出现了大而深染,有异型性,发生了肿瘤性改变,细胞与细胞之间。裂隙比较大,说明伴有水肿。右图:表面上皮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细胞有成熟,有细胞间桥,细胞之间有明显的水肿。这是萎缩性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了肿瘤性改变。


图4.3:间质硬化,有萎缩性硬化,上皮层次增厚,基底层细胞核大、深染、密集,分化型上皮内瘤变。


图4.4:玻变性间质,在异型性(核大),分化型上皮内瘤变。





基底样型上皮内瘤变(又称未分化型上皮内瘤变)的诊断:


1.  表面薄层角化不全

2.  上皮被异型小细胞取代;核仁不明显;胞浆少(正常鳞状上皮被异型基底细胞部分或完全取代)

3.  核分裂象、凋亡现象明显


4.  偶尔,瘤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或多形性


5.  有HPV感染证据,如P16+


图4.5:鳞状上皮层次增厚,细胞异型明显、细胞核密集,基底膜完整,表面角化不全,分裂相多见。




图4.6:如果是普通性增生,应该有成熟的基底细胞,如果是上皮内瘤变,基底细胞应核有核仁。左图黑圈处放大如右图:可见核仁,所以这个已经发生了上皮内的肿瘤性的转变有细胞间桥,所以是分化型上皮内瘤变。


图4.7:左图:正常的鳞状上皮Ki-67表达在靠近基底部,不可以位置比较高,乳头层基底部不连续表达;中间及右图:Ki-67位置比较高(基底样型上皮内瘤变合并分化型上皮内瘤变),明显上移


湿疣样(Bowenoid)型上皮内瘤变的诊断:HE特点


1.  表皮轻度乳头状突起伴不典型角化不全

2.  明显核多形

3.  明显挖空细胞

4.  明显核份裂象


图4.8:湿疣样型上皮内瘤变:基底细胞不正常,上面细胞有明显核周空晕(HPV感染),下1/3层细胞有异型,似湿疣


图4.9: 鳞状上皮增生,细胞有多形性,可见挖空细胞


少见型:

图4.10:湿疣型和基底细胞样性混合的一种上皮内瘤变:表皮乳头状增生,伴过度角化,基底层呈锯齿状,基底细胞核密集,全层见两类细胞:上面的细胞透亮,有异型,下面似基底细胞。


图4.11: 透明细胞型上皮内瘤变:胞浆空泡(不是挖空细胞,做P16应该是阴性)



陷阱之钟长鸣,学习永远在路上~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2--内生

阴茎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第二讲


 非乳头/非疣状癌前病变与癌的区别:


1) 无明显肿块:细胞有点像,但生长方式不支持(即没有明显肿块);
2) 无浸润证据。


图1

左上图: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1病变局限:上皮细胞往下生长,较局限,下面位于一条水平线上;2没有浸润性生长的肯定的证据;

左下图: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上皮脚向下生长,下面大上面小(像结了一个果子)

右上图:假增生性鳞状细胞癌

右下图: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有角化层浸润性生长,间质促结缔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1 基于三方面诊断及鉴别诊断:



2 提示为鳞状细胞癌可能的形态
1)
向下生长的上皮量多(大体有肿块首先考虑癌,量非常重要);
2) 质:
上皮异型,即“矛盾“角化(反常分化:不该出现角化的地方出现角化,如基底出现角化)
3) 生长方式:
杵状生长
上面小下面大,深部上皮巢比浅部者大;
前沿上皮水平“参差不齐”。(普通型增生不能解释);
浸润
上皮巢小、不规则;
基底膜缺如或不完整;
反常分化(胞浆丰富、红染);
累及肉膜或海绵体(侵犯)---跑到不该去的地方;
纤维组织反应或硬化;--伴随
实质与间质出现裂隙。

3 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的形态
1) 量:
大体上,若为孤立性病变则无肿块(只有这个不合并其它病变);
光镜下,固有层内增生的鳞状上皮或者与被覆上皮相连,或者呈小巢状(像从上皮掉下来的小巢,小巢与被覆上皮有关,
如果是癌深部的巢与表面关系不大,在深部另开炉灶);
上皮量少
2) 质:
上皮无异型;
无显著嗜酸性丰富胞浆(有丰富嗜酸性胞浆提示反常分化);
一般无板层角化;
3) 生长方式:
位置表浅,
一般无杵状生长,
无大巢;
无浸润;
无相关的纤维组织反应或硬化。

图2 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1病变局限;2位置表浅,下面小巢像从上皮掉下来的,无浸润证据;3大体无肿块;4下面几乎位于一个水平线上(红线所示)。


图3 鳞状上皮早期癌变(有肿块的话)或高度可疑癌变(没有肿块的话):1表面上皮无异型;2但有反常分化,上面小下面大,杵状生长,矛盾角化。

4 假增生样鳞状细胞癌的形态:
1) 量
大体上,有肿块(直径0.4-3.5cm)
(常发生于包皮,年龄偏大年轻不要轻易诊断假增生样鳞状细胞癌),
多数病例≥2个病灶;
光镜下,上皮量多(大小不一上皮巢,浅表上皮小,形成上小下大的现象,但假上皮瘤样增生上皮量少);
2) 瘤细胞分化极好,类似假上皮瘤样增生
3) 生长方式
杵状生长;
深部上皮巢可能比浅部上皮巢大;
有浸润证据;
可能有纤维组织反应。
鉴别主要看量和生长方式,量多所以有肿块。

图4 假增生样鳞状细胞癌:

左图低倍:量多;质看不清;生长方式:上面小下面大;

右图高倍:杵状生长,分化好,无转移报道。



图5 假增生样鳞状细胞癌:1量多,分化好;2生长方式:
上面巢小下面巢大,
疣状增生,有浸润(B图);
这些病变是连在一起的,疣状增生的基础上癌变。

 鳞状细胞癌分级(3级法)


基于分化程度、多形性、角化产物三个特征进行分级。

1 分化好的鳞状细癌
1)诊断标准:

① 

大体上,有肿块(一定要有肿块)

光镜下,多量大小不一上皮巢;

 

瘤细胞轻度异型,

瘤巢内角化珠或板层角化或“矛盾角化”

 生长方式

杵状生长;深部上皮巢可能比浅部上皮巢大;

有浸润证据;

病变前沿上皮水平“参差不齐”;

可能有纤维组织反应(也可能没有)。


图6 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出现大量角化,无多形性。

2)注意事项(强调):



 病例分析


【病例1】 男,61岁,阴茎新生物,初诊意见:尖锐湿疣。

图7 低倍镜下病变呈乳头状改变,但鳞状上皮向下生长,仔细观察,非真正的乳头;
表面及基底部都不平整,不是尖锐湿疣(因为尖锐湿疣的基底部是平的

上皮巢向下生长方式异常。

图8 1)量多,不是假上皮瘤样增生;2)
生长方式:向下生长,下面巢大上面巢小,杵状生长,
间质内有不规则上皮巢(似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

图9 

左图:病变乳头状对外生长外观;

右图:基底部大小不一的巢(尖锐湿疣不可能有),上面巢小下面巢大,位置深处出现“矛盾角化”现象。


图10

杵状生长:生长方式像扎根(底部连接处较小,下面瘤巢较大),

深部有角化。


图11 间质促结缔组织增生,上皮巢边界锐利(假增生样鳞状细胞癌边界锐利

最后诊断:


量多,

第二它的质就非常像鳞状上皮的棘层细胞,

还有它的生长方式有肯定的浸润性的证据,

所以诊断癌了,

因为它分化很好,像假增生状的鳞状上皮,所以说就是诊断为假增生状的鳞状细胞癌




【病例2】男,41岁,发现龟头肿物一年余,临床行肿物切除术。

图12 鳞状上皮增厚(超过10层),呈疣状增生。


图13  鳞状上皮向下呈杵状增生,怀疑早期癌变。

图14 连接处比较小,上小下大,下面的细胞有一定异型性,有反常角化,胞浆丰富嗜酸(反常分化)。



图15 细胞有异型性,间质血管被包绕(但不是血管侵犯)。

考虑两种可能性:
1、假上皮瘤样增生;
2、 鳞状细胞癌1级

* 年龄部位不符合假上皮瘤样增生(发生部位:龟头;年龄:41岁);假上皮瘤样增生多发于包皮,文献报道最年轻53岁。上皮巢边界不是那么锐利,细胞异型性大一点。

图16 疣状增生的基础上发生了分化型的上皮内瘤变:左图:疣状增生,细胞有异型性;右图:基底部出现明显核仁(提示上皮内瘤变)。

图17 免疫组化:Ki-67不是局限于基底部,层次比较多(肯定发生瘤变);P16斑驳阳,与HPV感染没有关系。


最后诊断:


【病例3】 男,64岁,发现阴茎头肿物并破溃2月,行活检。

图18 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有肿块,同时向内生长,表面出现不全角化。

图19 杵状生长间质多不是疣状癌,下面的上皮与上面的上皮不太一样(关系不大)。


图20 左图:基底细胞有异型性(像棘层细胞);右图有微浸润证据。

图21 
下面的上皮巢独立生长(不是从上面掉下来的),
杵状生长(像结了一个果子),
有反常分化(胞浆变宽变红,反常成熟现象)。


上小下大

量多,上小下大

异型性


结合年龄和部位(61岁,龟头),未做P16,最后诊断:鳞状细癌,1级,NOS。



【病例4】 男,67岁,发现阴茎肿物半年余。

图22 表面鳞状上皮增生,内生性生长(没有真正的乳头形成),上皮内病变的前沿参差不齐(浸润)。

图23 异常角化,间质有促结缔组织反应(肯定浸润),下面为阴茎海绵体的白膜。

基底部参差不齐,肯定不是乳头状增生,下面的巢比上面大,反常角化,杵状增生,做免疫组化,但综合分析,最后诊断:鳞状细癌,1级,NOS

【病例5】男,64岁,发现阴茎肿物半年。阴茎冠状沟处见一新生物,约3*2cm。

图24 左图:向下呈疣状、内生性生长(癌);右图:疣状增生:基底部比较平缓。

图25 间质内上皮巢边界不清楚,无基底膜,周围促结缔组织增生(浸润)。

图26 量:多;质:细胞有异型;周边间质淡染(促结缔组织增生),炎症背景的富含细胞提示浸润(胞浆比较宽)。

图27 萎缩硬化性苔藓(癌前病变):细胞无异型性,间质玻璃样变(黑圈内),萎缩硬化基础上发生了癌变。

图28 固有层有多量上皮巢,有反常分化(位置深),边界不清,其下见肉膜(肿瘤未累及肉膜),但存在浸润,未做P16检测。

2级
综合最终诊断:鳞状细癌,1-2级,NOS。

【病例6】男,55岁,发现龟头肿物一年。

图29 表面不全角化,以内生性生长为主,分化好。

图30 杵状生长,其下细胞巢量多,内生性生长,间质内小细胞巢周围无基底膜。

图31 增生的细胞无明显板层角化,异型性小。反常角化


年龄55岁(偏大),最后诊断


陷阱之钟长鸣,学习永远在路上~







第三讲---外生,乳头



阴茎鳞状上皮乳头状病变




 一、分类


1、尖锐湿疣(巨大尖锐湿疣---细胞丰富基底部比较宽大,这样的尖锐湿疣我们称为是巨大尖锐湿疣。)比较小的尖锐湿疣可以没有乳头,晚期的尖锐湿疣,它的病毒可能消灭的都差不多了,没有挖空细胞

2、湿疣样癌;

3、乳头状鳞状细胞癌,NOS(与HPV感染无关);

4、疣状癌(包括隧道样癌:凹进去);

5、鳞状上皮其它乳头状病变(与HPV感染无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HE诊断要点(四看)

看表面:乳头是否规则?过度角化还是过度角化不全?(乳头不规则一般不提示尖锐湿疣)
看轴心:是否明显?(轴心不明显不考虑湿疣

看细胞:挖空细胞(分布)?异型细胞?

看基底(上皮间质前沿及交界面):锯齿状?锐利?宽大?(锯齿状一般恶性多;如果是锐利的,没有浸润的外观是良性的(看基底帮助最大)


图2-1

A疣状癌:乳头表面圆润规则;轴心一般没有这么清楚--纤细
B乳头状癌,NOS:基底参差不齐,不规则锯齿状前沿,有浸润;

C尖锐湿疣:乳头不规则,乳头之间堆满角化物,挖空细胞在表面(白点指挖空细胞);

D湿疣样癌:上皮与间质交界锐利,乳头不规则,波浪状乳头,下方有分支,基底部间质交界面呈锯齿状,挖空细胞分布没有规律,比较弥漫。

 三、尖锐湿疣


HE特点:

1、表面:乳头分枝,但规则,常有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

2、轴心:明显

3、细胞:棘层增生(但无异型)挖空细胞(常出现于上皮上部);
4、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锐利,宽大(巨大尖锐湿疣)。

巨大尖锐湿疣:体积较大,几毫米到几厘米,细胞丰富,基底部较宽大。

尖锐湿疣一般呈乳头状病变,少数的尖锐湿疣比较小,可以没有乳头。晚期的尖锐湿疣没有挖空细胞(病毒消灭的差不多了)。严格说尖锐湿疣不是肿瘤,是病毒感染导致的乳头状瘤。 

病例1:53岁,男,阴茎菜花样改变

图3-1挖空-核大核仁

什么是乳头状病变----有纤维脉管轴心,表面被覆上皮

核仁明显的话两种可能性,一病变的是高级别的病变,二是修复性的病变,高级的病变合成代谢比较旺盛,修复性的病变,合成代谢也是旺盛的,核糖体功能比较旺盛


思路:53岁,阴茎是高风险的部位,乳头状的病变。

第一:看表面,有角化或过度角化(伴随现象),乳头规则圆滑,无明显异常角化;

第二:看轴心,很明显,间质水肿,有毛细血管;

第三:
看细胞,核仁明显(有核仁需考虑:1高级别病变:提示合成代谢旺盛,细胞大小不一致;2修复性改变:修复一定是对损伤的修复,细胞大小一致。),
细胞形态不典型,但不是异型,是修复性的不典型;
看挖空细胞:胞浆透亮不一定是挖空细胞,但本例细胞核大有明显核仁,细胞大小不一,核型不规则,有时出现双核,表面的细胞核比较大,用富含糖原的改变不能解释,所以是真正的挖空细胞;

第四:看基底,上皮与间质的交界锐利,如果锐利,不要轻易诊断恶性,分界不清楚不锐利的情况下一般是恶性,(看前沿:有的上皮巢比较深,有的比较浅,参差不齐);

第五:间质与上皮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提示炎症的可能性大)。这个病变应该是由炎症比较明显的一种乳头状病变,没有恶性证据。

最后诊断:(阴茎)病变的HE形态符合尖锐湿疣(Condyloma),建议行HPV检测进一步确定。

 四湿疣样癌


HE特点:

1 表面:乳头复杂、不规则,常有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

2 轴心:明显;

3 细胞:细胞异型;挖空细胞常弥漫(不局限于上皮上部);
4 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锯齿状、不规则。




病例2:男,49岁,发现龟头肿物半年余


图4-1
龟头被覆的是黏膜的鳞状上皮(不是皮肤的鳞状上皮), 49岁,阴茎是风险部位,年龄也有风险,风险加风险就是比较大的风险。

低倍从一表面、二轴心、三细胞、四基底看,细胞发蓝,比较丰富(低倍看不清细胞),乳头高低不一致(复杂不规则),锯止状(但不足以说明是恶性),基底的上皮与间质的交界参差不齐(基底说明肯定不是尖锐湿疣)。
阴茎的乳头状病变包括:

1、乳头状瘤;

2、尖锐湿疣;

3、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4、湿疣样癌;

5、疣状癌;

6、鳞状上皮其他乳头状病变。


上皮与间质的交界提示不是良性,阴茎的恶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病变包括:

1、湿疣样癌;

2、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3、疣状癌。

图4-2
轴心不明显,过度角化不全,见挖空细胞(比较弥散,没有分布规律,不在表面,基底部也有),细胞有异型,基底部参差不齐,间质内有浸润现象。

有挖空细胞,提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鳞状上皮病变包括:

1、尖锐湿疣;

2、巨大湿疣;

3、湿疣样癌。

最后诊断:湿疣样癌(Warty carcinoma)




病例3男,53岁,发现冠状沟及包皮处菜花状肿物半年余。临床行肿物切除术。


图4-3
有两个不同的区域,红圈乳头不规则,复杂,高低不一(尖锐湿疣的乳头表面应该在一条水平线上),基底锯齿状,蓝圈乳头不明显,间质内有瘤巢(浸润生长方式)。

鉴别:
尖锐湿疣?湿疣样癌?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图4-4
乳头表面过底角化、角化不全,乳头大小不一,复杂,乱(尖锐湿疣比较规矩、整齐)。


图4-5
间质与上皮交界锯齿状,不整齐,挖空细胞弥散分布,细胞异型性,用正常不能解释,应该是恶性的。


图4-6
另一个视野:病变的前沿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位置较深,间质内红色的提示平滑肌(肉膜浸润),上皮内伴有坏死,间质伴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基底部不规则。病变细胞形态总体像基底细胞样,与前面湿疣样合起来。

最后诊断:湿疣样-基底样癌(Warty-basaloid carcinoma)(属于广义的混合性鳞状细胞癌,与HPV感染有关)




图4-7


病例4:女,53岁,盆腔肿块


图4-8
盆腔肿物:鳞状细胞乳头状病变,有角化过度,有异常角化,轴心很明显,乳头比较规则


图4-9
见挖空细胞(核大小不一,深蓝,核型不规则,有双核),分布比较弥散,细胞有异型性,基底样细胞增宽增多,


图4-10

对定性帮且最大的是看基底,对比两个圈中的基底。


图4-11

局部放大可见上皮与间质交界不规则、不锐利(尖锐湿疣交界锐利),间质中见大小巢,周围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为浸润,用良性不能解释,应该是恶性。


图4-12

该患者另一个部位乙状结肠可见肿瘤,该图为肠壁全层低倍镜观,由黏膜面至浆膜面。


图4-13
肿瘤乳头表面(黏膜面)角化不全,细胞有异型,上皮及间质交界不规则,锯齿状(用良性不能解释),可见挖空细胞


图4-14
基底部腺体被鳞状上皮(有挖空细胞的鳞状上皮,有异型性,有核仁),可见被鳞状上皮病变取代一半的腺体


图4-15
看基底:鳞状上皮乳头状病变,乳头角化不全,间质内见大小不一的巢,还有分支,细胞有异型,有反常分化,鳞状上皮与黏膜的边界不清楚,基底膜消失(上皮与间质交界面不清楚,不锐利,为浸润的证据)


图4-16
另一块组织:鳞状上皮乳头状病变累及黏膜层,间质与上皮的交界不锐利

图4-17
画圈处:腺体被鳞状上皮取代,黏膜上皮消失

图4-18
基底部见间质浸润,呈浸润性生长,在取代腺体的基础上,靠近黏膜肌层,间质与上皮交界不锐利,锯齿状(浸润的证据),细胞有异型,基底细胞样。盆腔的病变与乙状结肠黏膜面的病变相似,都是鳞状上皮呈乳头状,有挖空细胞,锯齿状交界(两个部位是同一种病变)


图4-19

免疫组化:鳞状上皮和黏膜上皮阳;CK20鳞状上皮不阳,穿插在正常黏膜之间,浸润证据;CDX2病变成分穿插在正常黏膜之间;CK5/6反过来,正常黏膜不阳,鳞状上皮病变阳;交界面不整齐,垂直向下生长,再往下取代了一部分腺体,组化染色间接提示浸润


图4-20

p40 :核阳性,呈杵状生长,小巢状阳性(浸润);另一个视野,出芽生长,没有基底膜(浸润的证据);视野3见肿瘤穿插于正常腺体之间;

P53:可能一部分发生了突变;

P16:弥漫阳,进入基底部;

Ki-67:弥漫表达于上皮巢中央,远离基底膜;


图4-21

SMA显示正常的黏膜下黏膜肌层消失,肌层内环外纵,正常的黏膜肌层被突破(浸润);Desmin与SMA表达相似。
这个病变从HE到免疫组化都提示浸润的证据,所以是恶性,且该患者有HPV感染,盆腔里、肠黏膜表面都有肿瘤,有手术史,但无法确认该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所以

图4-22

最后诊断:能拍板就拍板,不能拍板就不要瞎拍板!

五、乳头状鳞状细胞癌,NOS

HE特点:

1、表面:乳头复杂、可不规则,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

2、轴心:明显或不明显;

3、细胞:轻-中度异型;无挖空细胞(即使有也非常有限);

4、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锯齿状、不规则(浸润)。



病例5:男,77岁,发现包皮肿物4月余,


图5-1
表面乳头高低不一,不规则,表面过度角化,基底部上皮与间质交界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间质内有大小不一的巢,提示恶性。增生的鳞状上皮颜色偏蓝,有异型


图5-2
基底部见明显浸润,深部也有角化,右图见平滑肌(肉膜)浸润,上皮及间质交界不锐利,不规则。细胞分化好(出现反分化),没有控空细胞。
最后诊断:乳头状癌,非特异性(Papillary carcinoma,NOS)

 六、疣状癌(包括隧道样癌)

HE特点:

1、表面:乳头细长(像基督教的塔尖),一般无分枝,有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

2、轴心:不明显;

3、细胞:棘层细胞样瘤细胞(有细胞间桥),分化极好;无挖空细胞;

4、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宽大、舌状(推进性),有时底部有淋巴细胞反应带。

病例6:男,67岁,发现阴茎包皮肿物半年余。临床检查:包皮肿物大小2.0*2.0cm。


图6-1
皮肤乳头状病变,基底比较平,乳头细长,无分支,乳头表面过度角化,轴心不明显。过度角化的乳头状病变,轴心不明显首先考虑疣状癌。


图6-2
鳞状上皮增厚(非正常),其下边缘膨胀性,比较宽大(舌状、推进性生长),细胞分化好,无异型性,右图可见突破基底膜,有微小浸润(没有转移的报道)。

诊断:微浸润疣状癌(Microinvasive verrucous carcinoma)




图6-3
正常鳞状上皮比较薄(绿圈),(红圈)较正常厚一点,

图6-4
包皮解剖层次:表皮、真皮、肉膜、固有层、黏膜上皮。


图6-5
层次增多起来(超过10层,红色圈),表面是平的,基底也是平的,即扁平状增生。

图6-6
基底部有色素,增厚区细胞无异型性,但基底部色素较正常少。有细胞间桥,表面过度角化,下面边缘呈乳头状增生(连续的波浪状),

图6-7
下面几乎无黑色素,基底宽大,上皮与间质交界非常清楚,即疣状增生(舌状,圆润)




疣状增生---小,基底没有浸润证据





病例7
男,56岁,发现阴茎头部菜花状肿物半年。大小2.5×1.6×1.0cm。


图6-8
表面乳头状增生,过度角化,轴心不明显,间质内见尿道海绵体(间质多,血管少)。细胞无异型,无挖空细胞(挖空细胞大小不一,有皱缩,深染,双核),基底部宽大,上皮与间质交界清楚(推进性边缘),其下有炎细胞反应带。


图6-9
另一个区域,基底出现矛盾角化,间质内出现上皮巢,有异型,微脓肿


图6-10

免疫组化:p63染色显示上皮间质的界面锐利,没有肯定地浸润,P16阴性,Ki-67高,位于远离基底部。

最后诊断:(阴茎肿物)疣状癌;两侧切缘紧邻肿瘤。

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K-Pan(+),P53(-),P63(部分+),P16(-),Ki-67(最高处约60%+)。

备注:疣状癌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





隧道样癌:
HE特点:为疣状癌变型,以
内生为主,具有乳头状结构、迷路样腔隙,似兔子的迷宫洞穴(Cuniculus is Latin for rabbit):

1、表现:乳头细长,过度角化,可伴角化不全;

2、轴心:明显或不明显;

3、细胞:棘层细胞样瘤细胞(分化极好);

4、基底部:上皮-间质界面宽大、舌状(推挤性)。



病例8男,61岁,阴茎肿物


图6-11
表面往里凹陷,呈乳头状生长,乳头表面充满过度角化,呈迷路状,角化细胞分化好,轴心不明显。

图6-12
基底呈推挤性边缘,上皮与间质交界面比较宽大。细胞分化好,无挖空细胞(核小)

诊断:隧道样癌(Carcinoma cuniculatum)


图6-13
表面呈疣状生长


图6-14
鳞状上皮增厚,有异型,发生上皮内瘤变,基底细胞增厚(正常基底细胞只有一层),且出现分裂象


图6-15
基底样细胞增多,基底膜完整


图6-16
免疫组化P16阴性,P53没有突变,Ki-67增高,不局限于基底层。

最后诊断:

图6-17

 七、鳞状上皮其它乳头状病变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HE特点:

1、表面:乳头规则,不同程度角化;

2、轴心:明显;

3、细胞:无异型;无挖空细胞;

4、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锐利(无浸润)。

病例9下图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Squamous papilloma)

图7-1
表面光滑,圆润,没有波浪感,细胞无异型性,轴心清楚,上皮与间质交界锐利,没有挖空细胞,分化很好。

病例10 男,68岁,阴囊肿物


图7-2
表面呈乳头状,表面几乎在同一水平上,比较规则,没有高低不平(没有波浪感)


图7-3

表面还是比较圆润,乳头轴心明显,无挖空细胞,细胞无异型,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与间质交界锐利,间质新生毛细血管扩张(提示炎症可能)


图7-4

另一个区域,间质内上皮巢,越长越细,越长越尖,边缘锯齿状,不规则连起来,无挖空细胞,间质内见大量泡沫细胞。巨大尖锐湿疣、疣状癌、乳头状鳞状细癌、假增生样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以上都不是该病例形态


最后诊断:疣状黄色瘤(Verruciform xanthoma)

疣状黄色瘤:

HE特点:

1、表面:乳头非波浪状,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其中多量粒细胞浸润;无颗粒层;
2、轴心:明显,其中多量
泡沫细胞浸润;

3、细胞:无异型;无挖空细胞;

4、基底:上皮-间质交界面锐利;

5、好发部位:口腔黏膜、肛门生殖器皮肤等处,病因不明。

与HPV无关


病例11:男,69岁,阴囊皮肤肿块。


图7-5
乳头很规则,乳头表面平整,上皮与间质交界非常清楚,表面过度角化


图7-6
间质里有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内见中性粒细胞,上皮间质交界锐利,细胞无异型

诊断:疣状黄色瘤。

 八、鉴别诊断

如下图:


图8-1




小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