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马斯克为首的硅谷科技界和反对移民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支持者之间,一场围绕H-1B签证项目的激烈争辩“内讧”了近半个月之后,随着川普表态支持为高技能移民发放签证,双方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并表示H-1B签证项目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H-1B签证是美国为外国人才颁发的工作签证,以帮助美国雇主填补国内人才短缺产业的高技能职位,获得H-1B签证的技术工人多来自印度和中国。
这几年,获得H-1B工作签证之难,是留美赛道的一大阻力。
这场争论还延伸到了美国的文化和教育领域。
有人将矛头指向美国公立教育体系的失败,导致无法培养足够的科技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维韦克·拉马斯瓦米批评美国文化沦为平庸。
维韦克·拉马斯瓦米是川普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联席主席。他出生于印度移民家庭,哈佛生物系毕业,耶鲁取得法学博士,是企业家、作家和政治评论员。
这场争论始于12月22日,川普任命印度裔移民斯里拉姆·克里希南为白宫人工智能政策顾问。
这一任命引起反移民人士的反对情绪,因为克里希南曾公开建议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取消技术移民绿卡的上限。
马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连续发文支持技术移民,并表示:
而后他又强调美国需要引入顶尖的0.1%工程人才,以维持科技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而维韦克则发布长文,批评美国文化崇尚平庸而非卓越,这才是本土技术人才不足、顶级科技公司雇佣外国人的核心原因。
他说:
维韦克又举例说,他知道 90 年代有很多移民父母积极限制他们的孩子观看那些电视节目的时间,正是因为这些节目提倡平庸……而他们的孩子后来成为非常成功的 STEM 毕业生。
然而,大多数美国本土父母对这种父母持怀疑态度,对这种孩子嗤之以鼻。
维韦克建议,多看一些像《爆裂鼓手》这样的电影,少看《老友记》的重播。多看数学辅导,少看过夜聚会。多看周末科学竞赛,少看周六早上的动画片。多看书,少看电视。多看创作,少看“放松”。多看课外活动,少逛商场。
最后,他呼吁,要将卓越置于平庸之上;将书呆子气置于从众之上;将勤奋置于懒惰之上……不要沉浸于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也是当选新一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自传式小说《乡下人的悲歌》所勾勒的美国铁锈带“红脖子”的形象以及铁锈带不可避免衰落的原因。
由于制造业的流失等复杂原因,青少年早早辍学,进入社会后,重活累活不愿意干,枯燥又烧脑的技术不愿意学。在美国高校中,就读CS、EE等高科技专业的当地学生很少。
所以,维韦克的批评确实道出了残酷的真相,平庸的种子已经在家庭教育中埋下了。
而且在这些地区中还存在反智倾向,当美国精英群体反思精英的时候,比如今年备受关注的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精英的傲慢》、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马科维茨在《精英陷阱》等等,这些精英自觉的自我反思,却被平庸文化的拥趸者、底层白人拿来作为对高学历和学术卓越抱有敌意、为自己的“受害者”心态辩护的借口。
努力、自律、坚韧,这些通向卓越之路的品质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被避而不谈。
脱口秀明星Ronny Chieng这样神吐槽MAGA派对学习这件事情的轻视:
这十几年来,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科学成绩肉眼可见的下降了。
他们会说,“我爱美国,我会愿意为美国献身。”
但我心想,老兄,你都愿意为你的国家去死,为什么不愿意学学数
你如果把愿意为美国死那份决心用在写作业上,你一定能考全校第一。
为美国,好好写作业吧!
我宁愿死!
嗯,死很容易,数学太难了!
亚洲人以勤奋著称,亚洲家庭则特别重视教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培养出的这些品格。
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精力,亚洲移民家庭都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投入在教育上。
虽然说卷学业是这些移民家庭安身立命、实现向上流动的路径依赖,有为人诟病之处,比如创造力和个性不足,但他们确实也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并且在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各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活力做出了贡献。
马斯克和维韦克的言论,无疑触碰了这样一个敏感话题:美国文化沦为平庸。
是要继续保持平庸,还是直面通向卓越的高强度竞争?
是要坦然接受平凡地过自洽的生活,还是要付出代价实现向上跃迁,各取所需,各安其命,丰俭由人。
不同的价值观和取舍,决定了不同的教育路径。
话说回来,H-1B确实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
反对H-1B的本土美国人群体认为H-1B在抢占他们正常的工作机会,这些企业不是在引进“更好的人才”,而是在引进“更便宜的人才”。
除此之外,这个系统还有许多别的漏洞,有人发现,有些并非稀缺人才,如收银员等普通工作,也在申请H1B。
还有公司在利用这个政策漏洞赚钱。
一家名为“20美元咨询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罗伯特·斯特林在X上晒出了移民局H-1B最近五年的公开分析数据,证实了大科技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用H-1B招募了数十万相对低薪的专业人员,而不是真正地吸引最顶级的0.1%的高技能工人。
对此,马斯克回应,H-1B这个制度已经失败了,需要进行重大改革。
而在这场争论的前夕,12月1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对H-1B签证项目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简化和加快H-1B签证审批程序,并为移民和企业在申请时提供更多确定性,改革将于2025年1月17日生效。
新规定的主要变化包括:
F-1签证学生过渡到H-1B签证的灵活性,确保申请者保持合法身份和就业。
允许以前获得H-1B签证的个人更快获得处理,并在一定条件下将资格扩大到申请组织拥有控股权益的受益人。
加强了项目的完整性,赋予移民局进行检查的权力,对不遵守规定的雇主进行处罚。
其他变化包括降低费用,取消已经获得签证的申请者需要接受移民官面试的要求,以及简化需要提交给联邦政府的表格。
美国移民局去年收到的H-1B签证申请量达到了78万,中签率却只有14.6%。
这两年H-1B工作签证之“难”和政策的不断变动,时刻牵动着留美意向家庭的神经。
真理越辩越明,这场论战是否能导向更公正、更宽松的技术移民政策,尚未可知。但可以看到,在当下用人唯才、求贤若渴的时代潮流中,高技术顶级人才,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稀缺性人才。
本文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涉及到著作权或肖像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