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CEO倡导阅读,美国精英大学学生却已读不下整本书

文摘   教育   2024-10-15 20:00   广东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在最近一次会议中被问及对在场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他说,社交媒体纯粹浪费时间,建议学生学习学习在学习,阅读是最好的方式。


然而,最近,大西洋月刊登载的一篇文章《精英大学学生无法阅读整本书》,大学教授和大学生共同反映,大学生阅读能力极具下降,也没有阅读兴趣。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件事情,无论是功利性的还是娱乐性的阅读,已经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中隐退,这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为什么杰米·戴蒙依然保持阅读的习惯并强调广泛阅读?



在与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交谈之后,Rose Horowitch发现,精英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正逐渐失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这一现象在过去十年越发明显



曾经,大学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够沉浸在经典文学的世界里,一周读完《傲慢与偏见》,接着下一周探讨《罪与罚》。可如今,学生们被阅读任务压得不堪重负。


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新生坦言,在高中从未被要求读完整本书,接触的多是摘录、短文、诗歌和新闻文章。


就是作者本人,在私立预科学校高年级简·奥斯汀课程中也只读了一本小说。


哥伦比亚大学的尼古拉斯·戴姆斯教授及其同事发现学生被阅读任务压垮,难以跟上课程节奏,难以在把握整体情节同时关注细节。


普林斯顿历史学家安东尼·格拉夫顿指出,学生词汇量和语言理解力正在变窄。


弗吉尼亚大学中文文学教授杰克·陈的学生遇难题易 “关闭思维”。


乔治城大学英语系主任丹尼尔·肖尔的学生难集中读完十四行诗。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主要有三个原因。


  • 过去二十多年,新教育计划强调信息性文本和标准化测试,学校教师从整本书转向短篇信息性文章,牺牲了学生处理长篇文本的能力。

  •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诱惑,让青少年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消磨时间。

  • 人文学科注册人数下降,学生更关心就业前景,花在学术活动上时间减少,成绩膨胀也让学生不完成作业也能通过课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教授只能减少阅读任务并降低期望,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教授维多利亚·卡恩、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德鲁·德尔班科减少布置任务量,哥伦比亚大学《文学人文》课程缩减阅读清单。



然而,神经科学家玛丽安·沃尔夫(Maryanne Wolf)认为:


“所谓的深度阅读——持续沉浸在文本中——可以激发许多有价值的思维习惯,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而略读或短时间阅读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美国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每天早上都会阅读几个小时。



杰米·戴蒙是美国摩根大通CEO,华尔街一哥。


最近,戴蒙在乔治城普萨罗斯金融市场和政策中心的年度金融市场质量会议上发表讲话,当被问及他对出席会议的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他说:


“对你们大多数人来说,关掉TikTok、Facebook。这完全是愚蠢的浪费时间。广泛阅读和阅读历史书籍是更好的利用时间的方式。我给学生们的建议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戴蒙被问及他如何开始新的一天,他谈到会先阅读几小时的报纸,以了解美国和全球事件。


“我通常在凌晨4:35起床。我会以一种非常具体的形式阅读5份报纸”戴蒙说:“我喜欢阅读,早上我会读几个小时,之后我喜欢做一点运动,然后去办公室”。


除了领英之外,戴蒙不使用Facebook、推特或TikTok等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戴蒙说自己每年会花一周时间集中浏览所有社交媒体,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然后就不再关注了。


当主持人问到不会被手机吸引住吗?他摇头说:“不会。我不是手机狂热者,我认为人们应该少花时间在上面,多花时间思考。”


戴蒙还在今年致股东的年度信中批评了社交媒体:“毫无疑问,社交媒体有一些真正的负面影响,从操纵选举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



另一个热爱阅读的金融大佬是查理芒格,他将这份爱好延续到生命最后一刻。


芒格喜欢读书是出了名的,他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不管去哪里都会带着书,不管是买票,坐飞机,还是等人,只要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他必定会拿出书来看。


他的涉猎非常广泛,生物、物理、工程、心理学、经济学等,无所不读。


“在我的一生中,我所认识的聪明人(在广泛的主题领域)没有一个不一直读书的——没有,零。

沃伦(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我本人是个传记书迷。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有用的伟大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



然而,阅读书籍似乎成了过去时代的遗物。小孩子、年轻人不再阅读。



文化评论家、畅销书作者米雷耶·西尔科夫也同样为孩子“不喜欢读书”发愁。


尽管她想方设法、甚至付费让孩子阅读,但她依然不看好阅读这件事能继续下去。


这是她与女儿关于阅读这件事情的对话:


妈妈:你需要读书,因为小说是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

女儿:我可以通过观察她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人来了解更多,这些人都在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


妈妈:书可以讲故事。

女儿:“Netflix。”


妈妈:书本教的是历史。

女儿:“互联网。”


妈妈:阅读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

女儿:“嗯,不用了,谢谢。我只想活下去。”


妈妈:我会给你买你想要的所有书,并在你的房间里搭建书架,这样你就可以在床上看到她喜欢的所有书的书脊。

女儿:“妈妈,欢迎来到你的梦境。”



《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2011年时,尚有一半多的孩子会选择在不玩游戏时看看书;而到了2022年,在不玩游戏时,有六成以上的孩子们选择看短视频。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抢夺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削弱了深度阅读、长文阅读的能力,也导致思考能力的下降。


词汇量下降,导致阅读困难,反过来,深度阅读的缺乏,社交媒体的粗浅口语,对语言发展产生干扰。


社交媒体上的语言,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口语”,“简简单单轻轻松松”,虽然很有吸引力,但对孩子长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有损害的。


乔治奥威尔认为:


“假若思想能败坏语言,那么语言也能败坏思想。”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不等同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深度反思之后的智慧。超越于信息与知识之上的智力和智识,建立在丰富、复杂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和语言材料之上。



阅读严肃作品、长篇阅读的意义之一正在于此。


这些年,我国语文学科也开始强调“整本书阅读”。


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文课时占比20%-22%,并首次在小学阶段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这说明小学语文新课标已经将“深度阅读”正式列入教学目标。


“要理解人类的处境,欣赏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你仍然需要阅读《伊利亚特》”。Rose Horowitch最后这样写道。






本文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涉及到著作权或肖像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删除。

菁质教育
大湾区菁质教育交流平台,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委会独家合作伙伴。我们倡导自由与创造的价值观,从不同视角,为你带来有料、有用、有趣的教育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