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泛滥,AI生成书涌现,如何拯救稀缺的「注意力」?

文摘   2024-07-08 20:00   广东  


暑假在即,漫漫夏日,占据孩子许多时间的电子屏幕,成了父母们头疼的对象。


最近,美国洛杉矶联合学区规定,从明年起,将全天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原因是手机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损害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当下,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但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


早在1985年,美国哲学家唐娜·哈拉维就提出赛博人(Cyborg)的概念。她将赛博人定义为机器与生物体的结合体,是后人类时代出现的这些为技术所穿透、数据所浸润的身体。


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产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正在剥夺人类专注的能力。这是我们应正视的问题。


电子产品怎样危害了注意力?


我们该如何跟手机“抢夺”孩子的注意力?


最近,在纽约客《注意力之战》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人们专注的能力不断下降这一令人不安的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两大因素,一是充斥在屏幕和手机上的科技,二是快节奏的、分散的现代生活。


新科技的出现,总会引起人们的质疑。比如在上世纪40年代电视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认为电视会干扰注意力,但自那时起还是产生了许多专注而有价值的作品。


但是,近来关于注意力的警报却越来越急迫。


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称,全球 15 岁青少年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十年来大幅下滑,其中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认为电子产品的干扰是一个问题。



同时,注意力问题的临床表现呈上升趋势


最近对医疗软件公司 Epic 的数据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2010 年至 2022 年期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数量增加了三倍,其中小学学龄儿童的上升幅度最大。


而据大学老师们表示,学生们把书读完越来越费力,而老师中有许多也承认自己有同样的感受。


今年春天,SAT考试重新设计,缩短了45分钟,许多阅读理解段落被缩短为两到三句话。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电子产品危害的不止是孩子的视力,它对儿童专注力有着更深远的有害影响。


国际神经科学领域专家、现任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研究主任米歇尔·德米尔热,现领导着一个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小组。


他在《制造白痴》这本书中提出,这些电子设备看似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然而最终获胜的却总是让人愚笨的用途。


刷短视频、打游戏、使用社交媒体,这些电子时间占据了其它更有益身心发展的时间,它不但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更会创造出一个让孩子注意力分散的环境。研究表明,儿童在小学时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初中出现注意力障碍的概率就会增加50%。



比起电子产品刺激多巴胺分泌产生的感官快感,艰苦的学习能给予的快乐变得微不足道。而日复一日被社交软件、电子游戏夺走了专注力的孩子,付出的代价则是提炼关键信息、清理无关信息的能力日渐退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连一部完整的电影都没有耐心看完。


日本作家稻田丰史曾在电影发行公司工作,有8年多倍速阅片经验,在《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一书中认为


缺乏耐心和理解能力的观众,与“保姆化”的制作团队一起,催生了市面上越来越多“过于易懂”的作品。


于是,有了优酷等视频平台推出的3倍速播放模式、几分钟的霸道总裁短剧、“带你X分钟看完X部电影”的短视频……



连成年人都对传统影视作品失去耐心和专注力,在电子产品的侵蚀下,很多孩子也没有耐心看完一整本书。


在现代技术、注意力和书籍这三者的关系上,英国作家汤姆·摩尔认为,严肃读物所需要的那种持续而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难拥有,而持续的纸质阅读将成为富裕家庭的特权。


在《唯有书籍》这本书中,他写道:


在未来,脱离数字媒介可能是种奢侈。特权阶级才能够关闭邮件和社交媒体的通知,而低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


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将维持拥有纸质书的大型图书馆,贫困地区的学校则将依赖反应迟缓的网络连接。


持续的纸质阅读将成为一种特权,富裕的家长会花钱让孩子接受这方面的培训。



最近,一年一度的Renaissance阅读报告出炉。


Renaissance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组织,每年该机构都会发布一份重磅阅读报告“孩子们在读什么”(What Kids Are Reading)。


该报告深受各界关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今年已经进入了第16个年头,是国外老师家长都十分关注的儿童阅读权威报告。


今年的报告主题是“阅读就是未来”(Reading Is the Future),并且多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摘要以及人工智能对书籍、对阅读的影响与发展的内容。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报告明确指出孩子阅读方式应该变化:怎样读和读什么同样重要。

“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内容同等重要。孩子们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并且学会阅读技巧。这样才能对AI生成的内容产生质疑,并且积累足够多的知识背景与AI进行互动。

Renaissance报告还有一个发现:和上一年相比,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下降了4.4%,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下降到了和小学生同等的水平。


不阅读、阅读能力下降,也跟AI技术发展提供的便利有很大关系:AI能几秒就读完上百页的书和文献,迅速生成让人不需要亲自阅读就能更快了解的概括性内容,这些读物被称为“AI废话书”。


既然如此方便,很多人也因此觉得不需一字一句读完一本书了,不如快捷地接受AI的“投喂”。



有调查显示,早在2023年2月,亚马逊Kindle商店中就有超过200本文学书籍的作者或合著者是ChatGPT,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

因此,Renaissance还提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AI生成的文字、书籍出现,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鉴赏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暑假,与其弯道超车,不如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从“倍速”的刺激调整为“慢速”的阅读,培养一种专注于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一项关乎未来的学习力与应对AI挑战的能力。







本文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涉及到著作权或肖像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删除。

菁质教育
大湾区菁质教育交流平台,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委会独家合作伙伴。我们倡导自由与创造的价值观,从不同视角,为你带来有料、有用、有趣的教育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