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也有多元升学路径?带你了解越来越多优秀考生关注的“综评”赛道

文摘   2024-12-11 20:01   广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在2024年科技创新体验营活动中透露,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将于12月20日开启。

近年来,南科大综合评价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2年,南科大率先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在全国招收全部本科生,其首创综合评价体系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 60%,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 1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 30%,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作为新高考改革后的招生模式,综评实行已有十年时间。

目前全国有 90 余所高校实施综合评价招生,这些高校主要分为两类:面向全国多省市招生的高校和面向本省招生的高校。

那么什么是综评?

综评是国家高考招生改革的一项举措。

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

综合评价以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择优录取考生。

近年来,考生和家长都苦于“卷出天际”、“无效内卷”的教育军备赛,如何破局?

在国家层面,这些年来都在积极探索打破传统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与国际接轨,打造多元升学路径,选拔出更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综评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是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革除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片面应试教育等传统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有利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综评结合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考生不必把“赌注”一次性押注在“高考”这一场考试中,在某些学科或领域中有天赋、成绩虽不够拔尖但综合能力高的优秀考生,通过综评,可以在高考录取之外有机会进入心仪的高校。

除了考核高考成绩,综评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过程和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动态综合考察高中三年学业成绩表现。这改变了以往只看重高考一次性考试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

鉴于评价方式的转变,综评为优秀但不够拔尖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随着综评实施院校与区域的不断拓展,有综评招生录取的大学涵盖重点院校、中外合作院校以及省属高校,不同办学特色和层次的高校满足了优等生、中等生、特长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理想高校。

主流的 “6∶3∶1 模式” 等成绩评估方式,使得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客观上实现了降分录取。许多院校的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低于普通本科批,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录取条件。

综合评价充分尊重考生个体差异与环境差异,全方位判断考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能力,助力考生精准定位擅长专业,提高高校招生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若高考发挥失常,凭借高中三年的综合成绩,考生仍有机会考取目标院校,尤其是那些高考成绩占比较低、高中三年成绩占比较高的院校,无疑给学生吃下一粒定心丸。

综合评价的准备过程,包括竞赛、笔试、面试、校园开放日、游学,都是接触课堂与书本以外的为数不多的机会,有利于考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开阔视野、探索自我、发挥潜能,为考生未来的人生规划与职业发展提供灵感,奠定基础。

像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部分专业只在综合评价批次招生,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大学仅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这为聚焦在特定专业、特定未来规划、特定教育需求的考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综合评价的核心在于 “综合考量”。

一般而言,它会综合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方面因素,择优录取。

各部分成绩的比重因校而异。

例如在江苏省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中,高考成绩占比通常在 50% - 60%,校测成绩占 30% - 40%,学考成绩占 5% - 10%。

不同的模式如南方科技大学等采用的 “6∶3∶1 ”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7∶3 ”模式、南京大学等的 “85∶15 ”模式,为考生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与机会。

部分高校还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其中,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占比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占比 5%。

部分高校由于全英授课、国际化办学背景等因素,非常重视英语语言能力,如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究竟哪类学生适合报考综合评价呢?

尽管综合评价打破了 “一考定终身”,但好成绩依然是标配。

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占比不低于 50%,同时高中平时成绩和学考成绩也被纳入考量范围。例如山东大学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多次考试总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北京外国语大学更是对高三成绩排名提出了明确要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学考”要求比较明确,不但均须合格,同时,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学考成绩须达到BBB或ABC、AAC及以上。

在理科竞赛、文科赛事、科创赛事、英语竞赛、艺术体育等领域斩获佳绩的考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具有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对认可的竞赛类别各有侧重。

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在其综合评价招生中,对不同学科竞赛奖项的考生在校测时给予相应的优录政策,这为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部分院校在综合评价招生中,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往往能成为加分项。高校将学生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经历、考察探究活动以及研究型学习情况等作为资格审查和面试的重要依据。

综评流程也与传统高考不同,大致为以下几步流程:


网上报名并提交申请资料


高校初审


公示初审结果与确认校测资格


参加校测与面试

各综评高校在报名时间、资料提交、审核流程、选拔方式等方面的程序和招录标准都有所不同,但招生政策和报考流程公开透明,考生和家长需提前关注意向学校的官网信息发布。

综评,为考生避开高考的激烈竞争,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但是,综评并非捷径,而在于是否适合,考生和家庭应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是否契合意向学校。

另外,综评竞争激烈、准备周期长,需提前规划,但无疑为那些注重全面发展、或具备某学科领域特长或潜力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一种更理想的升学途径。

本文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涉及到著作权或肖像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删除。

菁质教育
大湾区菁质教育交流平台,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委会独家合作伙伴。我们倡导自由与创造的价值观,从不同视角,为你带来有料、有用、有趣的教育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