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做为雷神的铁粉,基本上保证有课必听,如饮甘露的感觉总是无法停止的写下听课笔记,跟随张雷老师的脚步再次整理《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听课笔记,依旧是收获不断,网络便利的今天,为独自发报告的井底之蛙开了一扇窗,感谢网友的支持,一起复习!
新版WHO关于乳头状癌的新变化:
1)认为乳头状癌分化比滤泡癌或者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更差。
2)甲状腺乳头状变型,现在叫亚型。
3)微小乳头状癌不再作为独立的亚型。微小乳头状癌,以前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来定义的,
不超过一个厘米,都叫微小乳头状癌,但是微小癌也可以出现多种亚型,有一些高侵袭性的亚型,预后显著不好,肿瘤里有多个微小乳头状癌,一部分诊断微小乳头状癌,出现了远处淋巴结转移,甚至出现远处其他器官的转移。之所以诊断微小乳头状癌,原先给的定义就是认为预后非常好,几乎不转移,实际操作起来容易造成矛盾。所以把微小乳头状癌取消了。
有学者认为,如果能严格定义微小乳头状癌,仍然可以使用,比如年龄超过19岁,不是儿童或者青少年,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乳头状癌预后不好,有可能是家族性;如果所有的病灶、多个病灶加起来不超过一个厘米,没有远处的、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把这些都排除了,仍然可以诊断微小乳头状癌。
建议不要加微小两个字,如实描述大小,微小乳头状癌现在不用了。
4)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实际上属于滤泡型,没有BRAF突变,只有RAS的突变,已经从乳头状癌移除了。没有了乳头状癌的滤泡亚型的乳头状癌就不是包裹性,是浸润性乳状了。
5)筛状桑葚型甲状腺癌,筛状桑葚亚型的乳头状,实际上是以前归错了,因为它没有乳头状癌的分子学遗传学特征,也没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免疫表现,不能证实是滤泡上皮分化,因此归到组织来源未定的甲状腺癌里。
6)高细胞亚型,上一版是认为细胞高度是宽度的2~3倍,现在必须要超过三倍,从严了。
7)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靴钉细胞亚型、弥漫性硬化亚型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亚型都是高侵袭性的,不管它的比例多少都要罗列出来,告诉临床有可能会有侵袭性的行为。
8)TERT启动突变和TP53突变与侵袭性临床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建议有条件要做TERT启动子突变和TP53突变的分子检测。
9)其他基因改变,比如RET基因重排与放疗所致的乳头状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2 包裹亚型:
包裹亚型周围看起来像有包膜,
这是包裹亚型,周围有厚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是经典的乳头状,
具有经典的乳头状癌形态、结构、核的特征,只是周围有包裹,不一定完全包裹,只要出现包裹,
周围也可以出现钙化,包裹的纤维结缔组织里也可以出现肿瘤的侵犯。都可以叫做包裹样性,只要出现包裹的结构。
明显的核特征,乳头状结构,
明确的核内假包涵体,这就是包裹性,周围有明显的纤维性包裹。
3 浸润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
预后相对好,易混淆,因为老在变,导致对于滤泡亚型乳头状癌、包裹性滤泡亚型、浸润性滤泡亚型,易混淆。
浸润性滤泡亚型形成乳头状,没有包裹,是在正常的甲状腺滤泡之间穿插性浸润或者多灶性浸润,没有包裹的生长方式,要求肿瘤性滤泡要超过90%,会出现毛玻璃样核、砂砾体和浸润性的硬化。这些表明是浸润性的乳头状癌,存在BRAF突变,
包裹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没有BRAF突变,是RAS样肿瘤。
大体多个灰白色结节,
结节周围可见侵袭性的生长。
低倍镜比较明显,里面淡然的区域,是乳头状的,滤泡亚型乳头状癌的区域,没有包裹,多灶性,直接在正常的滤泡之间多灶性的生长,这就是浸润性滤泡亚型乳头状癌。往往都有V600E突变证实。
这个是浸润性的生长,
这个是单一的结节。
周围有厚厚的纤维包裹,得完全穿透包膜或者侵犯包膜里面的血管,实际上和高分化的滤泡癌诊断是一致的,
只是出现了包膜外血管的侵犯。
因为是滤泡状结构,只是出现了乳头状癌核的特征,但是周围是包裹的结构,通常就叫浸润性包裹亚型乳头状癌,实际上以后会归到滤泡癌里去。所以现在是过渡的历史时期。
4 嗜酸细胞亚型PTC:
胞浆嗜酸。其他的结构就没有特殊的了。
主要是胞浆嗜酸,叫嗜酸性,
5 Warthin样PTC:
Warthin样乳头状癌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浸润,胞浆也嗜酸。
在嗜酸基础上出现了间质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淋巴滤泡形成,像Warthin瘤样,但是有经典乳头状癌核的特征。
6 透明细胞亚型PTC:
透明细胞亚型,说的很笼统,没有什么比例,就是胞浆透明,可以实性排列,各种排列方式都可以出现。
有乳头状癌核的特征。这个了解一下就行了,要和其他的透明细胞胞浆的肿瘤鉴别,比如转移性肾细胞癌。
7 弥漫硬化型PTC: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是一种高侵袭性的亚型,定义上弥漫硬化,往往是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侵袭性的生长方式,而不是单个肿块。
常伴有甲状腺外播散,间质出现硬化,砂砾体比较常见。
存在RET异位,BRAF突变占20%,ALK重排占13%。
有较高的NTRK3、NTRK1重排。
通常可以做免疫做的这个Pan-TRK的这个免疫组化先初筛一下
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经常侵犯甲状腺外软组织,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肿瘤常呈实性,也可乳头状、滤泡状,不强求各种乳头状癌的结构特征都出现,但是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癌核特征,也可以出现高细胞形态的特征,
常有鳞状化生、桑葚样化生,甚至可以转化为鳞癌。
有大量砂砾体,常表现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背景,常出现淋巴脉管侵犯。
此图弥漫浸润性,质地很硬,
弥漫性的生长方式。
大量的淋巴滤泡,砂砾体,肿瘤成分被埋了,有硬化结构,有鳞化区域。
浸润性生长,有实质性结构,但是有经典乳头状癌核特征,所以诊断弥漫硬化型,一定要从字面上理解是弥漫的,是硬化,是高侵袭性的,有大量砂砾体,年轻女性更多见。
8 实性/梁状乳头状癌:
要求50%以上的肿瘤成分呈实性或者梁状,是有比例要求的。
实性瘤细胞潮之间有纤维血管分隔,但是肿瘤细胞巢内没有。
没有发育良好的乳头和流产的滤泡。
也是一种高侵袭性的。还有争议。
看起来像低分化乳头状癌结构,但是具有乳头状癌核的特征。
实性或者巢状,周围有纤细纤维血管,形成巢状结构,有典型乳头状癌核的特征,
低分化(右),左边是经典的乳头状癌,核的特征具有毛玻璃样核,有染色质边集,不规则核轮廓,低分化癌强调是扭曲的核,没有乳头状,核深染,有点卷曲或者扭曲,诊断要求有灶性坏死,实性、岛状、梁状的结构,每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象≥3个。
是巢状,和实性乳头状癌亚型的乳头状癌主要是通过核的特征来辨别。
9 PTC伴纤维瘤病/筋膜炎样/硬纤维瘤样间质:
就是间质成分,存在CTNNB1突变,所以这些间质会核表达β-catenin,只有这一点,其他的上皮成分当然是经典乳头状癌核的特征。
间质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或者硬化的纤维瘤病样的间质,具有经典的乳头状癌的成分,这些间质他会表达β-catenin。
上皮成分核表达比较好,只有这一点。
10 梭形细胞PTC:
肿瘤性上皮会出现恶性细胞的成分,梭形细胞成分要求要超过50%。罕见。
具有乳头状癌核的特征,但是呈波形形态,低倍镜下看起来像间叶性,没有明确侵袭性,因为病例也很少。
11 高细胞型:
高细胞型乳头状癌,是高侵袭性的,
要求30%的肿瘤细胞高度至少要是三倍于宽度。
因为是高侵袭性的。所以要注意,如果没有超过30%的肿瘤细胞成分是高细胞型,也要把它描述出来,因为影响预后,也提示具有高侵袭性的行为。
细胞学胞浆嗜酸,具有乳头状癌核的特征,有核内假包涵体,细胞很高,柱状,长度三倍于宽度,
由于长度太长了,导致乳头沿一个方向排列的时候,就像双轨道样的结构,把中间的纤维脉脉管中心给挤压了,因为太宽空间就有限了,乳头纤维脉管轴心就就不明显了,间质,像车的轨道一样,核垂直于基底,呈两排排列,低倍镜下看还是有乳头状的特征,
明显长度是宽度的三倍不止。胞浆有点红,不至于像嗜酸细胞亚型那么红,比一般的要更红,
核的特征非常明显。
12 柱状细胞亚型:
也是高侵袭性的,往往和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有关联。
柱状细胞型的细胞学看起来不是很典型,
柱状细胞亚型,柱状的,胞浆就不红了,具有乳头状核的特征
表达CDX2,也是一种高侵袭性的癌,有BRAF突变,要注意有55%表达CDX2。
柱状细胞亚型:男性远多于女性,呈乳头状的假复层,细胞很高,核深染,它的乳头状癌核的特征不是很明显,胞浆也不红。
高细胞亚型:女性发病率远多于男性,可以成乳头状、滤泡状,假复层程度比较轻,主要是细胞非常高,高度是宽度的三倍以上,核淡染,有更经典的乳头状癌核特征。
如果一个甲状腺乳头状癌,它的形态特征,看起来像发生在结直肠的腺瘤性息肉或者腺瘤,或者像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结构,很可能是柱状细胞型。
如果胞浆有点红,但是具有经典的乳头状癌的特征,很可能是高细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