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内容是根据刘从容老师的《子宫内膜息肉》讲课内容所整理!
一 子宫内膜息肉的解剖特征:
子宫内膜息肉是根据血管的特点来诊断的。图中最左侧是子宫动脉,平行于浆膜,垂直进入形成弓形动脉(深肌层),接下来是放射状动脉(浅肌层),再进一步分支分出两大类:基底动脉和螺旋动脉。
基底动脉进入浅肌层和内膜的分界处,在基底层戛然而止,基底动脉是小型动脉,不受性激素影响,仅负责营养,在内膜的深层,也就是内膜的功能层,就是螺旋动脉,顾名思义是螺旋状,与基底动脉最大的不同是螺旋动脉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它的长度是发生改变的,比如增殖期,螺旋动脉相对来说比较薄比较短,随着进入增殖晚期进入分泌期,子宫内膜越来越厚,螺旋动脉的长度跟着子宫内膜的生长,一直延伸到子宫表面。
基底动脉和螺旋动脉都是从放射状动脉分支出来的,其口径也差不多,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螺旋动脉对激素敏感,也就是说螺旋动脉的血管壁,包括血管内皮都是对激素敏感的。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螺旋动脉可以根据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不断的变长,而基底动脉因为是负责功能层的干细胞,不用跟着子宫内膜一起生长,这是两者的不同。
在肌层有放射状动脉垂直过来,然后分支成短而小的基底动脉,不再往上走,螺旋动脉是主干,从基底层一直延伸到子宫内膜表面。
弓形动脉,放射状动脉、螺旋动脉或基底动脉是由粗到细的过程。整个动脉分支到末梢以后,马上就要进入毛细血管,之前最细的动脉叫细动脉,放射状动脉从比较粗的地方一直分支到比较小型的动脉,称为小型肌动脉。
小型肌动脉与细动脉不是一个概念。比如在某些器官的细动脉,应该明确知道再往下马上就要进入毛细血管了,全身比较著名的细动脉就是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小型肌动脉往下分才是细动脉。
最左侧英文旁示意图,红线代表平滑肌,一层一层的平滑肌,细动脉一到三层,一般不会超过三层,小型肌性动脉指三层或三层以上。
小型肌性动脉,就是肌层里的放射状动脉,即将进入子宫内膜时,在浅肌层可见小型肌性动脉。区分时,第一要判断是螺旋动脉或是基底动脉,一般都是位于基底层,成簇排列,螺旋动脉跟弹簧一样,切面成簇出现,口径薄厚比较一致,尤其是在基底层,它的准确名字应该叫细动脉。重要的是螺旋动脉是激素敏感的。
息肉中的动脉主要是来自于浅肌层的放射状动脉,由于各种原因,莫名其妙的长在子宫内膜里,这就是息肉的本源。
在内膜如果看到本来应该属于浅肌层的放射状动脉出现,就需要考虑息肉。息肉当中的动脉主要来自于浅肌层的放射状动脉。
1)排列是紊乱的,因为它不是螺旋动脉,不会排的那么规则;
2)薄厚不一,口径不一,放射状动脉本来是从深肌层到浅肌层,它的口径在不断的变化;
3)在形态学上要辩识,数平滑肌层厚度,三层,因为血管在切面的时候,难保会稍微薄一点厚一点,切面不同,要整个审视一圈当中,如果发现整个血管口径非常明确的四五层以上,就不应该是基底动脉,也不是螺旋动脉,应该是从浅肌层上来的小型肌性动脉,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放射状动脉,对激素不敏感,ER/PR往往不染色。
小型肌性动脉是在基底层里,细动脉进入子宫内膜以后,包括螺旋动脉、基底动脉都是由它构成。
子宫内膜息肉的本质:
1)WHO肿瘤分类里为什么会有子宫内膜息肉?它不是肿瘤,但是WHO分类在讲肿瘤时,为了能够更明确的理解肿瘤,会把一些瘤样病变也放进来。WHO定义子宫内膜息肉是双向分化的瘤样病变。
双向分化,第一是良性腺体和间质,生长紊乱,即排列不对,跟正常子宫内膜的排列不同,是局限性的排列紊乱,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息肉是孤立性的。所以是局限性生长错乱的良性病变。因为生长错乱,经常是凸起周围的子宫内膜表面。
2) 子宫内膜息肉里的腺体起源于基底层无功能的腺体,他的血管是扭曲不规则排列,厚壁的,强调厚壁,因为只有小型肌性动脉是厚壁,细动脉一般是三层平滑肌。因为这种血管正常不存在于子宫内膜里,应该是浅肌层或肌层与子宫交界,由于某种原因,这种血管长到了内膜里。带动了基底层腺体及间质向外长,这就是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就象歪斜长的树,剖开才会在中间看见扭曲的血管,它是从浅肌层或肌层与子宫内膜的交界处长上来的,绿的叶子是被血管裹挟上来生长的基底层良性的腺体和间质。
所以,一般很少见到子宫内膜息肉有分泌期。子宫内膜息肉正确的治疗方法绝对不是用激素。当大量外源性激素作用时,偶尔会看到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最后刮宫,这时能看到里面有可能会呈分泌期改变,一般生理状态下的息肉,体内子宫的激素水平,很难让息肉里的腺体出现分泌期改变。正因为如此,息肉里面腺体排列紊乱不是增生症,基底层的腺体什么时候排列好过?所以这些厚壁扭曲的血管,他的腺体长的七扭八歪的,腺体所占面积大于间质。
右图,长的根本不像正常,因为它的密度很稀,占整个子宫内膜息肉的面积不足50%。
二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征:
息肉是卵巢功能衰退后激素不正常导致的,是不受激素调控的,真正发病原因是跟激素紊乱相关的。
卵巢的储备功能,在35岁以前释放完一半,35岁以后卵巢功能明显衰退。35岁以后到绝经前,叫生理年龄中后期。一般绝经后,女性激素衰退以后,子宫内膜息肉常发。
三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
35岁以上女性激素水平容易出现紊乱,年轻少见。
雌孕激素失衡,分两大类:
1)绝经期前,真正发生的原因是雌激素受体上升,孕激素受体下降。息肉里的组织结构,更容易感到雌激素的刺激,而失去对孕激素的平衡。因此内膜息肉里的间质增生、血管增生,包括腺体,因为整个激素水平低,会出现雌激素过剩状态,所以会刺激增生。
大部分病理医生只关注息肉的腺体,因为子宫内膜息肉是癌的温床,经常会有腺上皮的病变,包括子宫内膜增生、癌,但是务必要知道,这些腺体只是被从肌层裹挟上来的。原本挺无辜的腺体,是子宫内膜息肉里的异常间质,这些间质发生了基因异位,把它给裹挟上来的,然后在长期不正常的微环境当中,也就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间质是不正常的,逐渐发生了子宫内膜增生、致癌的病变,子宫内膜息肉里根本上是间质有问题。
女性生殖系统宫体、宫颈,来自于苗勒管系统,其特点是上皮和间质之间相互依存生长,间质如果有问题,腺体往往跟着有问题,是由于微环境不正常所导致的。
至此已经强化了两个子宫内膜的间质问题:
1) 必须看到厚壁扭曲、排列紊乱的血管,才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真正形态学上的金指标,厚壁是有三层以上的平滑肌,如果三层以下平滑肌可能是基底动脉或者螺旋动脉。
2) 息肉继发的所有问题都跟最初的子宫内膜间质的遗传学有关。
教科书上能看见这句话,子宫内膜息肉里出现浆细胞,不是诊断子宫内膜慢性炎的依据,因为子宫内膜息肉本身就是炎症造成的,可以吸引子宫内膜的浆细胞过来,但是并不代表真正的有微生物感染,是两回事,子宫内膜息肉炎症的过程是异常释放一些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