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甲状腺乳头状癌FNA细胞学诊断

百科   2024-10-22 06:00   陕西  

笔记内容由作者根据金木兰老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FNA细胞学线索价值分析》讲课内容所整理!

甲状腺肿瘤概述:

1 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2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约占90%,发病率近几年逐渐增加;

3 由于甲状腺组织富含血管,组织学活检易造成出血,因此,细针穿刺细胞学是甲状腺最基本最常见的术前诊断方法

4 随道超声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甲状腺微小结节发现率在增加,为细针穿刺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学诊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5 BRAFV600E)是有效的细胞学辅助诊断方法,但仍不能完全取代细胞学诊断

近些年来,关于BRAFV 600E)的辅助诊断,它的特异性特别好,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取代细胞学,细胞学诊断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5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确诊通常是通过常规的甲状腺细针穿刺,当出现典型的核特征(如苍白核、核增大、拥挤、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和乳头状和/或扁平的蜂窝状结构可以诊断

6 PTC亚型具有不同的结构、细胞形态、间质特征,其中一些亚型也可从FNA细胞学上诊断。

TBS诊断系统中,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是靠典型的核特征及细胞的排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亚型可以通过组织学结构的不同、细胞形态和间质的一些特征,也是可以进行诊断。

PTC亚型:

1 滤泡亚型:

细针穿刺:PTC滤泡亚型:微滤泡结构、核增大、偶见核沟

2 高细胞亚型

PTC高细胞型:乳头状结构、卵圆形,细胞核拉长的胞浆(细胞长/宽大于3),染色质更深染、粗糙。

a图 乳头状结构,b图细胞核卵圆形,胞浆被拖尾被拉长,整个细胞核的高度/宽度(长比宽)大于3以上,而且细胞核染色质更深,染色质粗糙,诊断高细胞亚型。

3 微乳头亚型:

PTC微乳头型(细胞块):簇状乳头,靴钉样细胞

右侧是组织学图像,是乳头状癌的微乳头型,左侧是细胞蜡块做的,左侧图细胞特点靴钉样,细胞核突出表面,组织学上呈乳头状结构,和细胞蜡块的特点一致。

病例:男,76岁,中央气道1区占位,甲状腺癌病史10

细胞呈靴钉样,细胞核异形性比较明显,在肿瘤的表面呈簇状结构,推测当年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微乳头亚型。

4 弥漫硬化型:

PTC弥漫硬化型:鳞状细胞样改变、可见砂粒体、靴钉样细胞

特点是可见像鳞状细胞样的改变,背景中较多的砂砬体,细胞呈靴钉样,淋巴细胞浸润比较明显,间质纤维化。易发生淋巴管癌栓

病例2 女,34岁,左颈部发现肿物,切除颈部淋巴结

是乳头状癌,伴有鳞状上皮化生,砂砬体多见,发生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非常多。

病例3 甲状腺癌切除标本

背景纤维组织丰富,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有大量的淋巴管内癌栓,有大量砂砬体。

所以说与细胞学有共同点,可能在诊断中看不到间质纤维化,但是有砂砬体、鳞状上皮化生和细胞学特点,所以用细胞学也可以进行亚型的诊断。

5 嗜酸细胞型:

 

PTC嗜酸细胞型:丰富的胞浆颗粒、明显的核仁和核内假包涵体

TBS系统:

经典型PTC细胞学诊断标准强调细胞排列和特征性的细胞核改变

3种细胞排列结构:乳头状排列、乳头样排列/单层排列、细胞螺旋状排列;

细胞核:核增大、苍白核、核内细胞质假包涵体、核沟、核拥挤、核重叠。

FNA细胞学诊断,乳头状排列,乳头样排列,或者螺旋状排列,注意核的改变,比如核增大、核苍白、核内细胞质假包涵体、核沟、核拥挤、核重叠。

把细胞学标本和组织学标本来进行对照、研究。

TBS报告系统的特征都列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又纳入了5个细胞核体积的参数,5个细胞核体积参数其实在TBS系统中都强调了,但是并没有说哪个更重要,只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要注意,所以把这5个细胞核的参数进行了对比。把细胞核的结构特征也进行了分析

回顾分析了2019年到2021年传统涂片与液基细胞学涂片,基因检测的结果。

乳头状癌337良性病变197例进行对比,分三个特征,一个是排列对比,

乳头状排列,

螺旋状排列,

乳头样排列,这种排列的比例都占相当高的比例,这些癌的标本全部用组织学证明了确实是癌。

这篇文章提出了逃逸状排列的问题,也是首次在甲状腺的细胞学中提出来的。在细胞团中周边异型性强的细胞有脱离细胞团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逃逸状排列

乳头状排列,乳头样排列,螺旋状排列。逃逸状结构,300多例乳头状癌的病例中,乳头状排列、螺旋状排列逃逸状结构,它的特异性是100%,但是敏感性不高,也就是说看到这几种排列,强烈提示是乳头状癌。

敏感性最好的是螺旋状排列,当然这个数据也是有限的。

第二个核体积参数,TBS分类中,特别强调核增大,拉长,核形不规则,核塑形等,

把核体积参数、核拥挤、核重叠进行比较。

核塑形,就是肿瘤核之间互相挤压,像小细胞癌镶嵌样排列,把另一侧的细胞挤压,可呈柱形。

参数:核增大、拉长、拥挤、重叠、柱形称为核体积参数,进行横向比较,

在核的体积参数中,拥挤和重叠敏感性比较高,特异性不高,在良性病变中也可以发生。如果细胞量不足,穿刺有局限性。

第三是核的结构,核内细胞浆假包涵体的问题,细胞核内假包涵体一定要非常典型,核内包含体的染色质和胞浆非常相似,典型的核内假包涵体是非常有意义的。

肿瘤细胞有核沟,有苍白核,有核内假包涵体,对于诊断乳头状癌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TBS系统中苍白核、核仁。

数据显示细胞核内假包涵体的特异性是最高的,

背景中的砂粒体和巨细胞。

涂片和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背景中砂粒体的出现特异性非常高,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多核巨细胞特异性不高,

BRAF特异性非常高,敏感性不高,所以分子检测非常重要,细胞学诊断也非常重要,在细胞学基础上进行分子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核结构参数的核增大、核拥挤、核重叠。称为核体积的1个参数,把这5个参数和结构排列参数进行总整合,认为细胞核内假包涵体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肿瘤细胞的螺旋状的排列,它的特异性能达到98.21%

如果再加上逃逸结构,背景中的有砂粒体,或者细胞乳头状排列等,它的特异性能增加到98.81%

数据提示,有核内假包涵体以后,在这4个参数中,再加上某一个参数,它的特异性非常高的,都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小结:

1 TBS中提及三种细胞排列方式,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未详细描述;

1)乳头状排列和螺旋排列有高特异性,但乳头状排列敏感性低,螺旋状排列敏感性达77.61%,在良性甲状腺结节还未见报道。

2PTC逃逸排列可能是由于细胞极性和黏附性丧失,尽管其敏感性低,但其特异性高达100%

3)建议PTC诊断时关注细胞排列结构,尤其是特异性强的结构特征,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特征一般不见于甲状腺良性病变。

看细胞排列时,乳头状排列和螺旋状排列有非常高的特异性,但乳头状排列敏感性不高。

螺旋状排列的敏感性还是可以的,达到77.61%,而且这种排列在良性病变中,几乎没有。

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乳头癌细胞的逃逸排列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细胞的极性和黏附性丧失,这种核大、外周象脱离细胞团的倾向,在组织结构中,就像要发生浸润。尽管敏感性低,但他的特异性是非常高的,

所以在乳头状癌FNA细胞学诊断时要关注细胞的排列,尤其注意结构特征有意义的排列,比如乳头状排列、螺旋状排列,特异就是逃逸样排列。这些特征在于良性病变中不易见。

2 核体积增大通过五种参数体现,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临床意义值得讨论;

3 核结构改变也通过五种参数体现,INCIs具有高特异性;

4 联合细胞形态特征诊断PTC能够达到高特异性,同时提高了敏感性。

细胞核体积增大的5种参数,敏感性确实很高,在良性病变中也可以看到,比如核增大,核拦长,核重叠,核拥挤,核柱形,但是它的特异性不高。其实也能理解,因为穿刺可能是穿一点,在TBS系统中也强调了一定是比较广泛的,就是多点穿,或者穿的比较多的时候,可能会增加它的特异性。

核结构改变的5种参数,核内包涵体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比如和核沟以及其它参数相比,它的特异性非常高。核内假包涵体细胞特征出现的时候,联合乳头状排列、螺旋状排列,联合背景出现砂粒体等会提高特异性,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5 真正的乳头状排列、砂粒体、核内假包涵体、螺旋状排列、逃逸状排列几乎有100%特异性;

6 5个特征中出现1个应当诊断为可疑PTC,当超过2个以上特征出现时应诊断为PTC

结论:三种排列方式+INCIs+PBsPTC判读精髓

真正的乳头状排列、砂粒体、核内假包体、螺旋状排列、逃狱状排列,300多例的研究中,都有非常高的特异性

因此这5种细胞的特征,出现一个要引起警惕,出现两个以上更要警惕乳头状癌。

团团的柳暗花明
病理读书笔记及日常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