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内容由笔者根据郭晓静老师和黎海莉老师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与临床策略》讲课内容所整理!
一 卵巢上皮性肿瘤术中病理诊断流程:
病理诊断,不管是妇科还是非妇科,首先要对整个系统有一个大的掌握,有一个框架,基础要牢实,要知道卵巢原发有7种,肿瘤、瘤样病变,转移的,首先要有框架,
在做冰冻之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临床信息、大体取材(大体诊断有的时候是诊断的一部分),
不管是妇科非妇科,年龄、部位以及临床,对整个诊断思路很重要,而不是只看镜下,整个像内科思维一样。
三辆马车:大体、镜下加上临床分析,
原发有7大类,冰冻当中占了绝大多数的三大类,还有一类转移,最常见的是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以及生殖细胞肿瘤。
拿到一张片子,首先要考虑是上皮还是性索间质,首先确认他的来源;
另外上皮性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中间型,这是第二步;
第三,如果是恶性,原发还是转移,排除转移,一般原发相对多见。
在这个过程当中,能拍板直接拍板,譬如透明细胞癌,能发直接发,不能发有时候就是恶性,上皮源性或者性索间质给它分开,因为临床处理不太一样。实在分不清,如实跟临床沟通,就是描述性诊断,
当肿瘤特别大,确实是肿瘤有异质性,不可能在冰冻当中多取,冰冻取了典型的有几块,目前诊断是什么,待石蜡广泛的进一步取材。
虽然冰冻有时效性,取的少,但是一定要全部打开、内外观察、重点取材、评估风险,保育保内分泌的风险,大体特别重要,宁愿让临床二进宫而不要发过了。
低诊断的主要是交界性肿瘤,还有粘液性肿瘤,
有时候到底是不是转移的是一个难点。对于冰冻来说,要知道它的框架,到底分为多少类。
深圳市人民医院19年到24年,共3000多例冰冻总量,绝大多数是上皮性肿瘤,占冰冻总比91%。
卵巢肿瘤框架里7大类,上皮性肿瘤也有7大块,
和内异症相关的三大类,最常见的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肿瘤、浆黏液肿瘤(右侧黄框内)。
浆液性肿瘤最常见,还有粘液性肿瘤,少见的Brenner肿瘤,更少见的中肾样腺癌、未分化、去分化等。
最主要的是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内膜样的。
在诊断过程当中,要记住框架里边有七大类,
怀疑是上皮性肿瘤,年龄、部位,像浆液性囊腺瘤,有时候诊断特别简单,被覆单层浆液性上皮,有时其实不是浆液性囊腺瘤,甚至有的时候是卵巢冠囊肿或者其他囊肿,这个时候部位很重要,一定要和临床沟通,它的部位在哪里。到底是在卵巢实质还是表面,还是在其他地方,因为它的形态长得可以很像。
对于上皮性肿瘤,特别小的小孩,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到底是卵黄囊瘤还是透明细胞癌,年龄有的时候也是提示作用。
大体有没有内异症,如果有内异症,又怀疑有肿瘤,首先考虑到这三种肿瘤,用正向思维,是不是内膜样、透明细胞、浆黏液概率会大一点。
逆向思维排除这三种,然后再去考虑其他,临床经常会在术前做评估,生化指标,譬如CA125,EP4,CA19-9,像CA125增高很高的时候,临床包括有腹水,考虑有高浆的可能性。
大体对于诊断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左上图肯定都是上皮性肿瘤,可能是交界,也可能是低浆,高浆可能相对少,但是性索间质肯定不是这样的,
大体粘液性肿瘤,要小心把它全部剖开,看无头节等,因为临床有时觉得是粘液性肿瘤,其实可能是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基础上过度生长的黏液性肿瘤也可以长成这个样子。
左下两个大体,是内异症正相关的肿瘤,
首先要考虑到这三种肿瘤,然后脑子里有一个框架,再去排除。
左下图是性索间质肿瘤,往往性索间质肿瘤单侧发生,实性或者囊实性,临床有激素水平的改变。
浆液性肿瘤是上皮性肿瘤里最常见的肿瘤,最常见也是最纠结的一点,良性基本上能掌握,恶性相对比较简单,从良性到交界到恶性,恶性里边框了两个肿瘤,低级别浆和高级别浆,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低级别浆的发病机制是从良性到交界到恶性,所以在诊断到底是交界还是低浆的时候,有时候有点难,可能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它的发病机制、基因通路上也是一条通路。
但是高浆不是这样,高浆的来源主要是在输卵管伞端,有时特别隐匿,所以高浆取材,在大标本的时候,一定要把伞端全部取材,高浆和低浆的来源并不一样。对于高浆,新进展里边提到的尽量还是做分子检测。
冰冻当中的难点就在交界,到底诊断交界的经典亚型还是微乳头亚型?以前书上说,微乳头亚型和微浸润性低浆等同,现在不建议使用非浸润性低浆,因为后边有可能是低浆(要多处取材)。
左下示意图,如果是单层浆液性上皮,没有粘液,到增生的时候,虽然往里有乳头增生,但是并没有突破基底膜,下面就是交界突破基底膜了。如果有单个细胞存在,可能就是微浸润,这就是一个浸润性癌,长得特别像交界的时候,出现了重度核异型,就是高浆,所以在交界性肿瘤里,一般不应该出现重度异型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