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内容由作者根据陈光勇老师的《D2-40的临床应用》讲课内容所整理!
在日常工作中,D2-40判断淋巴管有无侵犯,是比较特异的标记物。
一 D2-40概述:
D2-40是单克隆抗体,所标记的蛋白叫podoplanin,
D2-40蛋白分子质量约是40kd,是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的克隆号,最早是在癌胚抗原研究里发现,是比较特异的,能和癌胚抗原结合的抗体。
后来发现D2-40可以标记PDPN,PDPN蛋白分三部分,和其他的蛋白一样,有细胞外部分,有跨膜的成分,还有膜类部分,不同部分功能不同。
PDPN蛋白促进发育和细胞生长,生长肯定要有迁移,因此也是和间质里各种各样的蛋白相应的起作用。
细胞外部分,可以和PDPN蛋白在1234的结构域有特异的结合,能够相应的把PDPN蛋白显示出来。
D2-40最常用的是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作为淋巴管侵犯的标记物,
后来发现D2-40可以在很多的,包括正常、肿瘤性细胞有表达,除了淋巴管内皮,间皮增生或肿瘤性病变用它来染色,也包括Ⅰ型肺泡上皮,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里用的相对多一些。
也包括脉络层上皮细胞,软脑膜浦肯野细胞,因此表达范围比较广,
肿瘤里相对应的内皮来源,比如卡波西肉瘤、滤泡树突肉瘤、肾上腺皮质的一些癌等。
比如扁桃体D2-40可染扁桃体被覆的鳞状上皮基底层,基底层上皮有干细胞的性质,因此和PDPN这种蛋白本身促进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也比较匹配。
D2-40在扁桃体里可染淋巴管,也可以染整个淋巴滤泡结构,可以把FTC网显示很清楚。
D2-40染阑尾,可染相应的淋巴管、外周神经组织、神经纤维,比如对于进展期癌,判断有没有外周神经的侵犯,D2-40也是很好的选择,一个抗体可以解决淋巴管的判断,解决外周神经是否侵犯。
对于肿瘤,比如卡波西肉瘤,肿瘤性梭形细胞中表现出强阳性;
上皮样间皮瘤的阳性比较有特点,肿瘤细胞顶端表面强阳,这种腔源像刷状缘样;
外周的阳性,可以胞膜阳,比如精原细胞瘤,或者经典的脑膜瘤,也可以用D2-40在形态学基础上做出验证。
D2-40在生殖细胞源性肿瘤里常用,比如精原细胞瘤做D2-40可以弥漫强阳性,也包括胚胎性癌,D2-40可以显示肿瘤性的管状结构。
生殖细胞来源的标记物,用的比较多了,也会混,比如精原细胞瘤为代表的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有4种常见的标记物,这个4抗体都和4有关系,D2-40、SALL4、OCT3/4、CD117。
D2-40在间皮里也是从正常一直到肿瘤性,不管是上皮还是梭形样的表达。
在肺,需要把间皮瘤和转移性腺癌鉴别。
二 D2-40的研究新进展:
D2-40在很多器官和肿瘤里都有研究,比如口腔鳞状上皮病变,甲状腺肿瘤,肺部肿瘤,除间皮之外还有其他的肿瘤。
D2-40有的染肿瘤性上皮,有的染肿瘤之间的间质淋巴管密度,有的是和肿瘤相关的特异性间质细胞。通过肿瘤、淋巴管密度或者间质细胞的表达进行定量,在进展期病例里,做出预后的判断。
比如口腔鳞状上皮病变,文献把口腔正常鳞状上皮,鳞状上皮低级别、高级别增生以及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做了D2-40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肿瘤性鳞状上皮里,随着低级别、高级别一直到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在肿瘤性鳞状上皮与D2-40的表达是呈正相相关的关系。
正常鳞状上皮不怎么表达,黏膜白斑到不同分化的肿瘤,主要在肿瘤细胞里表达,
D2-40有助于帮助判断口腔鳞状上皮是不是肿瘤以及肿瘤的分级,
肿瘤组织之间,淋巴管密度、分布和预后有相应的关系。
有时对于甲状腺肿瘤判断相对比较困难,比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有4个细胞核的经典改变,按照这4个改变做出判断,但是有的时候细胞学改变不是特别明显,就做D2-40帮助做出病理上的一些考虑。
比如这些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发现D2-40在甲乳癌细胞胞浆里有特异性的表达,从阳性预测值,或者阴性预测值方面也发现有统计学差异。
做D2-40也发现和甲乳癌的淋巴结转移也有相应的预测价值,比如文章里的图,甲乳癌做了D2-40,胞浆阳性。
非肿瘤性上皮不表达,间质里淋巴管分布密度有助于对肿瘤或非肿瘤的判断。
不同分化、不同细胞学改变做了相应的工作,D2-40在甲状腺肿瘤性病变里原来关注的不是特别多,甲状腺病变很少做D2-40,可能甲状腺亚专科关注会比较多。
另一个文献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性改变,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会有腺瘤样的结节,这些结节到底是肿瘤还是非肿瘤?临床判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所谓的结节,按照新WHO分类叫结节性病变,到底是不是肿瘤,良性或者恶性,结合CyclinD1做出一些判断,发现非肿瘤性改变CyclinD1表达是弱的,间质淋巴管密度是低的。
腺瘤,D2-40表达增强;
到甲状腺滤泡癌,表达强度会更增强一些,同时间质淋巴管分布增加。
肺部肿瘤,尝试过把D2-40作为原位腺癌和微小浸润的肺早期腺癌做鉴别,后来发现比较困难。
有文献上展示了D2-40在肺泡上皮肿瘤、肺肿瘤以及不同增生状态,可能表达会不一样,对于这些现象的解释也不是特别清楚。
间皮增生和间皮瘤的鉴别相对比较困难,文献也是把CyclinD1和D2-40配对进行肿瘤和非肿瘤的鉴别,
结论是越往间皮瘤方向发展,CyclinD1强度和D2-40的表达范围强度是越来越高,因此在间皮诊断里,可以D2-40和CyclinD1进行配对使用。
其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于肿瘤所产生特异性的促纤维间质做出的判断,比如D2-40间质细胞的表达,以及淋巴管的密度。
在胃癌也做了相应的统计,不同文章的结论不太一样,大多数文章都觉得通过D2-40染色,发现淋巴管密度增加和病人的分期、五年生存率有相应的关系,
在其他器官也有类似的应用。
三 D2-40的临床应用:
现在进入早癌的时代,消化内镜医生可以通过消化内镜做黏膜下的切除,把早期肿瘤性改变,特别是早癌切除下来,对于早癌病变,如果符合适应症,符合病理所判断的深度指标,比如有无低分化、有无淋巴管侵犯、切缘是否干净,把这些指标提供给临床,他们在切完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病人是否达到内镜下临床治愈目的。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切除,如果任何一个指标不符合,可能就需要追加外科治疗,因此对于消化道早癌标本,对每一个指标都需要做出精准的判断,比如淋巴管有没有侵犯,对于病人的5年生存率,对于判断局部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原来都统称淋巴血管侵犯,后来发现淋巴管侵犯和血管侵犯,对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判断作用不太一样,所以现在的趋势认为淋巴管有无侵犯,对于局部淋巴结风险的判断预测价值会更高一些。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早癌切除内镜标本,对于淋巴管的判断需要更精心一些。
去年结直肠癌指南里也做了一些更新,淋巴血管侵犯的名称,要把淋巴管或血管侵犯分开来报,主要就是它的临床意义不太一样。
日常工作中,染血管或淋巴管,传统上CD31、CD34、D2-40,很多时候免疫表型是有交叉的,比如CD31也会有不阳的一些阳性表达,常认为CD31是染血管内皮,但是现在认识到,比如像这样的病例,CD31有的脉管比较阳,有的脉管稍微阴一些,目前来看CD31阳性更倾向于是血管内皮的表达,稍微弱一点更倾向于是淋巴管的表达,当然也可能也会发现染色强度并不是这样,
这个病例,是肿瘤,CK是阳性,CD31阳性程度和D2-40差不多,按照原来对于淋巴管或血管的侵犯,可能都认为这两个既有淋巴管又有血管的侵犯,
注意到这两个不同的抗体,对于脉管内皮的免疫表达可能有重叠,因此在早癌方面也结合了日本专家的指南和意见,如果CD31和CD34都是阳性,目前认为是淋巴管的侵犯(??),如果CD31是阳性,D2-40是阴性,认为是血管侵犯。
在日本病理科可能也考虑到单病种的一些原因,免疫组化的使用不是特别广泛,所以日本早癌方面,是用D2-40作为淋巴管的染色,用EVG做中等静脉也就是血管的染色。
前面这个病例,如果CD31和CD34都阳,目前把它放到淋巴管侵犯(??)在日常工作里,对于脉管的侵犯,特别是早癌必须要仔细的去做,
在日常工作里,脉管侵犯可能有一些形态学的改变,周围有裂隙可能会做出一些判断,但有时可能会有假阳性的改变。
早癌的预后判断非常重要,对于所有的早癌切片,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会把所有的切片去做脉管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