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6月下旬刊(第12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家校之间的教育相互结合,不断促进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健康成长,并为他们构建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本文以大班阶段的幼儿为例,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与家校共育结合路径的意义以及家校共育结合所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家校共育结合路径的意义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将信息技术与家校共育相结合,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结合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拓宽家校共育的渠道和方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有利于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言,这一结合路径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可能性。借助信息技术,家长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实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状况。无论是通过视频直播观看孩子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还是接收教师及时发送的孩子的表现反馈,都能让家长仿佛身临其境,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参与感。这种紧密的联系也使得家庭教育能够更好地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连贯的、一致的成长环境。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幼儿日常教育的环境中,幼儿接触到最多的就是幼儿园及家庭。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幼儿从中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大班幼儿们家校共育的结合,能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1]。
教师们通过信息技术的便捷性能够构建出一定安全性的教育平台,从而保护幼儿不受到消极信息要素的不良影响,同时还能够让家长借此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的提高。
(三)有利于提高家校沟通效率和质量
从家校沟通的角度来看,这一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质量。以往,家校沟通可能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而现在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家校互动平台等,家长和教师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无论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行为表现还是心理状态等,都能及时得到沟通和解决。这种便捷、高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起更加紧密、信任的家校关系,进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部分幼儿园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对幼儿成长阶段的直接教育,还阻碍了家校与幼儿本人之间的直接沟通,使家长和教师无法及时观察并纠正幼儿的个人教育问题。
(一)教育角色不明确
在传统教育阶段,针对家庭和学校对于幼儿的共同教育过程中,双方容易忽略对于自身教育角色的明确。在幼儿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家长作为辅助角色。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很容易失去在两种环境中的教育平衡,也不利于幼儿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家校沟通不到位
在幼儿家长共育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家校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在部分幼儿园中,为了推动学校与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会采取“开家长会”的方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以直接的方式促进“家校共育”的理念实行。然而,很多时候开家长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家长汇报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而对幼儿教育方面却缺少了一定的交流,进而影响了家校共育的效果。
(三)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总是下意识将幼儿园当作是对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中的教育,对家长所提出的相关建议和需求容易采取忽视的态度。与此同时,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就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就不需要操心孩子教育的问题。这样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幼儿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也很容易造成幼儿对于家庭之间联系的弱化,继而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情感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家校共育结合的具体策略
在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让大班阶段幼儿的教育得到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教师还需要运用相关的具体策略,以便在新型的家校互动平台上营造出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保证家庭和学校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力以赴。
(一)设置细节化的管理
自我管理是个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实行一定的自主性约束,进一步促进自我成长的发展。对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来说,尽管相较于小班以及中班的幼儿已有所成长,但是他们受到自身年龄小、认知能力弱等方面的限制,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对自我管理没有一定基础性的认知,继而难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相应任务[2]。
因此,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大班幼儿家校共育结合的路径探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班阶段的幼儿强化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的独立成长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评比”的方式,以此进一步增强大班阶段幼儿们的自我约束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型“日常评比”的平台,以便家长能够随时观看到自己孩子的日常动态,同时还能够为家校共育提供一个便利的途径。其次,教师每天对大班幼儿设置相应的“日常行为任务”,如在没有家长的帮助下,自己规矩地吃完一碗饭(备注:不挑食、不剩饭、不吵闹),以此培养大班阶段幼儿在进餐方面的良好习惯;为家里做一次家务(备注:扫地、拖地、洗碗、扔垃圾等),以此培养大班阶段幼儿在家务方面的动手能力。再次,让家长进行一定的监督,拍摄相应的视频传至“日常评比”的网络平台上,并让家长之间进行互相投票,每个人能够投五次票,时间限制为一天。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展现评选结果,其中,得票最多的幼儿将会得到“日常行为之星”的称号,而在一周结束之后,得到称号次数最多的那个幼儿还会获得一定的奖励。
(二)增加亲子活动途径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亲子活动是一种能够直接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方式。与此同时,家长还能通过亲子活动对孩子进行切身教育,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大班幼儿们家校共育的路径探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亲子活动的途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家校共育。除此之外,家长还能通过多元化的亲子活动,对自己的孩子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由此能够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使幼儿能够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导下健康成长[3]。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建出相应的幼儿教学资源,使家长能够及时学习到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理念,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或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平台创建出相应的幼儿教育网站,不断优化幼儿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幼儿园教育案例上传其中,让家长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以及教育理念。再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家长与幼儿一起读书、看影片、画画、做手工等,不断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过程全程记录下来,并且及时召开针对“大班阶段幼儿教育”的家长会,帮助家长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得到相应的大班阶段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
(三)完善监督反馈制度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传播”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也包含了很多不当的信息言论。因此,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方面的监督反馈制度,有效防止大班幼儿过早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从而影响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安全。
除此之外,完善的监督反馈制度还能连接起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班幼儿建立起尽可能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幼儿园成长环境,使大班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一定的安全保护。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双面性”的特点,从中汲取出好的一面并加以利用,以此建立并完善较为全面的监督反馈制度,进一步为大班幼儿提供一定的网络安全保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创建出家校共育APP,而该程序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家长提供完善的监督反馈平台,便于家长及时掌握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动态,使家长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其次,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会逐一进行扫脸认证,让家长能够收到“孩子已经达到幼儿园”的相关信息,教师也会将当天的学习任务、日常行为评比、一日三餐以及幼儿的动态随时更新至APP上,便于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再次,教师会将各个幼儿的上课动态全程录制下来,有针对性地将视频发送至各个家长的账户,让家长能够实时观察幼儿的情况。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该软件平台筛选出优秀的幼儿教育文章或者视频发布给家长,让他们也能够进行相关专业方面的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大班阶段幼儿的家校共育而言,教师有必要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家校共育的结合路径予以一定的安全保障,进而防止大班阶段幼儿受到网络平台中不良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家校共育的实际需求,进而能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起高效的家校互动交流平台,为幼儿营造出具有创新性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大班阶段幼儿实现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作者系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
注:[1]陈丽.浅析信息技术家园共育模式核心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3,25(12):179-181.
[2]完玛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知识文库,2021(19):70-72.
[3]王娇娇,王新.“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共育的新实践[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4(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