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妨给学生读点“不好”的书

文摘   2024-11-16 22:34   湖南  
今天讲期中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的是《复活》的节选,有个选择题的选项提到小说“行文严谨”。讲解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怎么看出小说行文严谨的。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因为这个选项在做此论断之前,有具体分析情节之间的照应关系,这个分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小说行文之严谨。
同学们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除了我上述的理由外,就应试技巧来说,此类正面评价的概括性结论一般不会设错,因此解题过程中不必过于纠缠。
此问题固然做此说明即可,但对学生的提问我还是下意识地多想了一层:为什么如此明白的问题在学生那里却产生了困惑呢?
或许我们会觉得学生太笨,又或者容易归咎于学生的审题习惯不好。而我觉得,他可能没有将概念与其指向的实际事物对应起来,这是许多学生学习困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这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拿着教材教学生,习惯于概念先行,忽视概念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喜欢逼着学生将书本里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然后不停地用它们刷题刷题,不愿意花时间让学生去观察、记录、概括、思考。这种违背人类认知规律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学生对概念把握不准确,从而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这样一来,他们看着就像笨蛋一样。
在所有的概念学习之前,应确保学生对相关的实物有足够的观察。譬如要教给学生“火”这个概念,便要把火给他看,甚至给他摸摸,他才会正确地认知“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对应的物质实体,但人是有抽象思维能力的,这种能力亦是从具象认知的不断积累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拥有越广博的具象认知的积累,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会更强。
就拿“行文严谨”这个概念来说,“行文”是具体可观的,它指文章的结构脉络,内容的承接呼应等。它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可以在具体的文本中观察到。而“严谨”相对来说就要抽象得多,即使是专业的文学评论家都不免就此产生分歧。而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大量地观察过文本的行文,并就各种行文特点做对比归纳的训练,他的确不太能真正把握“行文严谨”的正确内涵。
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否真的落实了这种观察训练呢?很多时候,只是在分析某个文本的行文结构时笼统地将“行文严谨”抛给了学生,学生在一知半解中赶忙将其抄写在笔记里,此后再也不看了吧?
那么,课堂上这样教学有问题吗?有老师会说,我总不至于每个概念都让学生观察半天吧?当然不必如此,课堂的时间有限的。这里忽略了一个前提,这些具象认知的积累并不需要等到课堂上来完成,学生完全可以把工夫下在课外,只要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将这些积累的东西调动起来,与老师讲授的概念相对应起来,他的学习效果也会很好。当然,涉及到一些重要概念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花时间观察一番也是值得的。
完成这些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换句话说,学生的头脑里得保存足够多的文本范式。这意味着学生不单只是输入“好的”文本,一些“不好的”文本不妨也读读。
我注意到,光是阅读一些“正确的”读物,学生并不能形成真正的鉴赏力和思辨力。这些正确的读物,自然也是教育者认为好的读物。典型的便是教材的选文。这些选文大多都是精读细讲过的,就拿古诗来说,哪首不是重点?可是再看看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他们甚至读通一首古诗的耐心都没有,更不用说鉴赏古诗。其实能将一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诗集读下来,他们对于古诗鉴赏就有点数了。即使享有“诗圣”盛名的杜甫也有写的不咋的的作品,将这些作品与《登高》之类的作品放在一起一对照,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另外,光是阅读“正确的”读物也会让学生养成盲目迷信的坏习惯。这与上一条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不会鉴赏,不能思辨,只好盲目迷信。还是拿古诗来说,我从来没听见学生批评过他做过的任何一篇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文。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很厉害的作品,像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那些名家名篇一样。说实话,我做了不少古代诗歌阅读题,其中不少选篇是二流诗人的次品,考试未必能考察出学生真正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是借景抒情的手法,精品与次品的答题思路和分析过程没什么区别,学生便以为那些次品也是极好的诗作。但次品就是次品,它永远无法与巧妙妥帖地运用了这个手法的精品相媲美。
这种迷信除了表现在分不清精品次品之外,还可能对某些作品的缺点视而不见。《堂吉诃德》是一部经典小说,它所塑造的堂吉诃德的形象可以与哈姆莱特相媲美,可是这部小说的行文就不够严谨。比如情节详略不协调,大战风车的情节不过千字,可是在黑山的遭遇却写了七个章节。还有一些偏离故事主线的赘余的内容。(详见:我怎么读起《堂吉诃德》来了?)鲁迅的小说也是经典,但是其中不少作品也存在不足,当时发表出来就招致了各种批评。学生能否打破对经典的迷信就看他是否有足够多的阅读。
总之,先给学生大量地自由地阅读,哪怕读了些“不好”的书也无妨。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我们才好向学生解释怎样是美,怎样是丑,学生才能对美丑有更具体真实的感知和认识。
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自然的天性,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不好”的书会产生什么消极的影响,因为同时他还在阅读“好的”书,又还有人在一旁指点他去认知美好。
最可怕的是,不许孩子读书!
2024年11月16日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