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我在《屈原列传》教学过程中“瞎掰扯”的几处地方
文摘
教育
2024-10-27 21:01
湖南
忙着评职称,教学啥的都退居其次。马上要上《屈原列传》了,翻到一张旧的油印资料,内中是《司马迁传》和《报任安书》(相关链接:教学|注释版《汉书·司马迁传》与《报任安书(节选)》(资料分享)),它提示我上一轮教学这篇课文时,大概设计了一个司马迁与屈原的对比的活动。但这次实在没心思去设计活动了,选取了文言文教学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串讲。我不太喜欢串讲,但必须承认,当你想偷懒时,串讲是真香,尤其是当这些文言文全都上过一轮了。正音就是订正字词读音,我会先范读一遍,然后和学生讨论一下疑难读音。析词就是解析词义,我强调重要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学生笔记标画,然后学生自由问疑,以防我的强调有纰漏。解句就是翻译句子,由学生逐句翻译,接替完成,强调直译,但不强求,学生能解其大意亦予以肯定和认可。释义就是讲解文章意义,主要是我讲解,但也会让学生讨论。我的“瞎掰扯”主要就是从这个环节来的。
之所以是“瞎掰扯”,是因为我没有充分备课。讲到某部分内容,兴致来了,思绪来了,就给学生掰扯,有时简单掰扯,有时掰扯大半节课,有时我一言堂,有时大讨论。率性至极,不讲章法。较之于老师们从字词到内容,再到形象、手法、主旨等方面系统性讲解设计,我这简直是“乱弹琴”,放在评课人面前,任谁都要打一个“差评”的。
但不知为什么,我倒有些乐在其中。一方面我感到了一种阅读的本真乐趣,“瞎掰扯”时,我完全忘掉了自己的教师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读者,读了一篇文章,然后向别人分享我的阅读感受。这和我平素里阅读时的自得状态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感到学生比平时更多了些兴致和趣味。他们会在我掰扯的时候,自发地就某个观点和问题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又或者两眼直钩钩地看着我,期待我能讲出点什么给他听。第一处是文章第二段。这一段讲上官大夫争宠嫉能,想强夺屈原草拟的法令,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到楚王面前去进谗言,导致屈原被疏远。概括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像往常一样,埋着头没什么反应。概括完我就停顿了一下,有学生开始觉得奇怪,抬起头找我(我喜欢在教室里转来转去)。然后我又说:“同学们可以就此想想自己将来工作后职场生存的问题。”又有几个学生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我,似乎在说:“怎么讲职场生存了?”我再问:“假如你辛辛苦苦设计了一项方案,你的同事想直接拿走,你给不给?”“不给!”“不给就到老板面前说你坏话,给你穿小鞋,给不给?”学生吵闹一阵,大意还是不给。我又问:“假如是老板要占用你的成果呢?”学生的意见就有分化了。说实话,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有解决这问题,我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况去胡乱引导学生。所以,我把这个问题遗留了下来,继续讲下面的内容。——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立马能有解决办法,对吗?
第二处是文章第四段。这段主要讲了楚王听信张仪的话,绝齐附秦,结果被秦哄骗,怒而攻秦,一败再败,第二次失败的一个原因是魏国趁着秦楚交战,偷袭楚国,楚国无法两头兼顾,故而撤兵。我循着行文思路,在黑板上用线条简单地描述着齐楚秦魏四国的关系变化。描述完后,我提示道:“这个历史事件对于我们处理国际外交是有启示的。我们站在楚国的立场来看,周边的国家分为三类,齐是与楚交好的一类,秦是与楚敌对的一类,魏属中间势力。楚交齐御秦,国家尚安。而绝齐附秦,国家受损。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仅仅是选错了结交的国家吗?显然,是他的外交策略出了问题。首先应当力求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其次应与敌对之势力做坚决的斗争,最后应警惕中间势力,尽力团结他们,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最末应当对他们设防。”
第三处是文章第七段。这段主要讲楚怀王听取子兰之意见,拒绝屈原之意见,与秦会盟,结果被秦扣留,客死于秦。这里批判的是楚怀王远君子亲小人,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观念,即君子一定是对的。但细察屈原与子兰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依据,实际各有其理。屈原说秦是“虎狼之师”,子兰说“奈何绝秦欢”,他们都没有为会盟问题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和切实的应对策略。之所以会觉得屈原说得对,并总结出要听君子之谏的历史规律,这完全是从儒家的道德理想出发,与历史附会得出的结论,很有种事后诸葛亮的意味。实际上,谁能保证一个人是正人君子?而正人君子就一定总是做出正确的决策吗?这种道德至上的观念根本站不住脚。既而,我又掰扯到金庸小说的“侠”的形象流变中去,其中不少自诩名门正派、正人君子的人根本不配称“侠”,而在金庸小说中最后一个侠的形象韦小宝身上,几乎消解了一切理想的道德。第四处是文章第十段。这段主要讲屈原与渔父对话之后,自投汨罗而死。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讨论: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杀行为?有学生从他的自杀方式分析,觉得他选择投江,葬身鱼腹是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高洁,因为水可洗净污浊,鱼腹可免腐臭。也有学生讨论他死的值不值。而我恰读了叔本华关于生死的论述,因而在学生讨论完后,我又给他们掰扯了起来。屈原自杀恰恰说明他想活得更好,想活在一个君王圣明、君子当道、风气清正的社会中,可是现实恰恰相反,这给屈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已经超越了肉体消亡所带来的痛苦。自杀是他与这污浊的现实抗争的方式。可是,自杀能解决问题吗?自杀无法改变现实。叔本华也说自杀无法规避痛苦。因为意志的作用,人必然地走向死亡。这个过程不是痛苦就是无聊。要经受多少痛苦和无聊全是意志已经安排好了的,一个个体着急地结束自己,这对整个种族或意志来说没有丝毫影响。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对抗意志,节欲或者禁欲,把意志对个体的操控尽可能减少,直至可以忍受它带来的痛苦,最后安然地走向死亡。这就是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待生命的态度。现在的学生对于生命怀有困惑,可是我们的教育浑然不觉,忽视生命教育。因此,我更加忍不住要在这方面多掰扯。其实叔本华的观点也只是众多生命观之一种。有人觉得,要将一种“正确”的观点教给学生,但我觉得不妨多介绍几种观点给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选择。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主要“瞎掰扯”的地方。我希望将来学生自己阅读时也能这样去“瞎掰扯”,不知这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呢!不过,不符合考试的标准答案,这倒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