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把《无衣》与这首歌对比阅读,有没有搞头?

文摘   2024-09-03 21:33   湖南  
教材末的古诗词诵读我一直主张不占用课堂时间讲,学生自己去读去背,保留关于诗歌的最原始的滋味。可惜,现在的学生对于诗歌基本没有什么感觉,也缺乏阅读的意愿,课内的诗歌只是用来背诵去换得一点可怜的分数的交换物。至于课外的诗歌,学生一般不读,除非考试。——诗歌已死!我又把自己推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讲吧,违背自己的初衷,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点“二手货”;不讲吧,连“二手货”都没有,更不用说原始滋味。根本上来说,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导致教学进退维谷。
我感到,与这样的积习抗争总是异常地困难,而从学生那里可以获得的支持也日渐稀少,这让我难免有些灰心。无论什么语文活动都没有参与的热情,无论什么语文问题都没有思考的动力,无论什么语文观点都没有辩论的意愿……看着他们呆坐的神情,我越来越不知道怎样上语文课了。
可是,我常常又不甘心,什么方法都总要去试一试,哪怕屡屡受挫。
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四首古诗词讲不讲,我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教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学习意愿。大多数同学表示还是要讲——不过其中有多少是思考之后的结果,有多少是随意的决定,又有多少是违心的决定,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懒得去管,只按统计的结果行事。
第一首诗是《无衣》,选自《诗经·秦风》。备课时,我反复诵读诗歌,脑海里总浮现出暑假看的历史片《大秦帝国》,其主题曲的旋律一直回响在耳边。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将两者比对了起来,发现这首主题曲显然是模仿《诗经》而作的,所表现出的秦人的精神面貌与《无衣》有些相似之处。一个教学设想就在我心中酝酿起来了。
我只计划用一个课时讲这首诗歌。
上课伊始,我先抽了四名学生诵读此诗。每名学生诵读完,我都要问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你读了几遍了?
2.读完后你的基本感受是什么?
3.在读这首诗的过程中你都做了哪些努力?获得了哪些认识?
这有点预习检查的意思,因为早读课,这些诗歌会作为任务布置给他们诵读。不过,我更想知道他们对这首诗的认识停留在什么层面,好确定我的教学起点。
从回答来看,读得多的有十来遍,少的也有三四遍。字音和节奏方面没有太多问题,阅读情感基本没有,借助教材的解析和资料书的翻译,学生对诗歌内容有基本的把握,能够说出诗歌的情感,注意到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不过,这都是书上现有的东西,学生没有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我需要一点一点地追问,把学生引到诗歌的内容上去,而面对追问,学生常常表现出一种窘迫和无奈。学生也没能提出问题,我不得不给他们做示范,比如第三章中“与子同裳”的“裳”是读“cháng”还是“shāng”?“修我戈矛”的“修”教材解作“修造”,但它还有“修长”的意思,可不可以呢?然后又进一步引导,这些字音字义上的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分析起来要用到不少的语文知识,更不用说诗歌的内容、情感等等方面的提问了。
然后,我又让大家齐读了一遍。对刚才的学生发言进行了肯定——即便是书上现有的东西,学生将其吸收进来,作为自己的认识,尽管浅薄,这也是有效的学习,是值得肯定的。我希望同学们再自由地聊聊对这首诗的感受和认识,希望可以引发一些碰撞和共鸣,从而完成课堂生成,但是大家无动于衷。稍等一等,会有个别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可是其他同学总是表现出一种冷漠,不太在意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仿佛这些内容与他无关,刚才抽问同学时也是这样——这种冷漠有时令我脊背发凉。
有个同学提到了《大秦帝国》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我顺势就把我的教学设想付诸实践,利用多媒体把这个片头搜出来放给大家看。他们挺爱看视频的,每每搜视频给他们看,他们甚至会忍不住惊呼。这是目前我注意到的为数不多的能够调动他们兴趣的方式。
他们从没看过《大秦帝国》这样的历史正剧,仅仅是两三分钟的片头,其音乐、画面已经带给他们不小的震撼了。可是,这种感受依然是表层的,如何就此走向深入呢?我让学生比较歌词与《无衣》的相似之处。
学生有一些发现,比如:两者都是四言句式;两者都有重复的内容,形成强大的气势、浓烈的情感和独特的韵律;两者都有一种共赴国难的英勇气概等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我在黑板上做着零星记录。可惜课堂时间有点紧张,无法组织小组讨论后再来梳理总结,最后形成一个条理化的成果。课堂生成还是缺乏深度,我的目的没能实现。这是本次教学的遗憾。
通过此次教学,我又有点认识。我们习惯把对比阅读的教学局限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其实有不少的音乐、绘画、影视乃至游戏等作品都是以文本为基础改编创作出来的,它们为对比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广泛的思路,更符合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不过,不知道这有没有搞头啊!毕竟考试不考这些啊!听歌看剧玩游戏更是学习的头号敌人啊!
2024年9月3日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