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课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情境教学设计

文摘   2024-09-23 21:33   湖南  
教学设想
《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是两篇回忆录,分别由杨成武和聂荣臻所作。
杨成武在文中回忆了长征胜利前夕的最后一次战斗:吴起镇战斗。战斗结束后,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接着,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杨成武回忆了参会的经过。文字中透露着英勇无畏、积极乐观的革命斗争精神,真挚温暖的战友情谊和胜利会师后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聂荣臻在文中回忆了抗日战争中救助一对日本儿童的过程,以及建国之后这件事情对中日两国友谊产生的积极影响。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包含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罪行的强烈控诉。
这两篇回忆录组成了一篇课文。在本课的“学习提示”中有这样的话:“《长征胜利万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大战中的插曲》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残酷战争中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两篇作品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学习提示”在关于《长征胜利万岁》的内容中提示我们要体会文中议论和抒情的部分,要加深“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理解“。在关于《大战中的插曲》的内容中提示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我想,这种认识和思考就可以概括为一种精神——革命精神。前者是长征精神,后者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单元研习任务”中又设置了一个参观访问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收集资料进行写作的任务,我便联想到本地的湘南暴动革命遗址。遗址的外墙以前是表现湘南暴动历史的学生漫画,后来改成了宣传栏。于是一个情境任务就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我要让学生来设计一个宣传革命精神的宣传栏,内容就从这两篇课文里收集提炼。
这可不可行呢?依托着这个情境任务,两篇课文成为了“用件”——用它们来解决问题。要完成为个任务,学生需要把握两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要去体会和感受字里行间的精神内核。而且学生还要去筛选、梳理、建构。这是一次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我决定试一试。
教学目标
通过革命精神宣传栏的设计和制作,学生能够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梳理和提炼革命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自觉地传承革命传统文化。
通过对自己宣传栏设计创意的解说,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教学过程
情境任务:
国庆将至,县宣传部门计划更新湘南暴动旧址外墙的宣传内容,主题为“革命精神”。现在你负责其中一块宣传栏,将在“长征精神”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中选择一项内容准备该宣传栏。你阅读完《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两篇回忆录后,准备结合其中内容来设计宣传栏。
活动过程
步骤一: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定宣传栏主题(长征精神还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分工协作,充分利用课文制定宣传栏各项内容。制作出宣传栏草稿,安排创意解说员。
宣传栏内容建议(可以自行增删)

1.精神内涵:长征精神或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

2.事例阐释:哪件事情或者哪个画面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精神?

3.金玉良言:哪句话可以有效地宣扬这种精神?
步骤二:作品展示。小组展示本组的宣传栏草稿,创意解说员负责简单解说。解说完后,由至少一名同学进行评价、建议或质疑。
解说内容:主题选定、内容来源、栏目作用、创意来源等。
示例
栏目内容示例:
精神内涵: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长征这一历史征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之一。它包含着英勇无畏、积极乐观、艰苦斗争、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
典型事例:吴起镇一战,面对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追堵,战士们表现出积极的战斗精神,各部联合行动,听从统一指挥,把敌人死死锁在伏击圈,轻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击碎了蒋介石“相机包围”我军的战略安排。
金玉良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解说示例:
我们选定的主题是...我们认为**精神的内涵是...这源自于...
2024923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