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个职称要闯几关?

文摘   2024-10-24 23:59   湖南  
工作以来第一次评职称,期间发生了好些事情,几次想记录一下。可是,忙于整理材料,我不想分心,也就搁置了。早两天终于把材料交了上去,此事也暂告一段落。事后回顾——其实也不想再回顾——对当时很多事情的感觉都淡化了。之前没有怎么写过关于评职称的文章,现在统观这个过程,聊一聊“评个职称要闯几关”的问题吧。
第一关:心理关

首先有没有纠结过“评不评”?

这似乎不是个问题,有什么好纠结的?当然要评啊!可以不评吗?其实也可以。只要你放下对未来职业晋升和工资增长的期待就行了。想必大部分人是不甘心的,因此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根本没得选。我想强调的是,不评职称也是一个选择,所谓有舍就有得,你放下了一部分,自然就会获得另一部分;同样的,你拿起了这一部分,也就意味着要放下另一部分。权衡与取舍全在自己手里,并没有想象中的无奈。
即便是毫不犹豫要评职称的人,恐怕也难免会冒出“评不评”的问题来。我们评职称要求有乡下工作经历,要不要申请支教?一去就是一年,本校的课照上,两头跑,增加工作负担和压力。年度培训要不要应付?培训学分不够就没资格申报,去年我错过了几次培训,年度学分就不够,只好自己花钱买课培训,补足学分,大概6块钱一个学时,我花了将近一百大洋,在电脑上挂了两天,赶在截止日前补完了学分。还有论文要不要发?各种教学比赛要不要参加?各种指派任务要不要接受?这些事情纷纷与职称一挂钩,三番五次考验你,任凭怎样坚定的决心,都要有所犹疑了。乃至于已经报名了参评的老师,也不乏临时退出者。所以,评不评,从来就没那么简单,由此而引发的焦虑、无奈和屈辱恐怕不少哩。
要过这关,重要的是心态平和,自主决断,不可患得患失。无论支教、培训、发论文等,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与职称要求切割开来,别说什么“要不是评职称,我才不参与这些活动”之类的话。自己的主动选择就自己为此负责。如果得失心太重,一旦听闻某项活动于评职称无用,岂不徒增烦恼?
其次看着评审文件“晕不晕”?
细琐的要求,繁杂的表格,冗长的程序,任谁第一眼看了都要倒吸一口凉气,这事儿可不是一句“准备材料”那么简单。在评审过程中,常听到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哀叹,现在评个职称怎么搞得这么复杂!彼此之间也常常取笑:他脑袋已经昏掉了!其中有些要求或者程序翻来覆去搞不定,心中就不免急躁,气上心头,晕上加晕。
要过此关,重要的是耐心细致,抓大放小,有条不紊。一定要耐心阅读评审文件,以文件为中心,有计划地逐一准备材料。对照申报、评审材料要求附表,将材料编序。抓住材料中的大头,比如教学常规、述职报告等先行整理出来,其余材料便基本是复印或者复制粘贴的工作了。每完成一项就在附表上钩画一项,满页的小钩钩提示着你材料准备的进程,也给予你不断的激励。
最后一个问题是“行不行”。
这倒不是怀疑大家评上职称行不行。学校有位领导指着今年的参评名单问:“你们说,给这份名单里哪个老师评上职称不行?”大家都行,可是名额就给这么多,还要求差额评选,非把这些老师比个高低不可。明明可以只设一条合格线,过了合格线的老师排着队挨个晋升就行了。现在非得搞条“生死线”,面对着“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行不行”就成了个问题。
你自吹自擂行不行?要想把别人竞争下去,你就必须比他优秀。评委没时间去了解你的功绩,单位领导也没空全面总结你的业绩,所以只能你自己汇报。本来几斤几两,自己上了秤汇报上去就行了,这也无伤大雅。但为了取得优势,你就不能只是报个数上去,还得敲锣打鼓,摇旗呐喊,把这个数报出花来。甚而小数点后微不足道的一个零头也要大书特书。这对某些自尊心强的人来说,还真是个难关。
你虚实相生行不行?有些事儿,说没做吧,你做得还挺认真,挺投入。说做了吧,程序可能不规范,也缺乏有力的证明材料。为了让这些事在评职称时发挥作用,建立优势,就必须学会虚实相生。既然可以虚实相生,那也不妨化虚为实,乃至于弄虚作假。这对某些心存正义,喜欢较真的人来说,也是个难关。
要过此关,就得充分自信,十分无耻。敝帚尚且自珍,哪怕鼻屎的重量也不可轻视。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纷纷扰扰的世间,不就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吗?自尊心、羞耻感、正义性又换不来碎银几两......最后,再加一句让人心安的话吧,若不是有条“生死线”在,大家至于如此吗?
第二关:材料关
评审材料之复杂上文已有提及。为了大家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尽量少出错,尤其是表格填写不出错,县教育局先召集学校职称评选工作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接着负责人再召集参评老师集中培训。培训时,负责人对照着详细的批注版表格逐一详细讲解,还对老师临时提出的问题做出即时答复。可是,在具体的表格填写和材料准备过程中,还是问题不断,疑问重重。表格打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签字签了一轮又一轮,印章戳了一次又一次。要整好这点材料还真不容易,有老师戏言:“自己评完职称,感到自己已经成为了整材料的一把好手。”看来评职称对老师的历练还真不小呢!
要过此关,首先要以自上而下传达的标准和注意事项为参照,步步为营,切忌主观决断,疑惑之处要多问权威人士,避免其他参评人员的干扰。总之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时必须选定权威之标准。其次,材料的逻辑自洽高于真实性,即整套材料要看起来合情合理,至于是否完全符合事实则在其次。最后,能有一个专门做材料的好手做顾问就再好不过了,述职报告怎么写,材料怎样归类,顺序怎样排列,装订时怎样摆放,目录怎样做等等问题都可得到解决。
第三关:评审关
评审关之困难在于,被评审的老师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没有任何话语权。既不曾参与评审规则的制定,也无权对评审规则提出意见或质疑,而且还要处处以方便评委审评为上,而且评委又不止一个,每个评委的关注点和认知角度有别,这就导致对同一个问题的评审要求会有出入,甚至出现与文件相矛盾的地方。评选过程的许多压力过分地转移到了老师身上,同时造成了老师的无所适从。原因无他,只因老师是整个过程的最末一环,最弱一端。
兹有三例:
其一,我习惯写教学反思发在公众号上,教学常规一列,我预备将这些教学反思打印出来交上去。组里老师极力劝阻,因为这不合要求。教学反思应手写附在教学设计之后,所以,我哪怕随便写两句话都行,但切不可交打印的教学反思上去。然后,我狂补教学反思,一天划掉一只红笔芯。
其二,课时量计算规则反复无常。提供的表格说明以及下达的意见是填三年,上报之后,却反馈要求填五年,这还是上级领导发现问题后,开会商议到下午五点多的结果。眼看就要交材料的老师们只有返工重做这个选项。
其三,提供的表格有误,项目顺序颠倒,一直没有纠正,直到老师们上交材料审核才发现,老师们再次返工。
要过此关,老师须有话语权。可是,如何才能获得话语权,我不知道。正如有网友说的,一个游戏,大家对规则都不满意,骂骂咧咧,怨声载道,可是游戏一开始,大家又都顺从地参与进来,那么,这个游戏就还玩得下去。
老师们开玩笑说,评一轮职称下来,要掉一层皮,去半条命。我想,这到底是夸张了,可是要说评职称足以磨掉一个人的心气,剔除一个人的傲骨,按下一个人头颅,倒是有些中肯的。
我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断了六指,嘴里被插了烟斗,终于唱出了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成为了一代名角真虞姬。
2024年10月24日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