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海徐汇中学的那个学生晕倒后,大家希望看到的理想场景是什么?

文摘   2024-09-06 21:52   湖南  
92日,上海徐汇中学一名学生在操场晕倒,相关视频在网上流传,大家看后感到很严重的不适,因为这个画面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学生晕倒是大家不想看到的,这意味着出问题了。看到那个孩子向前一倒,脑袋重重地砸在地上,无论是谁心里都难免一揪。这孩子身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一下摔得严重不严重?这是个什么教学活动?为什么孩子撑不住了也还得继续参与?稍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孩子没有立马失去知觉,而是挣扎着试图爬起来。但更令人失望的画面出现了。

这个孩子无法再凭借自己的力量爬起来,周围的同学很快注意到了摔倒挣扎的他,可是大家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全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丝毫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的意思,连背靠的手都没有放下,偶有几个学生扭身张望,过了一会儿才有两个学生做出了标准的举手报告的手势,但似乎看不出他们在呼救,他们更像是在等待呼救的许可。为什么一项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好奇心重的学生可以表现得如此克制?为什么当自己的同学可能面临危险的时候,他们可以如此淡定?为什么整体的秩序、规矩的权威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理所当然地凌驾于鲜活的生命之上?为什么活泼灵动的孩子表现得像机械冷漠的机器?

或许这时我们还可以辩解,他们只是孩子,只能依照别人的指令行动(这本身就很荒唐,不是吗?但姑且这样辩解吧)。那么老师呢?其他的大人呢?他们的表现更令人失望。有一个身穿防晒服的人是离孩子最近的一个大人,全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可他一直背对着孩子玩手机,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突发状况。我们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他穿了防晒服以避免太阳的灼晒,而学生却穿着校服直挺挺地倒在了操场地板上。他为什么离学生这么远?

接着另一名老师背靠着手,从从容容地踱步过来,走到学生身旁俯身察看了一番,或许是判定情况不算严重,然后又从从容容地踱步离开了,估计是去找帮助。还有一名身穿制服的保安路过,他腆着肚子大摇大摆地走过,甚至没有多看那孩子一眼。他们是怎么做到如此冷酷傲慢的?为什么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教师专业素养?——抱歉,教师专业素养是什么?开学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了吗?

我也是老师,当类似情况发生时,我也希望看到学生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因为慌张、骚乱除了阻碍处理问题,酿成更大麻烦之外并没有什么益处。而沉着冷静的学生还可以及时帮助老师处理问题。但沉着冷静不是沉默冷漠,学生处变不惊的前提是老师积极作为,临危不乱的基础是平时训练有素。

看到这个视频后,我老在脑海里排演,假如这样事情发生在我身边,我希望看到的理想场面是什么样的。

我希望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当感觉不适时,他能够主动找老师(不只是举手示意)说明情况,请求休息,甚至敢于(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我甚至找不到更贴切的词了)自行离队休息。

我希望最先发现状况的学生大声呼喊老师,甚至催促老师尽快行动。如果他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能够直接上前帮助就更好了,或者协助老师处理也是不错的。不要认为他是学生就什么都做不了,有年龄更小的孩子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时可以做出教科书式的应对举措,只要平时的教育训练到位。

我希望老师能在获悉情况后,快速走到学生身旁,询问情况,做出判断,并采取初步的处理措施。如果自己要离开求助,起码要安排学生照看晕倒的同学。

我想,以上场景的出现并不是困难的。依照着人的本性冲动,就可以做出许多动作了。而如果学校再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教育训练,那么这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还记得最牛校长叶志平吗?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所在的桑枣中学创造了全校2200多名师生“零伤亡”的奇迹。他是怎么做到的?

幸好,这名晕倒的学生经“送医治疗后已经安全到家”了。
202496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