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玩手机的小女孩

文摘   2024-10-21 22:18   湖南  

下午六点,店里没有客人。店老板娘却依然在柜台旁忙碌着。不一会儿,一名外卖员走进店里,习惯性地靠在柜台旁的一张餐桌上,低头刷着手机。看着即将打包的外卖,店老板娘终于得着一丝空隙,探出头来,向厅里问道:“你的作业做了没有?”随即将打包好的外卖放在柜台上,外卖员头也不抬地接过就离开了。

见厅里没有应答,老板娘又重重地唤了一声女儿的名字。这时,坐在厅里玩手机的女孩才应了一声,可是关于“作业做完了没”的问题,她没有回应,自顾自地刷着短视频,乐在其中。

我选好了一份凉拌菜递给老板娘,她转身重回到高高的柜台之后忙碌起来。

天色渐暗,细雨霏霏。一对老人抱着一个小孩走进店里,长舒一口气,径直走向角落里的一张小圆桌,将东西放在桌上,把小孩轻轻落下。老板娘像得了救星一般,再次大声呼唤起来:“奶奶回来了,让她和你把作业做了吧!”

奶奶瞬时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从小圆桌的袋子里拿出一个橘子放到小女孩面前,说道:“来吧,吃了这个橘子我们就做作业。”小女孩盯着手机,看也不看橘子一眼。奶奶便自己把橘子拿起来剥,才剥了一个口子,她便感到指头异常,“哎唷”一声,将橘子放下,急忙跑去洗手间。小女孩被这一声吸引,抬头望见了橘子,便大声叫喊了起来。

她先喊的爷爷:“爷爷!奶奶的手指怎么出血了?”爷爷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

然后她喊妈妈:“妈妈!妈妈!奶奶的手指怎么出血了?”妈妈正在选配一份凉拌菜,良久才答应女儿,说道:“你去问奶奶咯。”

最后,她喊的是爸爸。爸爸刚才送完餐回了店里一趟,但不知什么时候又冒着雨出去了。

小女孩复又埋起头来,边看手机,边剥橘子。等奶奶从洗手间出来,她又问:“奶奶,你的手指怎么出血了?”奶奶踌躇了一会儿,说道:“不小心划到了,没事的——你看书,做作业好不好?不玩手机了。”小女孩埋下头去,沉默不答。

奶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橘子的爱”没有起效,她立马使出第二招:榜样激励。

旁桌进来了一个年龄稍大的女孩,开始是一人安静地吃着东西。等她妈妈到来,她也吃好了,便拿出作业在做。这不就是一个好榜样吗?

“你看,人家都在看书。”奶奶的攻势开始了。小女孩看也不看一眼,化解第一波攻势。奶奶继续加强攻势,夸大其词:“人家都在做作业,做完一本又一本,你就老看手机。你看她都做完作业了,她也只比你大一点点的样子......”小女孩以不变应万变,沉默是金,手机照刷。

眼见榜样也没起作用,奶奶使出了第三招:赶鸭子上架。奶奶把几本图书拿出来,摆在小女孩面前,打开,开始用书中的内容来吸引她,这里问一问,那里问一问。小女孩似乎并不感兴趣,更专注地看着手机。抵不过奶奶的反复询问,便心不在焉地简单回复两句。直到妈妈也得了空闲,坐到了她面前,反复向她强调,作业是老师布置的硬性要求,她必须赶紧完成。不过,小女孩好像也不在意。她倒是仍旧对奶奶受伤的手指感兴趣,大声地和妈妈聊起这件事,但妈妈不想聊这个话题,她想方设法要让小女孩做作业。

店里干活的一名阿姨迎合着妈妈的意思准备强收手机,小女孩立即感受到了危机,弓着身子,伏在椅子上,将手机藏在怀里玩。这当然挡不住阿姨的大手,手机被强制收走。小女孩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开始了她的表演。

原来她的作业只是录一个背诵《悯农》的手势舞视频发到群里。手机被收走后,她不得不做这个作业了。可是,她顺口就是一句“我不会”。妈妈说:“你两岁就会背了。”小女孩说:“我要喝水。”便去拖拿冰箱旁的饮料,被妈妈厉声制止后,一溜烟跑出了门,在门口转悠了两圈,才回到店里。

妈妈再次试图让小女孩完成作业。只是小女孩似乎并没有将《悯农》和诗歌内容联系起来,老说“不会”。妈妈的提示又很模糊,自己背了两句给女儿听,说是李白的诗,又说是她早就背会的......孩子听了提示只反复地念着“骆宾王,鹅鹅鹅”,不知是被误导还是故意为之。妈妈连说“不是不是”。这样拉扯了几个回合,小女孩终于把题和诗对应了起来。妈妈拿着手机赶忙录视频,可是操作不当,小女孩背得飞快,没录上,又得缠着小女孩再背一遍。

这个作业实际上连一分钟都不用就做完了。做完作业后手机不知其踪,小女孩似乎已经忘记了手机,她开开心心地和小弟弟玩做迷藏的游戏,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从待餐到用餐,我在店里待了大半个小时。小女孩的笑声把我送回到冷清的街道里,我的脑海里浮现着她读高中时的模样......

或许你下意识地会想,遇到这样的情形该怎样教育小孩呢?让我们不妨暂时放下“怎么办”的执念,好好想想“怎么了”的问题。

聪明的你,从这一鲜活的教育事件中,能否发现小女孩的家长(妈妈、奶奶及其他长辈)究竟犯了多少教育错误呢?

2024年10月21日


杏雨心言
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共鸣生活的感悟当婴儿来世时从不问带有何种目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