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激素治疗(MHT),是以雌激素补充为核心的一种疗法,既可以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还能够有效预防绝经相关的老年性退化性问题[1]。
对于MHT,《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和《绝经激素治疗的诊疗管理》提出其中以下4点建议[1-2]:
适应证:绝经相关症状(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等),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低骨量、骨质疏松及有骨折风险,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
绝经1年以上,有完整子宫但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女性,可采用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
雌孕激素药物选择方面,推荐选用天然雌激素(如雌二醇)、天然或最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即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
绝经后期晚期的健康女性:选择低剂量雌激素+地屈孕酮。
图源:摄图网
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由雌二醇与地屈孕酮两种激素组成。其中,雌二醇具有与女性机体中内源性雌二醇相似的生物、化学特性,可积极“参与”子宫附件的功能,同时可促进骨、脂肪代谢,对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影响较大,利用其间接作用可改善患者心理和精神活动。
地屈孕酮是一种口服生效的孕激素,其活性相当于黄体酮,可刺激子宫产生分泌期内膜,从而降低由于子宫雌激素作用出现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风险,稳定女性机体中的激素水平。
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可综合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更全面地缓解绝经综合征。多项研究表明,雌二醇地屈孕酮能显著改善潮热、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绝经期症候群,其临床干预效果较为显著[3-5]。
潮热、肌肉/关节疼痛和情绪症状
图源:参考文献
研究旨在评价低剂量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中国绝经后妇女血管舒缩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Ⅲ期研究,纳入标准为:
年龄为45~60岁、未切除子宫且末次月经≥12个月的绝经后妇女;
在2周筛查期间连续7天报告了≥50次潮热。
最终纳入332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接受0.5mg雌二醇和2.5mg地屈孕酮或安慰剂治疗,每日1次,持续12周。
研究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治疗结束每天潮热次数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每天中重度潮热次数的变化、与基线相比的绝经症状(抑郁、情绪低落)和生活质量(肌肉/关节疼痛)。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12周后,低剂量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组的平均每天潮热次数较基线降低-5.9,安慰剂组为-4.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
图源:参考文献
与安慰剂组相比,低剂量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组平均每天中重度潮热次数变化更大,且观察到绝经评分量表(MRS)和绝经相关生活质量(MENQOL)评分降低幅度更高。
图源:参考文献
治疗期间,多数女性未发生出血;两组每周出血或点滴出血的平均天数均小于1天,出血或点滴出血主要为轻度,表明低剂量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的耐受性良好。
由此可见,雌二醇地屈孕酮在治疗绝经后女性绝经相关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情绪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国内多项研究发现,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辅助治疗能够缓解围绝经期相关临床症状(如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促进性激素水平恢复,提升生活质量[5]。
图源:摄图网
在安全性方面,一项研究汇总分析了3项临床研究数据,旨在评估低剂量雌二醇0.5mg和地屈孕酮2.5mg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计纳入1027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736例,安慰剂组291例。
结果显示,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组常见的不良事件为鼻咽炎、头痛和异常子宫出血,未发现乳腺癌病例。
研究表明,低剂量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在绝经后妇女中安全性良好,与安慰剂相比,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未显著增加[7]。
此外,当两者联用时地屈孕酮能够减轻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过度刺激,从而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58(1):4-21.
[2]唐瑞怡,陈蓉. 绝经激素治疗的诊疗管理[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2,14(1):26-28.
[3]梁小红. 雌二醇地屈孕酮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4):745-748.
[4]苏晴,谢诚芳,张阳.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系统医学,2024,9(16):125-128.
[5]范金媛,高霞. 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 人民军医,2020,63(8):795-797,822.
[6]Ren M, et al . Ultra-low-dose estradiol and dydrogesterone: a phase III study for vasomotor symptoms in China. Climacteric. 2022 Jun;25(3):286-292.
[7]Tatarchuk T, et al. Ultra-low-dose continuous combined estradiol and dydrogesteron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pooled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analysis. Gynecol Endocrinol. 2024 Dec;40(1):2375577.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