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作为临床常见的检测指标,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对于妊娠期相关并发症及合并症可能有预测价值。
图源:摄图网
D-二聚体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其水平在妊娠期如何变化?在产科中有何用途?今日小编整理了D-二聚体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学习!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提示体内既有血栓形成,又有纤溶亢进;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均可检测出血浆D-二聚体。
因此,D-二聚体是纤溶系统活化的标记物,可作为机体高凝状态以及纤溶亢进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妊娠期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在正常妊娠期间,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妊娠晚期达到高峰,分娩后D-二聚体降至正常水平。
因此,传统用于筛查正常人群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浆D-二聚体参考值(≤0.5mg/L)不适用于妊娠人群。
由于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计量单位不统一,目前尚无统一的妊娠期D-二聚体正常参考范围。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妊娠早期(5~11周)时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为0.11~0.40mg/L,妊娠中期(13~20周) 为 0.14~0.75mg/L,而妊娠晚期(25~35周) 为0.16~1.30mg/L。
我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D-二聚体水平值分别0.562±0.008mg/L、0.791±0.008mg/L、0.864±0.008mg/L;尽管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大体范围相类似。
对于妊娠期孕妇,研究表明妊娠期合并症、早产、胎儿窘迫、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卧床时间与D-二聚体的变化有关;其中剖宫产手术时由于应激、手术等因素使产妇D-二聚体水平较自然分娩者增加更为明显。
图源:摄图网
一项通过回顾分析妊娠晚期457例孕妇的研究发现,复发性流产史是引起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双胎妊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究其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胎盘功能不良和异常的免疫细胞功能以及数量导致的病理性因素激活凝血系统有关。
双胎妊娠可能与双胎妊娠胎盘重量和体积更大,胎盘中更多的血液内凝血酶的形成增强有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的显著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静脉血栓栓塞等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妊娠期伴VTE孕妇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值高于同期相应孕周健康孕妇参考值范围上限,表明D-二聚体的检测对VTE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此外,多项研究已证实妊娠人群中D-二聚体联合预测规则如Wells评分或验前概率可作为筛查VTE的良好方法。
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是临床上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量的依诺肝素对D-二聚体的增长起到拮制作用,而预防小剂量用药效果不明显。
研究认为,患有高血压疾病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孕妇。
GHD病理生理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并且似乎是一种凝血障碍状态,纤维蛋白形成增加,纤溶系统激活及微血栓形成,这或许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预测GHD病情严重程度的原因。
图源:摄图网
研究发现,在妊娠中晚期,GDM孕妇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升高。
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GDM孕妇血小板活化增加、凝血因子的合成速度增加(其中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下降从而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所造成。
此外,研究表明血清中D-二聚体表达对于预测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具有指导意义,这提示FGR患者由于持续性糖代谢紊乱而导致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从而破坏出凝血平衡,使机体处于纤溶系统亢进状态,造成胎盘的微血管病变而出现胎儿发育不良。
对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临床检测D-二聚体多有异常升高。
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很多, 其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临床上常见原因之一。
一项研究纳入1096例因APS发生复发性流产患者,探讨早孕期 (5周至11周)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是否能预测妊娠结局。
研究结果显示,D-二聚体在各采血时间点均<0.50mg/L FEU(FEU为纤维蛋白原当量单位)的患者活产率最高;D-二聚体基线水平<0.50mg/L FEU且在末次抽血时升至0.50mg/L FEU以上的患者活产率最差,可见基线D-二聚体水平是预测活产的最强预测因子。
研究发现,产后出血产妇的产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产前。
产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抗凝血酶活性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在妊娠中期和分娩前与产后出血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产后出血与早期D-二聚体水平较高也有一定相关性。
我国学者表明D-二聚体是所有检测胎盘早剥中最为敏感的指标。
一旦胎盘早剥发生,D-二聚体最先发生异常;当D-二聚体含量达2000μg/L(正常<500μg/L)可作为诊断胎盘早剥的界值。
当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得更为显著。
胎盘早剥时,胎盘剥离面的滋养叶细胞和损伤的蜕膜碎片入血,其含有的高浓度组织凝血活酶等在肺循环过程中被溶解,并迅速激活凝血系统,其后继发纤溶系统启动,产生“瀑布学说”效应,随之大量D-二聚体产生。
参考文献:
[1]段炼,何国琳. 妊娠期D-二聚体升高带来的临床困惑[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3):543-548.
[2]陈潇,王兰兰,辛刚. D-二聚体在妊娠期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2, 31 (04): 313-315.
[3]雷孝波,王秀杰.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2020,26(22):4521-4527.
[4]武免免,焦光宇. D-二聚体在妊娠期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9,25(3):449-452,458.
[5]杨春凤,张媛媛. 妊娠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热带医学杂志,2015,15(2):272-275.
【11月粉丝福利来袭】
《妇产科临床处方手册》免费领取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后回复“妇产科”
即可参与活动↓↓↓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