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omega‑3、叶酸、钙......从备孕到怀孕,7大营养素该怎么补?

学术   健康   2024-11-04 17:31   上海  

孕前和孕期营养是保障母儿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对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意义重大。


对于日常生活常见的微量营养素,孕前和孕期该如何补充?小编整理了近期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下文简称2024版专家共识)以及其他指南共识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学习!


叶酸


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NTD)方面,不同女性孕前和孕期推荐摄入的叶酸量也不同。


对于无高危因素者,建议至少从孕前3个月开始至妊娠满3个月,每日补充0.4~0.8mg叶酸;可选择含有叶酸、维生素B12及铁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


美国和加拿大指南推荐备孕期及孕早期或整个妊娠期至少额外补充0.4mg/d叶酸或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


图源:摄图网


德国指南建议,孕前补充时间较短甚至怀孕后才开始补充叶酸的女性,每日补充叶酸0.8mg以更快达到WHO建议的红细胞叶酸浓度(906nmol/L)。


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推荐补充叶酸0.4~0.8mg/d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既往存在NTD妊娠史的女性,至少从孕前1个月开始补充叶酸4mg/d(因国内剂型原因,可补充5mg/d),直至妊娠满3个月


既往存在NTD妊娠史者,其胎儿发生NTD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补充大剂量(4~5mg/d)叶酸能够预防NTD的再次发生


对于叶酸缺乏相关的出生缺陷高风险人群,建议至少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0.8~1mg/d,至妊娠满3个月


对于以下高风险人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的叶酸补充剂量为0.8~1mg/d:


  • 患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缺陷、泌尿系统缺陷,或有上述缺陷家族史


  • 一、二级直系亲属中有NTD生育史的妇女


  • 患糖尿病、肥胖、癫痫、胃肠道吸收不良性疾病的妇女


  • 正在服用增加胎儿NTD发生风险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二甲双胍、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甲氧苄啶、氨苯蝶啶、考来烯胺等


孕中、晚期可继续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并持续整个孕期


加拿大SOGC推荐孕妇在孕中、晚期应根据自身风险情况,持续补充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直至哺乳期结束。


在不考虑膳食叶酸的基础上,从营养补充剂中额外获取的叶酸总量 (不包含膳食叶酸)不建议超过1mg/d


含叶酸较高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叶类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芦笋、葡萄、山楂和豆类等。


对于孕前超重或肥胖妇女,建议至少从孕前3个月开始至整个孕期,每日补充含叶酸0.8~1mg的复合维生素


由于超重(BMI为24.0~28.0kg/m2)或肥胖(BMI≥28.0kg/m2)女性对叶酸的需求增加,易出现叶酸相对缺乏,故需要增加叶酸的补充剂量。



国内外指南建议肥胖女性在孕前1~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直至孕早期。


双胎妊娠孕妇从孕早期开始每日补充叶酸0.8~1mg,直至整个孕期


多胎妊娠孕妇因叶酸缺乏引起贫血的风险是单胎妊娠孕妇的8倍,故需要增加叶酸的摄入量。


钙、维生素D


对于孕期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针对不同人群,国内多项指南共识给出以下建议。


对于所有孕妇,孕早期(妊娠未达14周) 钙摄入量为800mg/d,孕中晚期 (第14周后) 1000mg/d;建议首选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尽可能从富含钙的食物中获取充足的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


奶类是钙的良好来源,从孕中期开始,每日应至少摄入250~500g奶制品


图源:摄图网


对于普通孕妇,从孕中期开始每天至少补充600mg钙剂直至分娩;对于服用碳酸钙出现胃肠道不适者,可选择有机钙来源的钙补充剂


孕中期补充钙剂有利于产后骨密度增加与骨骼恢复,同时可能是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潜在保护因子。


此外,为减少孕期钙剂补充导致的胃肠道不适,可选用不依赖胃酸参与的有机钙(如柠檬酸钙)以提高钙溶解度。


对于部分特殊孕妇,推荐孕期每日补充钙剂1000~1500mg直至分娩


对于不饮奶、低钙摄入地区(包括中国部分城市和所有郊县农村地区或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风险的孕妇,推荐孕期每日补充钙剂,以达到预防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获益。


在日常适当户外活动获得充足日照的基础上,建议选择含维生素D的钙补充剂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肠道钙吸收下降超过75%;因此,补钙同时应与维生素D联用,以改善钙吸收。


而铁剂或食物中的草酸盐和植酸盐等均对钙吸收有不利影响,建议间隔补充。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孕期应持续补充维生素D和钙


SOGC指南推荐肥胖孕妇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U;此外由于钙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儿童龋齿风险相关,建议肥胖孕妇及时补充钙。


对于双胎妊娠孕妇,建议孕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和钙


考虑到双胎妊娠时胎儿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并且增加了子痫前期的基线风险,对于所有双胎妊娠的孕妇,2024版专家共识谨慎推荐孕期每日应补充钙剂1000~2000mg


此外,还建议双胎妊娠孕妇在孕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 1000U



如果孕前缺铁会导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因此,孕前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利用率高的动物性食物,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的女性应纠正贫血后再怀孕。


一般来说,动物血、肝脏及红肉中铁含量及铁的吸收率均较高,建议每日摄入瘦畜肉50~100g,每周1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g。


在摄入富含铁的畜肉或动物血和肝脏时,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提高膳食铁的吸收与利用率。


图源:摄图网


由于孕妇是缺铁性贫血高发人群,为了胎儿铁储备的需要,从孕中期开始增加铁的摄入,孕中、晚期铁推荐摄入量在孕前20mg/d基础上分别增加4mg/d和9mg/d,达到24mg/d29mg/d


建议孕中、每天增加20~50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有指征时可额外补充铁剂。


此外,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孕期应每日补充铁30~60mg。 



考虑到孕期对碘的需求增加、碘缺乏对胎儿的严重危害及早孕期妊娠反应会影响对食物和碘的摄入,建议孕前除规律食用碘盐外,每周再摄入1次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淡菜等。


在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为230μg/d,比非孕时增加近1倍,食用碘盐仅可获得推荐量的50%左右,为满足孕期对碘的需要,建议孕妇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品。



国际妇产联盟(FIGO)于2015年发布的建议中指出孕前、孕期女性锌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8~9和11~12mg/d。


而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3部分: 微量元素》则建议: 中国成年女性膳食锌的推荐摄入量为7.5mg/d ,孕妇对锌的需求量增加,推荐摄入量为9.5mg/d


图源:摄图网


在补充锌的同时,需要注意量的控制;大剂量锌会产生急性毒性,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影响铁、铜的吸收,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导致恶心和腹泻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头痛和头晕等非特异性神经症状、贫血以及肾脏损害等。


omega‑3


2024版专家共识建议孕期应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等水产品),每周2~3次。


对于日常饮食不能满足的孕妇,可考虑每天额外补充200mgDHA直至哺乳期结束。


不推荐一般孕妇使用高剂量(如>900mg/d)的DHA等omega‑3脂肪酸补充剂。


鉴于鱼类可能受到海洋污染问题,建议选用针对孕妇人群的藻油来源的omega‑3脂肪酸或DHA补充剂,避免外界污染。


END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孕前和孕期主要微量营养素补充专家共识(2024).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4,59(10):737-746. 

[2]《孕产期与哺乳期妇女锌缺乏症临床防治专家建议》编写专家组. 孕产期与哺乳期妇女锌缺乏症临床防治专家建议[J]. 医药导报,2022,41(10):1407-1411.

[3]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 中国孕产妇钙剂补充专家共识(2021)[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5):345-347.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J]. 医药导报,2021,40(1):1-19.

[5]孔北华,马丁,段涛.妇产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63-64.

[6]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 备孕妇女膳食指南[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8):561-564. 

[7]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J]. 临床儿科杂志,2016,34(11):877-880.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妇产视界
医会宝旗下妇产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妇产科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妇产科诊疗,致力成为国内妇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